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徵程。為響應共青團中央開展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號召,2022年暑期,山東科技大學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院嵙創瑞沃團隊東營分隊前往東營地區進行調研。為黃河流域土地鹽鹼化、特色產業、美麗鄉村及周圍生活居民的生活進行調查研究,並提出“山科方案”。
流域治理篇
“我們可以結合滲流學的知識來研究鹽鹼地的鹽分運移規律。”團隊博士成員張步初說道。2022年7月24日,嵙創瑞沃團隊來到農業技術創新中心同技術員展開交流,在交流活動中,技術員向我們介紹了鹽鹼地形成及治理措施,黃河三角洲農業技術發展的新方向,隨後帶領我們考察了耐鹽鹼高油酸花生育種試驗、耐鹽鹼牧草混播試驗等田區,在試驗田區,團隊成員採集了鹽鹼地土樣,在博士研究生的帶領下,擬回校開展黃河流域鹽鹼地土樣鹽分運移規律的研究。
特色產業篇
7月25日,嵙創瑞沃團隊東營分隊前往黃河口鎮,參觀鹽鹼地棉花創新基地、產業示範園、萬畝桃園和黃河口大閘蟹的養殖地,瞭解當地的特色產業。
“黃河水裡有豐富的營養鹽,使我們黃河口的大閘蟹味道鮮美,營養豐富,一點都不比外地的差。”黃河口大閘蟹養殖戶趙大哥說道。在趙大哥的帶領下,我們參觀了大閘蟹養殖基地,在參觀途中,趙大哥給我們介紹東營充分發揮了黃河口區域內餌料豐富、水質優良等優勢,積極利用當地的淡水資源以及荒鹼地,發展黃河口大閘蟹養殖產業,在拉動當地經濟效益增長的同時也對社會發展做出了有力貢獻。
鄉村振興篇
7月26日,嵙創瑞沃團隊東營分隊到楊廟社區對社區居民的生活進行調研。據悉,楊廟社區是東營市為改善原黃河南展區群眾生產生活條件,而實施搬遷改造的新型農村社區。
“以前住的都是土房子,還要去離家遠的地方挑水吃,現在家家都住上樓房有自來水了。” 東營楊廟社區居民說道。
據村民介紹,如今的楊廟社區,實行集中供暖、天然氣入戶、汙水集中處理,配套建有便民服務中心、幸福就業驛站、幸福食堂等公共服務設施,劃分6個服務管理網格,建立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調處中心。同時,楊廟社區大力發展果蔬種植、鄉村旅遊等產業,群眾收入來源由單一種植收入為主拓展為土地流轉、務工和經營收入等多種渠道,收入穩步提升。
實踐團隊東營分隊在進行社會實踐的同時,瞭解到國家在推動黃河生態保護、黃河治理和黃河流域經濟發展取得巨大成就,團隊成員表示要學好專業本領,深化對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認識,讓黃河永遠造福中華民族。
來源/作者:社會實踐 冉夢瑤 李雲飛 李小雨 韓化雨 華埜 孫亭 孫家俊 李明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