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

你有想過改變什麼人嗎?成功了嗎?

樹洞精前段時間偶然讀到一個有趣的小故事。一名禪師山中結廬修行。某天月下參禪時,抬頭見明月,忽然有悟心生歡喜,向草廬走去。

來至草廬門口,見一竊賊正在屋內翻找。禪師並不著急,只是將外衣脫下,靜靜地等候在門口。竊賊翻找無果,悻悻地就要離開。

不料一出門就看見禪師立於在門外。正當竊賊驚慌訝異之時,禪師將手中衣服遞給竊賊:“大老遠地來看我,也不好叫你空手而歸。山上夜涼,穿件衣服走吧。”

竊賊懵懵懂懂地拿著衣服離開了。看著竊賊消失的方向,禪師喃喃自語:“真希望送他一輪明月。”

第二天,打坐一宿的禪師,睜開眼看到的第一件物品竟是,疊放整齊的衣服。禪師欣喜道:“我真的送了他一輪明月。”

改變一個人,最難的其實就是改變他的認知,與其對事物乃至世界的態度。都說態度決定人生,態度決定一切。

在心理學中,對態度最簡單的解釋就是,對某一特定事物,帶有恆常性與穩定性的感受和評價。

美國學者凱爾曼認為,人們對一切事物的態度形成與轉變,必然會經歷以下三個階段:

1)依從。除了那些能開宗立派無中生有的大思想家,我們普通人的思想,基本上都是從成長經歷中習得的。最初時,在例如教育等影響下,我們會根據對自己有利的因素,趨利避害。

2)認同。當我們長期依從一些觀點後,為了避免讓自己太難受,我們就會試著去尋找觀點中的優點。

3)內化。在我們認可某一觀點後,必然會心甘情願的依規行事,徹底將其當作自己的理念。

綜上所述,想要一下子從思想上改變一個人,一蹴而就。對我們普通人而言,幾乎是不可能辦到的事。如果嘗試讓對方從行為上一點一點改變,徐徐圖之反而更加可行。

態度的改變,受到多重干擾因素的制約。新觀點,新信息與接收者原有態度差異的大小,傳播者的身份地位,信息傳播的渠道,以及當時的情境背景等等,都會對接收者態度的轉變,產生積極或消極作用。

傳播者的身份地位越高,傳播的信息與接收者原有的觀念差異越大,越容易被接受。如果傳播者的身份地位不高,傳播的信息與接收者固有的觀念差異適中,(差異太小,沒有什麼轉變的餘地。)更容易被接受。

舉個簡單的例子。現在鄰居告訴我們,市場雞蛋大減價。我們相信的幾率不會低。而鄰居告訴我們,明天會有小行星撞地球,我們肯定認為他在開玩笑。但如果聯合國發佈預警,我們必然惶惶不可終日。

因此,當我們希望別人做出比較大的轉變時,不妨試試,扯虎皮做大旗的方式。尋找一些權威論據,以光環效應的形式,增加我們的說服力。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難看到這樣一種現象。許多人在外人面前溫文爾雅,但在最親近的家人面前,就會蠻不講理,無理取鬧。這其實不一定是人格有缺陷,只是因為家庭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個放鬆安全的環境。可以釋放自己的天性。

如果我們想要家人做出一點改變,選擇最合適的情境溝通,就成了一門學問。

比如在做重要溝通時,可以選擇在一些半開放的環境下,或者選擇雙方都信得過的人在場時,進行溝通。這樣接收者更容易保持理智。

最後,雖不至於無利不起早,但按照社會交換論的觀點看,人的一切行為都是在為自己謀取利益的。如果你想讓對方改變,最好還是要讓對方真切看到,這種改變帶給其自身的好處,這樣才會有較為穩固的改變動力。

5
最新評論
  • Twitter 交易後的第一次,埃隆馬斯克暗示 DOGE 將進入該平臺
  • 2022算力大會“雲網融合實踐與展望”分論壇成功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