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市場經濟條件下,城市能夠憑藉自己的優勢率先發展,並與農村的經濟水平拉開較大差距。在利益的誘導下,很多農村的居民開始進城務工,並大量集中在城市的建築工地上,成為人們口中的農民工。
而農民工之所以能夠到工地工作,最大的中介便是包工頭,建築工地將項目的一部分承包給包工頭,包工頭通過招納工人來承包項目。可如今卻聽說,“包工頭”要取消了?新模式下,農民工朋友或將迎來“好日子”,怎麼說?
建築工地將項目款發給包工頭,包工頭再將工資發放給農民工,如果農民工遇到了非法的包工頭,項目工程款到手之後跑路,農民工的辛苦付出就打了水漂。而農民工的工資拖欠問題一直被社會所關注,被很多媒體所報道。每逢過年,各地的主管部門都會督促各個建築工地的包工頭及時地發放工資,讓農民工拿到自己應有的收入。
國家再次推出新規定,要求各個中標的企業必須按照規定自己承建項目,在招納工人時,如果選擇的是包工頭帶的工人,就要將包工頭的招納費用與工人的工資分開發放,包工頭也不能再通過工人的工資來要挾工人,工人將獲得企業直接的薪資發放。
為什麼會出現包工頭呢?
很早之前大量的農民進入城市之後,迫切需要就業崗位,但他們所擁有的資源非常少,只能在城市內閒逛,看到一個工地問一個工地,要人便能夠幹,不要人就幹不了,效率非常低下。一些較早進城務工的農民便看到了這一點,於是便開始組織自己同村的勞力進城幹活,於是這個組織者成了整個農民工群體的頭頭,也就成了包工頭。
建築工地對農民工的需求量非常大,於是他們就很願意找包工頭,並開始承諾包工頭幹完這個項目,能夠分一些錢給包工頭。這些曾經的組織者便帶著自己的農民工隊伍承包工程,畢竟是自己所承接的工程,自己肯定需要拿到一部分的利潤。
包工頭就開始想方設法地降低農民工的工資,來提高自己的獲利空間。農民工也知道這些包工頭賺著自己的錢,但自己又無能為力,只能在包工頭的手下幹活。隨著社會的發展,包工頭的地位正在不斷地發生轉變,社會對包工頭的需求量開始不斷降低,出現了非常多的人力資源中心能夠代替包工頭的作用。
一些承建公司為了獲取更多的利潤,也不願意讓包工頭來承建項目,而是通過自己招聘一系列專業的管理團隊,並招納非常多的農民工來完成自己的項目建設。在此情況下,包工頭既得不到一些承建企業的依賴,也得不到廣大農民工的支持,自己所發揮的功能開始不斷下降。
國內的農民工數量為何會不斷減少呢?隨著社會經濟條件的發展,農民工的工價正在不斷地上升,意味著從事農民工職業的居民也會越來越多,但現實的情況卻正好相反,很多人並不願意從事農民工,當前的大部分農民工仍然是十幾年前農民工所持續下來的。
當前的主要勞動群體是90後和00後,這部分群體一直堅持的是面子高於一切,農民工的工資雖然很高,但他非常不體面,於是很少人選擇。
在此情況下,便有很多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向主管部門提議,希望可以推動農民工的立法,保障農民工的權益,最為關鍵的部分便是企業對農民工新知的直接發放,和取消包工頭。這些提議也得到了一些地方的認可,並推出了一系列的規定。當前,大部分地區的項目都開始有承建公司直接建設,所擁有的大批工人也都來自承建公司的招聘,他們工資的發放也是由承建公司直接發放。
包工頭的技術含量非常低,完全是靠自己的建築經驗,無法帶領自己的農民工做一些比較高難度的建設工作,並且有的農民工會偷工減料,導致項目出現質量問題。從這一方面來看,包工頭的取消也是必然的。
結語
總而言之,國家所有推出的這項規定,有力地保障了農民工的權益,避免了包工頭對農民工的剝削。長時間以來,項目的建設與最後所獲得的利潤,包工頭一直都是利益的竊取者,本次的規定也是清退了包工頭,實現了企業與農民工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