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

上個週末,帶小諾回外婆家。吃午飯的時候,小諾從廚房打了一碗白米飯來到餐廳。剛要落座,他的兩眼放光,順著他的視線望去,原來桌角旁有一隻癟氣的氣球。

頓時,小諾樂了!他抬起一腳,用力一踩,結果氣球沒破。他不甘心,抬起一腳,繼續用力一蹬,氣球還沒破,但他卻開心地咯咯直笑。

我瞪著他的眼睛,想用餘光的威力讓他主動收斂行為,可小諾輕鬆與我對望一眼後,並未作罷。

就在這時,只聽“啪”一聲,小諾手中的飯碗掉落地上,碎了,一地的白米飯。與此同時,心碎的還有我的心:天吶,到底該如何管教男孩?

家有男孩,“心累”可能是很多父母切身的感受。也因此,每每遇到有人問:“男孩好養嗎?”就會引發心中無邊的感慨。

是的,我們的男孩就像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說的那樣:“在所有動物中,男孩是最難馴服的,因為他們尚無法調控其身上理性的源泉。”

好比小諾,他曾無數次在最溫馨的睡前時光發自肺腑地、動情地告訴我:“媽媽,我不是有意惹你生氣的;媽媽,我一定會管理好我自己的;媽媽……”

但這樣的動情誓言也僅僅限於睡前時光,彷彿生活在他睡醒之後就會幻變成為另一個世紀:白天的他,截然兩樣!

最近在刷一本養育男孩的書《野性養育》,看完後,其中有一段話非常觸動我:

每個男孩在成為男人之前,都要經歷漫長而複雜的旅程——這不僅是一系列身體上和社會學上的改變,更像是一場心靈之旅。這場旅行只能有兩種結果:他要麼確立了自己的男子漢身份,要麼成為一個被困在男人身體裡的心智小男孩。

養育男孩十分複雜,決不能簡單地歸結為“能做”與“不能做”。遵循男孩的天性,提供專屬男孩的養育方法——野性養育,全面理解男孩的成長路徑,才能發現男孩獨一無二的內在品質。

一、陪男孩走過5個重要成長期

“男孩有這樣那樣的表現,正常嗎?”

這估計是縈繞在很多父母腦中的疑團,請先定下心來:如果你的生命裡有了一個男孩,那些你根本未曾想過的事情都會變成“正常”的。

男孩作為“獨特的生物”,從嬰兒成長到二十來歲,他在不同的階段會產生不一樣的需求。並且,男孩在特定的某個階段是不是被滿足需求,都將直接影響他是否會以良好的狀態進入下一個階段。

從男孩到男子漢的養成之路,《野性養育》會告訴你,父母需要陪男孩走過5個重要成長期。

好奇寶寶:探索者階段(2~4歲)

愛心爆棚:愛人者階段(5~8歲)

從男孩到少年:獨立者階段(9~12歲)

穿越成長迷茫:徘徊者階段(13~17歲)

長大成人:戰鬥者階段(18~22歲)

作者通過具體闡述,讓父母們把握比對自家孩子所處階段,瞭解男孩在這個階段的關鍵性格和特徵,從而做出正確引導,滿足男孩的需求,與男孩做好互動,讓男孩在“正常”軌跡中“正常”成長。

二、瞭解男孩的智力發展

常言道“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男孩與女孩在大腦結構上天生存在差異,從而導致了男孩在思考方式、人際關係、興趣愛好等方面表現不同。

《野性養育》從大腦發育的角度幫助父母瞭解“男孩到底在想什麼”,比如:“關於男孩大腦的壞消息”,你一定沒有聽說過!

男孩=較多的活動+較少的衝動控制+睪酮

因為男孩腦幹中更多的脊髓液,使得男孩更強壯;因為男孩大腦很高的睪酮激素水平,使得男孩更具攻擊性,更勇於冒險。

男孩=較少的感官細節+較少的記憶能力

男孩大腦中枕葉發育慢,使得他們處理多項任務時效率比較低;男孩大腦中海馬體相對比女孩小,也因此記憶能力比女孩差。

男孩=更頻繁的休息狀態+更長的休息狀態

這是因為雌激素為女孩大腦提供了生化基礎,女孩大腦內的血流量比男孩多15%。大腦結構的差異導致男孩在學習中更容易犯困,而女孩即便覺得課堂無聊,也會努力睜大雙眼記筆記。

當然,關於男孩的大腦也有好的消息,他們更富有想象力,更富有空間感,更專注於解決方案。父母基於對男孩大腦結構特性的瞭解,才不至於做出錯誤的養育措施,瞭解和欣賞男孩的大腦,是將男孩培養好的重要基礎。

三、走進男孩的內心世界

從孩童到成人,伴隨身體的發育,還有男孩的心智成長。一個男孩,如果他在成長中被溫和的管教和強大的愛的力量撫育,他們的心靈就會得到照顧,從而確立男子漢的身份。

《野性養育》將會從母親與兒子的相處模式,父親與兒子的相處模式,給男孩的成人啟蒙等角度幫助父母瞭解如何培養男孩的心靈。

愛男孩,首先要“看見”男孩,保持對男孩具備“他是誰”的好奇心、對“他是誰”的欣賞,以及對“他將成為誰”的願景。

當父母“看見”了男孩,也就不會隨意為男孩貼標籤,給予男孩正確的心靈指引,幫助男孩保持本心,勇敢追夢。

書中還針對熱點話題,比如“體罰和管教”、“競爭和關係”、“約會”等問題,給出養育指導。

養育男孩複雜卻不復雜,激發男孩內心的野性,給予引導和幫助,一本《野性養育》幫助父母培養男孩獲得終身財富。

4
最新評論
  • Twitter 交易後的第一次,埃隆馬斯克暗示 DOGE 將進入該平臺
  • 青年幹部要練“本手”、善“妙手”、離“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