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中提出,打造文化“兩創”新標杆、高水平建設曲阜等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片區。濟寧以曲阜、鄒城、泗水為主戰場,建設曲阜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示範區,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成為我省推進文化“兩創”的實踐陣地。曲阜文化建設示範區更是以實際行動推動傳統文化真正新起來、興起來、活起來。在7月28日舉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座談會上,與會嘉賓圍繞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展開熱烈討論。
融入日常生活
突出本土特色和優勢
尼山世界儒學中心黨委委員、副秘書長周靜認為,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兩創”融入日常生活,一方面要突出本土特色和優勢,從個人、家庭、社群入手,從鄉村、社區、學校、機關等重點領域抓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八個融入”,紮實打造好一批文化“兩創”示範點,建立美德健康新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還要在傳播普及上展現新作為,推廣孔子學堂建設,實施“六進”工程,全面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中國人的精神家園。
融入方能轉化,孔子研究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米懷勇認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要具有社會融入性和時代性。近幾年,孔子研究院在做好儒學研究闡發的基礎上,選擇敞開大門說“靚”話,在儒學交流互鑑、傳承普及、人才聚集等方面下功夫,開展優秀傳統文化“兩創”傳播內容和方式的自我革新。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不僅需要‘高大上’,更要直接地氣。”曲阜師範大學副校長紀洪濤表示,優秀傳統文化不能只印在書本上,要走向社會、走入大眾、走進人心。在教育方面,學校要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堅持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課堂教學。
對於讓優秀傳統文化接地氣,泗水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建平有深刻體會。泗水縣按照村居、城鎮社區等6個類型,打造了27處優秀傳統文化“兩創”示範點,讓優秀傳統文化融入人們的生產、生活。他建議在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的同時,要更加註重村居、社區的新禮儀培訓,讓傳統禮儀融入生產、生活,提升居民的文化素養。
搭建多種模式
探索融合發展
自曲阜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示範區設立以來,以建設儒家文化挖掘闡發基地、全國道德禮儀首善之區、國家記憶工程先行區、全國文化經濟融合發展示範區、組織引領國際儒學研究創新中心為戰略定位,目前一軸一帶九大片區項目有序推進、效果明顯。
濟寧學院黨委副書記豐家雷表示,要軟硬相輔相成,創新性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硬件方面,要引導國企等更多市場主體參與尼山片區建設,拓寬市場主體參與渠道;軟件方面,要注重重大項目質量和品質,著眼於建設未來文物、打造文化遺存、保留文化財富。
建設全國文化經濟融合發展示範區,不妨將打造優秀傳統文化轉換聚集區域作為支撐之一。鄒城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王永玲建議,注重吸引士農工商等群體,打造政德、師德、美德教育基地。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我省文脈綿長、人文薈萃,要堅持“兩個結合”,深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高水平建設曲阜等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片區,要紮根濟寧、立足山東、面向全國、走向世界。周靜建議,探索省、市合作模式,尼山世界儒學中心與濟寧市融合發展,雙方規劃一攬子內容,中心更多資源向濟寧市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