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

  近期,“小鎮做題家”因一篇媒體報道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而引發熱烈討論,指的是出身小城鎮,埋頭苦讀,擅長應試的青年學習,即使靠多年苦讀,也無法追平原生家庭和出身帶來的巨大差距。不少網友用小鎮做題家來自嘲,更有網友表示只有985、211的學生才能稱得上做題家,普通人只能叫鄉鎮錯題集,但不少網友表示“小鎮做題家”不應該被汙名化。在我看來,這類詞不僅不是貶義詞,反而代表了平凡人追求不平凡人生的向上精神。

  小鎮做題家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張桂梅校長曾經用做題的方式幫助1800多名貧困女孩圓夢大學,創造了大山裡的“教育奇蹟”,她也曾說過,我承認做題不是最好的途徑,但當下走出大山,走向更好的世界只能依靠做題,就這樣她向社會輸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她的學生有成為醫生、教師、警察、公務員......從前大山裡的孩子自稱塵土,但現在因為有讀書這條公平的渠道,所以他們可以通過努力奮鬥有更多的機會,有更廣闊的天空。我敬佩他們的艱苦奮鬥,敬佩他們的不卑不亢,敬佩他們的無私奉獻,小鎮做題家不是諷刺草根出身的人,而是讚頌像野草一樣,在驕陽下肆意的生長,不畏懼暴雨,用自己的雙手改變命運的人。

  小鎮做題家群體壯大的原因值得社會反思。目前“高考”依舊是最公平的選拔方式,但現在教育資源跟隨經濟條件傾斜,寒門再難得出貴子,許多擁有才能的普通人難以被髮掘。同時,許多的年輕人有極強的手工能力但卻在考試、做題這方面稍有欠缺,我們社會缺少發掘不同優勢人才的方式,現在選拔方式單一而固化,若是能提供給更多年輕人出路,相信“小鎮做題家”這類群體的數量也會減少許多。但現在將很多不願意躺平、努力奮鬥的人說成是沒有什麼能力,只會做題的人,我認為是刻薄且沒有同理心的說法。

  從前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現在確是可悲的小鎮做題家,可過去三十年,我們的國家,不正是靠著這些“小鎮做題家”才變得越來越好嗎?打破國外氫彈壟斷,讓中國成為當今世界唯一一個存有 30 顆氫彈國家的,是來自河北蘆臺小鎮的于敏教授。出生寒門,著作等身,通過一生的研究,終於在抗腫瘤領域做出巨大貢獻的,是來自於浙江永康的顏德嶽院士.......所以你看,“小鎮做題家”身上那些閃著光的熾熱,怎可磨滅?努力永遠不該被嘲笑。

來源/作者: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花橋街道 江岸區花橋街道 彭思蕙

10
最新評論
  • Twitter 交易後的第一次,埃隆馬斯克暗示 DOGE 將進入該平臺
  • 創新基層黨建工作,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