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

上週,二舅刷屏了,視頻火出B站的第一天,我特意下載去點了贊,就在人們爭執著要不要讓二舅出來直播的時候,事情反轉了,陸續的爆料出來,人們覺得自己被欺騙了感情,於是先前捧著的人們把唾沫星子擦乾淨,開始聲討,這真像一場鬧哄哄的鬧劇啊。

二舅的經歷讓人感動嗎?是的,否則不會有視頻的爆火,悲慘的經歷更容易引起人們的共情,尤其底層群眾,記憶深處家鄉的小山村,誰還不認識一兩個身有殘缺的人呢,彼之二舅 正是千千萬萬網民的二舅,所以能共情,所以感人,所以當這份感動被人察覺到商業策劃的氣息時,才更讓人憤怒,“他欺騙了我的感情”。

我們這一代人,多數是“喝雞湯”長大的,中學時候,誰沒讀過幾篇席慕容,誰沒讀過幾篇周國平呢,彼時的感動常能久久縈繞於心,時光流逝,內心深處依舊留存那些暖心的句子,但今天,人們的感動越來越短暫,越來越廉價,也越來越難催發了,彷彿有一種無形的力量正在封印人類長久進化得來的情感能力,究其原因,“雞湯”喝多了。尤其在苦難的現實對比之下,“雞湯”的存在越來越不合時宜。

譬如努力,二十年前我們還相信,努力是一定有回報的,現在我們知道,這也不一定,所以當易烊千璽用“努力”換來的人設遇上關乎千萬普通人的教育公平和職業公平,人們並不買賬,人們的注意力更多的迴歸到現實,我們終於發現,“雞湯”喝得再多,回到現實,該面對的麻煩一點都不會少,那麼曾經的我們,依賴“雞湯”又是圖的什麼呢?是一種自我的心靈慰籍,我想,人們在面對現實苦難的時候更需要一種心靈的支撐,這才是雞湯存在的意義。但在今天,這種“雞湯”的積極作用越來越淡薄,除了人們喝得多,也有“雞湯”本身的原因,因為它變味了。

抖音上時常能刷到一類視頻,比如跑到農村大集上,面對一個衣著樸素的老人說自己沒帶錢,能不能借一點,或者直接就是能不能給一點,等老人無條件的慷慨解囊之後,拍攝者瞬間“露出真身”,隨後贈送幾百大鈔給老人。諸如此類,還有很多,打著試探人心的幌子博取流量和關注,透著濃濃的擺拍質感。我對這種擺拍極度厭惡,甚至痛恨,在互聯網的世界,這種對人性的試探正是對人類道德的摧殘和盜竊,它使得人們越來越不相信人性中本來的善,當作秀成了一種習慣,人們就會本能地放棄一些東西,這是一種“毒雞湯”,喝多了必然會中毒,而中毒的後果就是催生更多此類“毒雞湯”,這是一種惡性循環。

時至今日,我們到底還需不需要“雞湯”,我想我們還是需要的,因為心靈的救贖需要一種媒介,這是它們存在的意義,但是我們在分辨“雞湯”是否有毒的同時,也應該嚴格控制用量,雞湯雖好,喝多了也會膩的。

7
最新評論
  • Twitter 交易後的第一次,埃隆馬斯克暗示 DOGE 將進入該平臺
  • 青未了|七夕巧兒節的幸福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