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

  瑕疵不足畏,改變成就美

  人們常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關鍵是我們如何對待自身的缺點。

  有人在許多方面都很出色,但是對自身的一點瑕疵總不放過,為此憂慮重重,這樣的完美主義者最後不但達不到完美,反而會離完美越來越遠;有人自身存在很多不足,卻能在成長的道路上一次次彌補自身的缺陷,一步一步向完美靠近。不同的人生態度,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效果。

  面對這兩種不同的人生態度和效果,我想,聰明的你一定會選擇後者。

  瑕疵不足畏,改變成就美。

  被譽為“當代保爾”的張海迪是我們的楷模。張海迪5歲時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癱瘓,從此她不能步入教室上學,靠自學完成了課程。15歲時,她跟隨父母下放農村,給孩子當教書先生。張海迪還自學針灸醫術,為鄉親們無償治病。後來她又自學多門外語,還當過無線電修理工。在殘酷的命運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恆心與疾病做鬥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對人生充滿了信心。

  尼克·胡哲,1982年12月4日出生於澳洲墨爾本。他的身體出生時就沒有四肢,被稱為“海豹肢症”。經過長期訓練,殘缺的左“腳”成了尼克的好幫手,不僅幫助他保持身體平衡,還可以踢球、打字。他要寫字或取物時,也是用兩個“腳指頭”夾著筆或其他物體。今天,他已是兩家勵志演講機構的負責人。目前,演講已成為他的職業,他收到的世界各地的演講邀請每年多達30000個。

  霍金21歲時因為漸凍症只有三根指頭能動,他用那三根指頭敲打著自己的未來。在他得病後,他漸漸既不能說,也不能寫,但是他卻征服了相對論、量子力學、大爆炸等理論。他用他那不屈服的信念創造了自己的輝煌,用他心裡的微笑開出了一路鮮花。

  貝多芬失去聽覺後,仍用自己堅強的意志譜出了很多曲子,他在彈琴時咬著一根木棍來感覺鋼琴的振動。他用自己無法聽到的聲音表達著對自然的摯愛,對真理的追求。從激昂的《命運交響曲》中,我們聽到了貝多芬那用微笑面對苦難的勇氣和決心。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他們的身體已經不僅僅是有瑕疵,甚至可以說是有很大的缺陷,但他們能夠緊緊扼住命運的咽喉,以堅強的意志和毅力去改變命運,成就人生。面對人生中的瑕疵,我們又有何畏懼呢?

  只有勇敢地面對瑕疵,才能撫平自己那顆瘦削的心,才能安慰自己那顆受傷的心。勇敢面對瑕疵,頑強綻放生命之花!即使是遇到再艱難、再困苦的事也要勇敢地去面對,去接受,去改變。只有如此,我們才會真正感受到人生的樂趣,感悟出人生的真諦。

來源/作者:辛店街道辦事處辛安社區 張學凱

2
最新評論
  • Twitter 交易後的第一次,埃隆馬斯克暗示 DOGE 將進入該平臺
  • 為什麼有的人職場上混得如魚得水,有的人卻混得狼狽不堪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