首頁>社會>

2007年10月9日傍晚,幼兒園已經放學。

孫海洋忽然聽到妻子一聲驚叫。

“兒子不見了!”

隨後孫海洋衝出屋內,瘋了一般,跑遍了大街小巷。

可依然沒有找到兒子孫卓。

孫海洋立即報警。

在警方協助下,他找到了事發路段的監控。

“一個身穿白襯衣黑長褲的中年男子,用一輛玩具車把我兒子拐走了。”

彭冬英居住在事發地區附近。

兩家距離很近,但素不相識。

2007年12月初,彭冬英在電視上看到了“孫海洋尋子”的新聞。

她指著電視提醒兩個兒子:

你要小心千萬別被騙了。

誰知一語成讖。

幾天後,彭冬英的小兒子符建濤,也被拐走了。

遺憾的是,由於監控沒有拍到人販子正臉,所以遲遲無法確認對方身份。

兩個家庭,兩對父母,踏上了漫長的尋子之路。

2014年,《親愛的》電影上映。

尋子十幾載,多少希望和絕望來回交織。

這個以孫海洋為原型的尋親故事,收割了無數觀眾的淚水。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前不久,彭冬英的兒子符建濤,找到了。

符建濤找到後,“人販子”很快被揪出。

原來拐走孫卓和付建濤的“人販子”,竟是同一個人!

順藤摸瓜,孫卓也找到了。

12月7日,孫卓奔赴孫海洋老家認親。

孫海洋緊緊抱著兒子,哭成淚人。

訊息迅速刷屏網路。

眾人紛紛送上祝福。

然而,沒幾天,網友們就此事吵翻了天。

那就是關於孫卓的態度。

符建濤本人表示,自己目前還在讀高三,再過半年,就可以跟媽媽團圓了。

彭冬英也說:孩子未來會和自己一起生活。

而孫卓態度大為不同。

在知道自己身世後,孫卓明確說過:

我應該不會留在那邊(親生父母)。

同一年出生。

同一年被拐走。

同一年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世。

甚至連“人販子”都是同一個人。

如今兩個孩子的態度,會有如此大的不同?

這個答案,還需要從人販子說起。

據警方透露,人販子是當地小區保安。

在拐走孫卓之後,人非但沒走,還正常上班。

隨後又找準時機,拐走了符建濤。

人販子老家是山東聊城。

他有個哥哥,只生了女兒,沒有生兒子。

當地民風變壞,很重男輕女。如果誰家沒生兒子,會被罵“絕戶”。

人販子就準備送一個給哥哥撫養。

可送哪個呢?

人販子說,當時孫卓有點生病,因此就選擇了符建濤。

而孫卓,則是送給了另一對夫妻(尚不確定有沒有金錢交易)。

兩個家庭,相距不過幾公里。

先說符建濤的成長。

符建濤在被拐之前,就已經有了記憶。

拐到新家庭後,他會好奇地問養父母:爸爸怎麼變黑了?媽媽也沒有以前漂亮了......

在成長過程中,符建濤也經常問奶奶一個問題:我到底是不是親生的?

可奶奶從不正面回答。

有一次,符建濤所在學校要體檢驗血。

而驗血報告,確定了困擾符建濤已久的懷疑。

養父母是AB血型。

可符建濤血型是O。

符建濤翻閱了相關生物書籍,發現AB血型的父母,生出O血型的孩子可能性非常低。

自此,符建濤的“懷疑”就變成了“確定”。

可符建濤為什麼不去尋找親生父母?

這說來悲傷。

符建濤清楚記得媽媽說過一句話:

你再不聽話,我就把你給賣了。

所以符建濤隱隱懷疑,這到底是一場自願的交易,還是另有原因?

再加上年紀尚小,不能自力更生。

符建濤就準備畢業以後,再去尋找親生父母,一探究竟。

所以,符建濤是在不斷與日俱增的懷疑中長大。

我到底是誰?親生父母是誰?養父母是誰?到底是自願交易,還是被拐賣?

這種懷疑強化了符建濤迴歸“真正家庭“的願望。

比如今年9月,警方告知符建濤,你親生母親是彭冬英,但見面還要等一等。

但符建濤迫不及待。

他轉身就在網上搜索到了彭冬英的電話號碼,然後主動喊道:媽,我是符建濤......

對於回家,符建濤期待已久。

孫卓卻不同。

對於被拐之前,他完全沒有任何印象。

在認親時,孫海洋緊緊抱著孫卓問:你真的不記得嗎?一點都不記得了嗎?

孫卓無法給出滿意的回答。

對於自己的身世,孫卓也沒有絲毫懷疑。

在養父母家庭,孫卓有兩個姐姐。

姐姐曾告訴孫卓:你是撿來的。

可孫卓沒有當真,只以為是玩笑話。

哪怕是前段時間,警察親自上門,跟孫卓說清有關身世的真相。

他第一反應也是,弄錯了吧?

