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

  每個國家增加國民財富的起點、路徑各有不同,有的國家從豐富的自然資源中尋找財富,有的國家依附發達國家的市場和資本,有的國家依靠自主創新形成強大的發展優勢,後者常被稱為創新型國家。我國科技發展從一窮二白起步,一路走到今天,成為創新型國家,來之不易。秘訣就在決心上。十年間,我國全社會研發投入從1.03萬億元增長到2.79萬億元;全國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從不到5萬家增加到33萬家;我國的實體科技館十年間從118座增至408座……科技創新實力,不僅體現在這些數字上,更體現在面對國家重大需求時,我國有能力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比如在疫情防控期間,國家為了人民生命健康迅速組織科研力量開展應急攻關,湧現出一批疫苗、檢測試劑等科技創新成果就是力證。

  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創新已經成為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支撐,成為社會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變革進步的強大引領,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就能佔領先機、贏得優勢。我國有較為完整的科技創新體系,突圍能力較強;我國有龐大的市場容量,為科技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我國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保障科技攻關精準對接重大戰略需求。面對外部風險和挑戰,我們要正視自身的優勢,下定決心繼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充分挖掘創新潛能、深度激發創新活力因子,補短板、強優勢,讓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湧現,創新型國家建設蹄疾步穩。

  創新需提高科技原創能力。基礎研究是技術創新的源泉,是綜合國力競爭的制高點。要加大財政支持力度,投入更多資金加強基礎研究、前沿探索和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發。發揮國家級平臺在基礎研究領域的引領作用,積極營造原始創新氛圍並投入重要資源,支持傑出科學家解決“從0到1”重大科學問題。要強化企業的技術創新主體地位,採取政府引導、企業為主的做法,完善引導企業加大技術創新投入的機制,支持企業建立研發機構和推進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要完善科學評價機制,引導支持顛覆性高風險創新研究,鼓勵科學家自由探索和自主創新,營造健康學術科研環境。

  創新需培育引進更多高端人才。人才強、科技強,是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前提,是高質量發展最持久的動力和最重要的引領力。一方面,政府要在法律、政策、文化、服務等方面創造良好環境和生態,針對科技創新方面的人才的不同需求和條件,創造適宜環境,培育更多人才,充分發揮人才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大高端人才引進力度,分層次組織實施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圍繞國家發展戰略目標,重點引進一批能夠突破關鍵技術、發展高新產業、帶動新興學科的戰略科學家和科技領軍人才。依託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留學人員創業園、大學科技園等,推出一批特色項目,吸引海外高層次人才回國創新創業。

  創新需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是我們最大的“命門”。要順應時代大勢,緊緊牽住自主創新這個“牛鼻子”,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依託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和完備產業體系,發揮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作用,打造科技、教育、產業、金融緊密融合的創新體系,用好各方面科技人才。

來源/作者: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辛衝街道 靖鎏捷

8
最新評論
  • Twitter 交易後的第一次,埃隆馬斯克暗示 DOGE 將進入該平臺
  • 紀實:女子去閨蜜家做客,推開門被眼前的景象整懵了:咋住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