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

人民調解員要具備基本的法律常識和良好的溝通表達能力,還需要能夠熟練使用電腦進行辦公,具備較強的公文寫作能力,督促當事人自覺履行解決糾紛的協議,對事後反悔拒不履行又不起訴的,勸導、幫助當事人提請法院通過訴訟程序解決。

人民調解是一項具有中國特色的、具有深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內涵的法律制度,是中國人民獨創的化解矛盾、消除紛爭的非訴訟糾紛解決方式,它具有紮根基層、分佈廣泛、方便快捷、不傷感情等特點,在解決糾紛中具有獨特的、其他糾紛解決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被稱為化解矛盾糾紛的“第一道防線”。

為進一步提高轄區“懂法律的人”的法治素養和運用法律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發揮“懂法律的人”在普法宣傳、調解糾紛等方面的引領模式作用,紡織城司法所開展“懂法律的人”培訓活動培訓會將陝西樂思律師事務所律師曹珂森為“懂法律的人”進行專題培訓,轄區內“法律理解者”、調解員及司法所全體工作人員20餘人參加了會議。

在培訓會上,曹律師通過爭端解決辦法、人民調解制度和一般案例分享三個方面進行了系統的闡述,調解方式有哪些,哪些案例適合如何調解,對民法典關於調解的規定、商事仲裁與訴訟的區別等進行了詳細解讀,通過常見案例列舉並深入分析了許多發生社區糾紛的實際案例並積極與培訓人員互動,使他們掌握運用法治思維方式和法治方式處理問題的能力,充分發揮“懂法律的人”在基層治理中的作用。

會後,司法所副所長張文婷安排部署了《關於加強提升基層公共法律服務的通知》,要求各社區開通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組,不斷提高群眾對法律服務的滿意度,以滿足群眾的需要,為黨的二十大創造穩定的社會環境。

通過開展此次培訓,進一步提高了社區“法律理解者”和人民調解員的法律素質和依法解決矛盾糾紛的能力,下一步,紡織城司法所將繼續開展“法律理解者”培訓活動,為法治橋建設做出貢獻。

人民調解員的工作職責是:掌握事件的全過程,以法律為依據,以說服教育和引導的方法指出其過錯和應當承擔的責任;在協議書上簽字,並在所達成條款的關鍵數字上加蓋私人印章。

3
最新評論
  • Twitter 交易後的第一次,埃隆馬斯克暗示 DOGE 將進入該平臺
  • 建築限高令來了,兩類房子可能迎來“貶值”,有你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