孫卓對當下確信不疑。

以至於當真相來臨,他反而會有一種心理上的不適感。

他更傾向於維持原來的生活方式。

早期記憶能力的不同,只是促使兩人做出不同選擇的原因之一。

符建濤的養父母家境不好。

在成長過程中,受過很多苦。

小時候嘴饞,想吃零食,只能跑到別人家裡偷。

最關鍵的是,符建濤是留守兒童

這十幾年,他是跟著奶奶長大。

養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只有春節能待在一起。

符建濤對自己身世本來就是疑慮重重。

現在跟養父母又是聚少離多。

那麼,從生活經驗角度推斷,符建濤很可能跟養父母感情並不深。

所以當真相大白,面臨“待在誰身邊”這個問題時,符建濤可以比較心安理得地選擇彭冬英。

這一點,孫卓大為不同。

孫卓不是留守兒童。

甚至可以說,他近乎是在養父母的寵溺下長大。

小時候,孫卓想吃烤腸。

別人父母都是一根一根買。

但養父母是一次性買10根。

孫卓喜歡打遊戲,養父母也很少阻攔。

只要孩子開心,都是儘可能給予滿足。

養父母也是普通農村家庭。

但卻是拼盡全力,把孩子送到縣裡最好的高中讀書。

孫卓自己也承認:養父母對自己很好,兩個姐姐對自己也很好。

孫卓甚至公開為養父母說話:如果他們被判刑,我會生氣的。

孫卓跟養父母感情之深,可見一斑。

我知道,網上很多人都罵孫卓自私自利,不知好歹。

但這種譴責是站不住腳的。

孫卓養父母家住山東聊城,農村家庭。

孫卓到18歲才第一次坐高鐵。

孫卓親生父母什麼條件?

在深圳定居。

孫卓親姐姐現在歐洲威尼斯留學。

家境不說富裕,但比起孫卓養父母家庭,不知強多少倍。

孫卓為何還要回到那個“窮家”?

因為放不下。

孫卓才18歲,未經世事。

親情近乎就是他過去生活的全部。

說放下就放下,怎麼可能?

所以,孫卓不是認賊做父。

他只是一個被感情羈絆的受害者。

為孫卓發聲,不等於為孫卓養父母說話。

站在孫卓角度,我們理解他的選擇、情感傾向。

但人情歸人情,法律歸法律。

對於養父母,建議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

目前,孫卓養父母已經被採取措施。

他們辯解稱:孫卓是被拋棄的,自己才收養。

但孫海洋無奈搖頭。

“人販子冒著被槍斃的危險把孩子偷到山東,白送給你?真是笑話!”

孫海洋還表示,自己不會見孫卓的養父母,對他們沒有什麼要說的,全交由法律解決。

人販子該死。

買家也不無辜。

按照我國法律規定,收買被拐賣兒童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留或管制。

所以等待養父母的,不僅有輿論譴責,還有刑事責任。

但這都是咎由自取,不值得同情。

同情作惡者,就是對受害者的殘忍。

在養父母已有兩個女兒的前提下,還依然購買一個男孩,撫養於家中之時,孫卓的親生父母,一直活在昏天暗地的痛苦中。

在《親愛的》裡面,張譯飾演的孫海洋,有多少年行走於崩潰邊緣。

多少年徹夜難眠。

多少年被自責、內疚、恐懼、擔心、痛苦活活折磨,從噩夢中驚醒。

這些,養父母知曉?

如果知道,還是偷走孫卓,不歸還孫海洋,這叫什麼?

這叫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然而這樣的人,居然將孩子的心,牢牢佔據。

有人說,孫海洋其實失去過兩次兒子。

一次是兒子被拐。

一次是找到兒子。

每一次失去,都是刻骨銘心的痛。

剛認親那會,他表示,希望孫卓能夠留在自己身邊。

然而事與願違。

孫卓還是一直認養父母為父母。

找到孩子,可能只要一天。

找回孩子的心,卻要很多年。

剛得知訊息,孫卓於今日返回山東聊城繼續讀書。

對於以後,孫海洋很剋制地表達了自己意願:

“孩子現在壓力很大,我不想傷害他,想給他一些時間。”

十四年尋子生涯結束。

孫海洋又將陷入另一個等待。

不同的是,這次等待不再充滿絕望和煎熬,而是一個積累愛的過程。

但我相信,

深情如孫海洋。

善良如孫卓。

終有一天,他們一定會再次團圓,人在一起,心也在一起。再無別離,也沒有陌生。

3
最新評論
  • Twitter 交易後的第一次,埃隆馬斯克暗示 DOGE 將進入該平臺
  • 寒冷冬夜,老人懷揣2萬現金累倒圍牆邊,她說想去找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