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聲悠悠,民聲情切切。馬鞍山市當塗縣3位平均年齡近80歲的退休老黨員,本該頤養天年的他們以“琴”為媒,在黨務工作者許海燕的協助下義務辦起校外輔導站,通過一把二胡把留守兒童拉回教室,琴聲讓孩子懂得了學習的樂趣,也喚起了人們美麗的鄉愁。
以“琴”為媒,譜出絢麗生命“熱情”。方爺爺患有心臟病,兒子兒媳又是聾啞人,生活給予重擔,讓他的琴聲充滿憂鬱,使人感覺心裡壓了很多東西,其他幾位“鬍子爺爺”也是年事已高,或多或少承受著病痛,但他們並沒有甘於謝幕,而是熱心積極,有想法有追求,雖然退休,但仍然心繫教育。在帶自家孫兒時,爺爺們留意到沛東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難題,不厭其煩地到村中留守兒童家裡做思想工作,向村委會求助,將一開始別人眼裡的“折騰”真正做出了文章,發揮餘熱燃燒出生命熱情,把沛東村變成遠近聞名的“二胡村”,在生活的苦難之上開出絢麗的花朵。
以“琴”為媒,撥動扣人心絃“柔情”。三位二胡老師,心繫每一位學生的健康成長,以高度的責任感嚴格要求自己,以熾熱的真誠溫暖留守兒童的心。耳背的丁老師,在教授二胡時總是想方設法捕捉每一個音符,不放過一處錯誤,正如他不放棄每一個孩子;郭老師心細如髮,重視孩子上下學的安全問題,四年來用自己的電動“小紅車”風雨無阻接送學生;方老師帶病奔波,不顧家人勸阻和自己身體的不適始終堅持在輔導路上。是他們的汩汩柔情,讓性格內向的困難生劉寶玉變得性格開朗、樂於助人、成績優秀;讓單親家庭的陳濤,愛上學習,與生活和解,奏出了《世上只有媽媽好》的動人旋律;讓沛東村的孩子能撐起整臺新春音樂會,揮灑自如,驚豔眾人。
以“琴”為媒,傳承持之以恆“真情”。鬍子爺爺們教起二胡來“忘記了病痛,忘記了年邁,唯一沒有忘記的是自己的使命。”面對逐漸響亮的名氣,他們只是說“做了一點事,作為黨員是應該的。”用有限的生命儘自己所能去幫助別人,退崗不褪色,退職不退責,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這何嘗不體現了老黨員們的殷殷初心、堅強黨性。爺爺們不會用軟件下載教學音頻,不會使用頭戴式麥克風,都會找許海燕詢問學習,有比較難的曲子不停地練習確保自己不出錯再去教學生,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滿腔熱情地為之付出努力,不求回報、不計得失,讓平凡的工作綻放出不平凡的光芒。
“入黨不是目的,入黨後做什麼才是真正目的。”此琴可待,此情可愛,作為新時代的基層工作者,我們要像老黨員勉勵感召許海燕許海燕撰寫入黨申請書時說的那樣,要堅定理想信念,積極向黨組織靠攏,不斷提高自身履職能力和水平,提高擔當負責的意識,鍛造迎難而上的勇氣,練就過硬的工作本領,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時刻把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在紛繁變化的基層事務中堅守初心,頂得住壓力、耐得住寂寞、經得起磨礪,永遠走在學習的路上,以熱情、柔情、真情奏出幹群和諧之妙音。
來源/作者:金寨縣沙河鄉人民政府 江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