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早晨散步的時候,看到溝裡種的玉米、高粱全淹死了。這年難怪,今年陰雨大,別說溝裡的水,地裡的水有的還排不出去呢!
前兩年,天旱,但溝裡潮溼,在溝裡種些玉米、高粱、大豆什麼的,不用澆,僅僅鋤鋤草就可以了,還長勢良好。所以,一些村民,就打起了溝的注意,不僅平整了,還劃分了範圍,原則上離誰家的地塊近就是誰的。
想也沒想到,“計劃不如變化”,今年暑天一場接一場大雨,下個沒完沒了。地裡的莊稼淹死了不少,溝裡的更不用說了,幾乎是絕產。
想想這件事,村民前兩年得到點實惠,所以當成了經驗,接著按部就班,投了資,出了力,卻導致了截然相反的結果。一句話,經驗有時候並不可取,一味生搬硬套,肯定吃虧上當。
我聽到這麼一個寓言故事,說一個驢子,馱著兩袋鹽過河。到了河中心,它不小心跌了一跤,結果鹽溶化了不少,自然沒那麼重了。
驢子感到身上的貨物一下子輕了好多,忍不住心裡竊喜。從此之後,它就有了這樣一個信念,只要馱著東西,在水裡浸泡一陣子,肯定輕多了。
過了一段時間,主人讓驢子馱兩包棉花過河。本來就不重,可驢子貪圖小便宜,想著再輕些。到了河中間,它沒怎麼多想,乾脆直接摔倒。可是,棉花經過水泡,一下子變重了好多倍,弄得驢子爬也爬不起來,最終淹死了。
可見,一個人憑經驗辦事,還得看對象。“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弄顛倒了,還真的得不償失。
局裡來了一位新領導。據說,人家在原來的單位,乾的風生雲起,成績斐然。
“新官上任三把火”,他才來的時候,也想著規矩一下局裡的人與事,就把原單位的那一套規章制度搬來,自認為那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可是,每個單位有每個單位的情況,還得考慮到具體的人與事。改變規章制度,就意味著利益重新分配,說不定觸動誰的好處。
單位不大,水可不淺。別看一個小夥子,坐在辦公室裡,不顯山不露水,可能是上級哪個大領導的親戚;一些老同志,看不慣這看不慣那,整天罵罵咧咧的,如果觸犯了他們的核心利益,肯定讓你吃不了兜著走;就連接聽電話的王阿姨,也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幾天不掛影子也是常事,如果上面沒有保護傘罩著,肯定不會這麼肆無忌憚。
現實就是這樣,單位越好,裡面的人物越不簡單,甚至連看大門的、燒鍋爐的,說話都有分量。事情的發展可想而知,新制度執行不下去,老制度又沒法執行,弄得新領導顏面掃地。
經驗之談真的不可取,特別是在管理部門。上一屆領導,知道孰輕孰重,姑且睜一隻眼閉一眼,“不求有功,但求有過”,湊合著把工作安排下去就行了。新領導可就不一樣了,想著幹出點成績,急於冒進,捅了馬蜂窩,不得不敗下陣來,調到另外一個部門。
很多時候,經驗並不可取,看著是好事,其實是壞事。
壹點號李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