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光山縣磚橋鎮,街上做月餅的就有好幾家。在一家“文之勳月餅”的加工坊門口,聚集了不少前來選購月餅的顧客,他們當中有不少是外地人,專門開車過來,就是為了這一口皮薄餅脆的老月餅味道。
“我來自江蘇徐州,是慕名而來,是奔著月餅而來,光山的磚橋月餅味道比較淳樸,包裝也比較簡譜,一點也不鋪張浪費,感覺熱乎乎的吃的更爽,更有小時候的味道,這次來的時候一下買了十大件,回去之後給老婆孩子和朋友嘗一嘗,老月餅的味道。”江蘇徐州遊客化先生說。
磚橋月餅歷史悠久,清朝末年,磚橋文氏家族就開始生產月餅,到文之勳這一輩已經流傳了上百年。據了解,古時候,磚橋月餅只供達官貴人享用,普通百姓根本買不起,連做月餅的人都捨不得吃,直到近代才開始普及到百姓家。
文之勳月餅店內寬敞明亮,一片繁忙的景象,工人師傅們正在進行各類手工操作。青、紅、白、黑、黃等原料色彩,煞是好看。配料、和麵、打餡、擀皮、包餡、烘烤,百年沿襲下來的工序十分經典,門口的烤箱內不斷取出剛出爐的月餅,一股濃濃的餅香味撲面而來,和著淡淡的橘子皮清香讓人讚不絕口。
磚橋月餅第四代傳承人文之勳介紹說:“我是磚橋月餅第四代傳承人文之勳,從我曾祖父開始,就從事酥皮月餅的手工製作,超過百年的歷史,近年來,在各級政府的重視和支援下,磚橋月餅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評為‘光山十寶’之一,文聖常院士品嚐我製作的月餅後題詞‘月懸故鄉天,餅釋遊子念’,這也使我增加了傳承好磚橋月餅的信心和動力,現在我已經加大生產規模,年產量已達150萬塊月餅,帶動50名低收入群體就業。目前我已經註冊了‘文之勳月餅’的商標,目的是真正要將文之勳磚橋月餅打造成純手工、營養豐富的知名品牌。”
為傳承老字號,助力脫貧攻堅,近年來,文之勳月餅加工坊培養了一批批從事月餅手工製作人員,在不斷將百年老字號發揚光大的同時,也增加了低收入者的收入。目前,在該廠就業的近50名職工中,當地的貧困戶就有10餘人,被光山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光山縣扶貧開發辦公室評為“磚橋月餅扶貧就業工坊”。
“我是磚橋趙崗村貧困戶,我每年就到文之勳這裡,幫文之勳加工月餅兩個多月,在這兩個多月之間我可以掙到八千多塊錢,而且還不耽誤我其他的生產,現在我已經脫貧了,家庭也富裕起來了。”磚橋鎮趙崗村貧困戶魏明華說。
光山 四代 月餅 傳承 手工 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