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大暑,有米不願回家煮。”盛夏時節,連續大半月驕陽似火,熱浪滾滾,樹上蟬鳴聒噪不休,動輒汗流浹背,室外更是如火烤一般,讓人心情煩躁,寢室難安。
古人說:心靜自然涼。在古代,沒有消暑設備,他們都是如何度過漫漫苦夏呢?
“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北宋詞人秦觀的一首《納涼》寫得妙趣橫生,為我們勾勒出一幅美妙清涼的圖畫:攜扙出門尋找納涼聖地,來到畫橋南畔,綠柳成蔭,倚靠在胡床上,閉目養神甚是愜意。夜晚,皎潔的明月升起,船家兒女吹起短笛,笛聲悠揚在耳邊縈繞,晚風輕拂,池塘裡蓮花盛開,清香四溢。這種由外而內的涼意讓人沉醉,惱人的燥熱也自然退去。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唐代詩人高駢的《山亭夏日》描繪出一幅靈動、令人陶醉的夏日美景,洋溢著勃勃生氣與活力:夏天白晝漫長,烈日炎炎,去山中涼亭,古樹遮天蔽日,人跡罕至,坐在綠蔭下乘涼。驕陽照耀下的池水,清澈透明,樓臺影子倒映池塘,宛若鏡中美景。微風吹來,水光瀲灩波光粼粼,彷彿水晶簾幕輕輕擺動,帶來陣陣涼意。不遠處,滿架薔薇正在開放,豔麗芬芳,院中早已香氣瀰漫,沁人心脾,周身通透清涼。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大詩人李白寫下了《夏日山中》,應對炎熱的夏天。在青山綠林之中,尋一間茅草屋,袒胸露頂,慵懶的搖著蒲扇,解下頭巾,掛在山中的石壁上,任由松樹間的涼風吹過頭頂。在清風中暢遊,在屋旁的溪邊垂釣,既可祛暑散熱,又可養心,瀟灑曠達無拘無束,樂得逍遙自在。
雖然夏天酷熱難捱,讓人受不了,但也是花果成熟飄香的季節,古詩中不乏享受果實成熟的樂趣和消夏的快意。
“梅子留痠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日長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南宋詩人楊萬里寫下了《初夏睡起》。詩人閒居鄉村,夏日午後,吃幾顆梅子,酸酸甜甜的味道殘留在唇齒間,綠色的芭蕉映照在紗窗上。午睡醒來無精打采,看著兒童追逐空中飄飛的柳絮,笑聲不斷,頓覺童心萌動,心中有了幾絲愜意和清涼。
夏日漫長,幾首古詩,幾杯清茶,細品慢吟,獨具情趣。品讀古人的納涼詩句,走進清涼的世界,感受詩人消夏之樂趣,心頭不禁泛起絲絲涼意。
【作者簡介】徐光惠:重慶市作協會員,作品散見《人民日報》《人民週刊》《散文選刊》《散文世界》《工人日報》《雜文報》《新民晚報》《三聯生活週刊》《雪蓮》《中國電視報》《四川政協報》等報刊雜誌。多篇作品入選中考閱讀試題和作文閱讀訓練,常規出版散文集《夢迴故鄉》。
《當代散文》由山東省散文學會主辦,散文雙月刊,主要發表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作品,歡迎山東籍散文作家申請加入山東省散文學會。山東省散文學會常年舉辦各種散文活動,為作家提供圖書出版服務,歡迎聯繫。聯繫電話:13853164811、18765312921、18653131587;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壹點號當代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