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雙鵰之計
無論是原著《後宮甄嬛傳》,還是電視劇《甄嬛傳》,“滴血驗親”這一回都堪稱重頭大戲。
這場陰謀由皇后作為幕後佈局人,祺貴人作為打頭先鋒,安陵容作為輔助,直衝甄嬛的致命弱點而去。
當時沈眉莊因為懷孕即將臨盆,閉門修養,太后吩咐一切事情不必驚動沈貴人。甄嬛和眉莊相伴多年,二人情同姐妹,闔宮皆知。故而皇后黨在佈局之時,就已經將沈眉莊納入了這場棋局。
“滴血驗親”的首要目標是做實甄嬛與溫實初的姦情,給甄嬛扣上“穢亂後宮”的罪名,繼而順理成章地將雙生子處死;次要目標則是通過甄嬛受罰一事驚擾正在養胎的沈眉莊,達到一石二鳥的目的。
而將消息傳給沈眉莊的任務,就落到了擔任輔助的安陵容頭上。
安陵容作為甄嬛、沈眉莊昔日的好友,在初入宮之時和這二人過了一段相依為命、彼此扶持的時光。然而在殘酷的宮鬥過程中,原本天真單純的少女漸漸蛻變為心機深沉的少婦,昔日姐妹反目成仇成為你死我活的對手。
關於安陵容的黑化,電視劇對原著做了較大的改編。
在原著中,安陵容一心愛慕甄嬛的哥哥甄衍。甄嬛察覺了安氏對哥哥的愛意,為了斷絕這段沒有後果的情緣,為哥哥挑選了一個才貌出眾的世家女子為妻,並刻意將此事透露給安陵容試探她的反應。
安陵容則認為甄嬛故意為哥哥指婚,是為了斷掉她的念想,逼自己代替當時假孕失寵的沈眉莊去爭寵,從此懷恨在心,逐漸走上了報復之路。
電視劇中刪掉了甄衍這個人物,刻畫了安陵容因為過於自卑,繼而受到皇后挑撥逐步黑化的心理路程。這一改編反而豐富了人物形象,塑造了一個可憐、可悲又可恨的經典角色。
景仁宮上演“滴血驗親”大戲時,沈眉莊派了貼身宮女採月去打探消息,“剛好”迎面碰上了寶鵲。寶鵲直接道出了甄嬛和溫太醫被告發的事情。
作為安陵容的貼身宮女,寶鵲的行為很明顯是受人指使。這場風波捲入了沈眉莊最在乎的兩個人——甄嬛和溫實初,她情急之下不顧自己有孕在身趕到皇后宮裡,結果親眼目睹了溫實初自宮的慘狀,受驚過度而難產。
古代醫療條件落後,即使是生活條件相對優越的后妃,因為生產而死的也大有人在。
眉莊難產,甄嬛心中自然焦急萬分,在知道寶鵲驚擾了沈眉莊的真相後,大怒,掌摑安陵容。而安氏為了撇清關係,也假惺惺地怒斥寶鵲。
此時沈眉莊正在寢殿內艱難生產,生死未測,寢殿外亂成一團,皇帝立刻下令杖斃寶鵲。
原著中寫到安陵容聽到皇帝下此命令時,臉上閃過一絲憐憫的神色,但是她沒有開口求情,任由寶鵲被活活打死。電視劇基本還原了這一段劇情。
為何杖斃寶鵲
至於皇帝下令處死寶鵲,顯然有深遠的考慮。
《甄嬛傳》原著是架空朝代,電視劇則將背景放在了清朝雍正時期。雍正在歷史上的評價分化嚴重,但是冷酷、多疑是大多數人對這個皇帝的看法。
作為君王,雍正最希望看到的是前朝後宮都處在一個穩定的、波瀾不驚的狀態,而他需要做的,就是盡力保持各方勢力之間的平衡。
在眉莊難產之前,皇后宮中滴血驗親的大戲剛剛落下帷幕。這場對決被甄嬛巧妙化解,在場所有人,包括雍正,都已經在心裡認定了皇后設計陷害甄嬛。
甄嬛回宮以後可謂一家獨大,與皇后水火不容。寶鵲是安陵容的貼身宮女,安陵容則是皇后黨的重要成員,這些事情皇帝一清二楚。
皇帝對安陵容並無太多真心,多年來一直將其視為一隻溫順聽話的寵物。但是如果追查寶鵲驚動沈眉莊一事,安陵容難逃其責,她背後的皇后也肯定會被牽連,後宮勢必會掀起一片腥風血雨,這並不是皇帝想看到的局面。
首先,皇后是太后的親侄女,純元皇后的親妹妹,她的母族也是皇帝的母族,不到迫不得已,皇帝不會得罪太后和太后背後的烏拉那拉氏;
其次,純元皇后死前留有遺言,“善待宜休,無論如何都不要廢棄她”。皇帝對純元皇后用情至深,不願輕易違揹她的遺願。
事實上,純元才是皇后一生最好的護身符。劇情後期,皇后雖然罪行累累,但皇帝始終沒有下旨廢后。直到甄嬛戳破了“皇后殺了皇后”這個秘密,皇帝震怒之下,皇后才被打入冷宮。
再次,皇后是皇帝唯一的正妻,一國之母,其餘妃嬪無論位分再高,都只是妾室而已,在禮法上根本不能動搖皇后的地位。作為後宮之主,皇后站在“母儀天下”的女性巔峰,必須賢良淑德,懿範六宮。劇裡大臣所說“國母不安則天下不安”。
