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

近日,“小鎮做題家”再度成為網絡熱詞,引起社會關注。原本,“小鎮做題家”是許多人的自嘲,意思是他們出生在普通家庭,為了考取大學不得不拼死拼活做題,用題海戰術去戰勝別人。但在極個別人眼中,它卻慢慢演變為一個可以貼在很多人身上的標籤,上面明晃晃地寫著“視野侷限”“缺乏資源”“只會應試”。

“小鎮”這個詞在此等語境中類似於“寒門”,“小鎮做題家”的最大矛盾點就在於“做題家”,而我認為稱得上“做題家”,必定是一個將試題研究透徹,把知識形成了自己的體系的人,相較於一般人,他們在接觸到新鮮事物,可以迅速學習、理解。而這恰恰是學習能力強的一種體現,這是教育的目的之一。

“小鎮做題家”是過程,而非終點。一部分人認為“小鎮做題家”,只關注理論抑或是理想,而忽視了現實;還有一部分認為,他們只會做題,而缺少學習以外的教育,我以為這是片面的。“小鎮做題家”大部分都是來自小鄉鎮,他們深知小鄉村的生活模式以及勞動人民的需求,由於經濟較落後,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會盡早地獨立,他們要學會如何管理自己、照顧家庭等學習之外的事情,他們深知知識是改變人生的捷徑,而努力是在捷徑上行走的載體。相反,要成為小鎮做題家是極不容易的,要想在高考中取得高分你得要勤奮、邏輯清晰、總結能力強等。

他們改正錯題、總結方法,付出了超越非凡的努力,於是,他們通過高考,達到了他們的階段性目標,完成了人生理想的第一步,而這恰恰是必要的一步。而嘲諷“小鎮做題家”的人,則認為他們僅有學習成績,而缺失長遠的視野,我不以為然。通過對基礎知識本領的積累,他們的看待問題視角更加開闊,他們的綜合能力與自我素養得到提升,這都為日後的個人乃至國家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通過高考,他們來到了高校,他們會了解前沿的發展,收穫到更多的資源等。人生是一場馬拉松,“小鎮做題家”只是一個過程,而非終點。就像大山的孩子們來到大城市時說,我不感謝那堆積如山的題海,只感謝那個趟過題海的自己。

每個努力的人都應當被尊重,努力才是人生的常態。新時代呼喚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毫無疑問,“小鎮做題家”朝著他們的目標不斷前行,沒有停下奮鬥的腳步,他們用盡全力與命運抗爭,用行動打破桎梏,最終走向光明。

從耳熟能詳的囊螢映雪、鑿壁偷光到前段時間在論文致謝的工學博士黃國平,從高爾基、周恩來到張桂梅老師教學的女高,無不是通過知識與努力來改變命運。歷史從不等待一切猶豫者、觀望者、懈怠者、軟弱者,機遇總是垂青有理想、有擔當、敢於拼搏、樂於奉獻的人。

反觀當下,一些人嘲諷努力通過知識改變命運的“小鎮做題家”,而這實則是我們的傲慢與偏見。他們理應得到社會的尊重!

5
最新評論
  • Twitter 交易後的第一次,埃隆馬斯克暗示 DOGE 將進入該平臺
  • 低谷日子裡的自我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