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

7月,北京日報出版社新書《秦漢的饗宴:中華美食的雄渾時代》上市,該書為歷史通俗普及書系“分揀中國史”的新作,力求從秦漢飲食的細分角度,講述中華飲食體系奠基時期的飲食烹飪、宴集禮俗等,梳理中華傳統飲食文化的淵源脈絡。

飲食文化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茹毛飲血到炊煮熟食,從大羹玄酒到佳餚美饌,中國古人的餐桌見證了上萬年的飲食革命和文化流變。

為什麼選擇秦漢時期呢?因為秦漢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盛世,也是中華飲食體系的奠基時期。這一時期,在飲食結構、飲食文化交流、飲食制度、烹飪技法、宴集禮俗等諸多方面都奠定了後世兩千多年的基本飲食格局。

在這一時期,食物原料更加豐富。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了葡萄、石榴、大蒜等十多種食物和葡萄酒的釀造技術。人們在製作穀物類食物時尤為強調熟食以及對穀物進行去糠的粗加工,並在這一飲食的基本原則指導下,進行多樣化的主食食品的製作。中國傳統的烹飪方法,除去炒法外,在秦漢時期均已出現。而飲茶風氣的興起,鹽、酒專賣制度的始行,都是這一時期飲食史上的大事……

《秦漢的饗宴:中華美食的雄渾時代》全書分為食自八方、烹飪有術、天之美祿、宴會雅集、食制食俗五編,在吸收先賢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將傳世文獻、典型文物、封泥簡牘、畫像磚石、壁畫帛書等多種素材融為一體,力圖從食材、制度、食俗、烹飪、器具、禮儀、藝術、人物等多個角度還原秦漢四百年間一幅幅鮮活而生動的飲食文化圖景。

作者王輝是一位80後學者,中國國家博物館副研究館員,主要研究方向為秦漢史、飲食文化史,參與了《漢世雄風》《秦漢文明展》等10餘部圖錄的撰稿。作者紮實的學術功底與新穎的策展視角使得圖書的每個篇章都具有獨到風格且內涵豐富,充分契合了“秦漢的饗宴”這一意象。

《秦漢的饗宴:中華美食的雄渾時代》這部文史新作如同一場精品秦漢飲食文化展覽一樣,對秦漢飲食歷史進行通俗普及,史實敘述皆有史學根據、學術支撐,以學術成果支撐史實的呈現和故事的講述。同時,其通俗生動的表達,又跳出了純學術研究的窠臼,突破了傳統的歷史學術著作的框框。

6
最新評論
  • Twitter 交易後的第一次,埃隆馬斯克暗示 DOGE 將進入該平臺
  • 電纜分支箱的安裝注意事項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