在某種程度上,皇帝和皇后屬於同一個利益集團。皇后已經因為陷害甄嬛和六阿哥在後宮聲名狼藉,如果再次陷入“戕害后妃和皇嗣”的負面輿論漩渦,無疑會使整個皇室蒙羞,甚至影響到統治者的合法性。
對於皇帝來說,真相遠遠沒有穩定來得重要。因此,在這種局面下,犧牲一個小小的宮女,是最簡單也最安全的辦法。這和後期劇情中,皇帝明知三阿哥調戲庶母瑛貴人,為了皇室顏面仍然下旨賜死無辜的瑛貴人,是一個道理。
淪為棋子的犧牲品
在《甄嬛傳》中,像寶鵲一樣被當成宮鬥工具最終無法善終的小人物並不在少數。
比如華妃陷害甄嬛用木薯粉毒害溫宜公主未果後,指使御膳房的小唐出來頂罪,小唐最終被杖斃。
後來沈眉莊被冤枉假孕之時,曹貴人與華妃就以宮女茯苓全家性命作為要挾,逼迫她出面指證沈眉莊,茯苓也被杖斃。
再比如“滴血驗親”一案中,皇后陰謀敗露,宮女繪春第一時間主動站出來頂罪,隨後被罰往慎刑司服苦役。
面對至高無上的皇權和粉飾太平的皇家顏面,這些太監、宮女甚至妃嬪都只是困在紫禁城中無處可逃的犧牲品而已。
然而彼時的甄嬛沉浸在失去眉莊姐姐的痛苦中,並未仔細思考皇帝這個決定背後的深意。雖然寶鵲已死,但她仍然將滿腔仇恨發洩在了安陵容身上。
在後面的劇情中,甄嬛針對安陵容展開了一系列的報復,包括告發安陵容之父安比槐貪汙,給懷孕的安陵容起“鸝妃”這樣侮辱性的封號,在百合花中下催情藥害其流產,告發安陵容使用催情藥,默認蘇培盛送去毒杏仁等等。
而皇帝因為對甄嬛以及死去的沈眉莊心懷愧疚,在一定程度上縱容了甄嬛對安陵容的羞辱。
有關安陵容之死,電視劇對原著做了一定改編 。
原著中,安陵容死前見了甄衍最後一面。安氏坦白了自己對甄衍的愛意,並託甄衍向甄嬛轉達了最後一句話——皇后殺了皇后。這時的安陵容有些後悔自己給甄氏一家帶來的傷害,有了贖罪的念頭。
電視劇中改成了甄嬛去見了臨死的安陵容最後一面,並親耳聽到了“皇后殺了皇后”這句話。這句話也成為了後期甄嬛扳倒皇后最重要的罪證。
寶鵲作為紫禁城中身份卑微的宮婢,她的死並未激起太大的波瀾。她是一個小小的棋子,而她的主子安陵容也不過是被皇后操控一生、結局慘淡的傀儡而已。在血腥的宮鬥裡,從來沒有哪個女人成為真正的贏家。
當甄嬛剷除了一切潛在敵人後,皇帝因為懷疑她和果郡王有私,逼她親自下毒殺死情夫此時此刻,甄嬛覺醒了,她終於明白,後宮爭鬥不休的罪魁禍首從來只有一個人,那就是薄涼無情的皇帝。
覺醒的女主
皇后、華妃、端妃、甄嬛都曾對皇帝付出真心,然而無一例外地遭受了背叛和利用。
宜修剛入王府之時對四郎一片深情,雍正也曾在大婚之夜許諾她“生下長子,就可成為嫡福晉”。但是在見到了美若天仙的純元后,雍正將對宜修的承諾拋諸腦後,執意立純元為嫡福晉,這也導致了宜修在懷孕期間鬱鬱不樂,生下的大阿哥不滿三歲就夭折了。
華妃也曾經是天真明媚的少女,在王府時與明哲保身的端妃交好。然而雍正為了打擊她們背後的將門勢力,將一碗濃濃的打胎藥交到了端妃手中,不知情的端妃將藥送給了已經懷孕的華妃,華妃流產後遷怒端妃,灌她喝下紅花,令端妃終身絕育。
這兩個來自將門的女子從此反目成仇,也斷絕了她們背後的軍隊勢力相互勾結的可能。
甄嬛在杏花林中初遇皇帝時還是懵懂少女,她視皇帝為夫君,為他出謀劃策,剷除政敵。皇帝卻將甄嬛視為純元替身,還因為莫須有的罪名將其家人流放寧古塔,令甄嬛的一片真心逐漸轉淡,最後化為了刻骨的仇恨。
那麼多如花美眷,被圈在冰冷的宮牆內做困獸之鬥,最終香消玉殞。
與皇后、華妃等人不同的是,覺醒的甄嬛不再默默忍受,更不會一死了之,她走上了“屠龍”的道路。
皇帝被甄嬛活活氣死那一刻,她為果郡王報了仇,也為包括自己在內被殘忍辜負的所有妃嬪報了仇。
這個大結局在某種意義上拔高了整部《甄嬛傳》的立意,它跳出了往常宮鬥劇妃嬪爭鬥不休,皇帝坐收漁翁之利的套路,將批判目標對準了虛偽而傲慢的皇權。也正因如此,《甄嬛傳》成為了宮鬥劇歷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