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氣爽的天氣終於來啦,爸媽有沒有帶小盆友出去兜兜風呀?出去玩的事情,一定要注意安全,一定不要招蜂引蝶。
是真的蜂,馬蜂蜜蜂都在此列,否則,蜂們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南京遊客在西溪溼地遭遇馬蜂“突襲”,可能是大風吹過的緣故,樹上的馬蜂成群飛出來,樹下游客見狀驚恐,伸手驅趕在身邊盤旋的馬蜂,反而招來了大群馬蜂的圍攻突襲。9人受傷,被送往醫院治療,其中一名9歲的男童留院觀察。(來自2015年8月15日《杭州日報》的報道)。
爸媽是不是看得心驚膽戰“要是我家娃被蜂蟄了,怎麼辦?”
嗯,這個問題問得好,小南正想說呢。
被蜂蟄了會怎樣:
所謂秋蜂猛於虎,每年的8-11月,是毒蜂(馬蜂)蟄傷的高峰時節。大家在外面,遇到的多是馬蜂或蜜蜂,如何區別?
其實一眼就能看出來,蜜蜂是長這樣滴,馬蜂是長那樣滴(如上圖)。
被蟄傷了,也就意味著中了蜂毒啦。
蜂毒是個啥?它是一種成分複雜的混合物,毒性也有多面性,比如區域性疼痛、水腫,神經毒性,血壓下降,呼吸麻痺甚至死亡。
最常見的就是面板紅腫、瘙癢以及區域性刺痛,一般經過區域性處理及抗過敏藥物治療,都會緩解,很少會發生過敏性休克。
這裡說的過敏性休克,發病率確實低,但一旦發生,就會危及生命:低血壓+呼吸衰竭,所以一定要及時就醫。
具體說說這2種蜂蟄人後的不同症狀,萬一爸媽沒留意是哪種蜂,也能根據症狀反推回去。
被馬蜂蟄後,面板會立刻馬上火速紅腫疼痛,甚至還會出現瘀點和面板壞死。如果很倒黴地被蟄了眼睛,眼睛會疼痛劇烈、流淚、紅腫甚至發生角膜潰瘍。
除了這些,還“附贈”頭暈、頭痛、嘔吐,腹痛、腹瀉,煩躁不安等全身症狀,輕則會在數小時至數天內消失,重則有嗜睡、全身水腫、少尿、昏迷、溶血、心肌受損、肝功能受損,急性腎功能衰竭和休克。
還有部分對蜂毒過敏的,會出現蕁麻疹、過敏性休克等。
對了,你若喝酒,馬蜂會偏“愛”你,怕了沒?
蜜蜂的症狀稍微好一點,區域性疼痛、紅腫、麻木,一般過幾個小時就會自愈,少數刺傷處會有水皰,但很少會有全身中毒症狀,是不是相對“友好”一些?
但是,一旦你被蜜蜂群盯上,群起而蟄之,麻煩就大了:很快就會有發熱、頭痛、噁心、嘔吐、腹瀉。重則發生溶血、出血、煩躁不安、肌肉痙攣、抽搐、昏迷和急性腎功能衰竭。
部分對蜂毒過敏的,也會出現蕁麻疹、喉頭水腫和(或)氣管痙攣,會導致窒息以及過敏性休克。
所以,一隻馬蜂就很可怕,一隻蜜蜂不算可怕,但一群蜜蜂就……
被蜂蟄後如何處理:
首先就要知道是哪種蜂蟄的,為哈?
馬蜂毒液是弱鹼性的,蜜蜂毒液是弱酸性的,酸鹼不同,處理方法自然也大不相同。
所以,被馬蜂蟄傷要往傷口上塗些食醋,來緩解疼痛症狀。被蜜蜂蟄傷就要塗蘇打水、肥皂水等鹼性液體,來緩解疼痛症狀。
然後,不管哪種蜂,殘留在傷口的毒刺可以用針或鑷子挑出,記住,是挑,不是擠壓,不然手一欠,剩餘毒素反被擠入體內。
也可以用冰塊敷在蟄咬處,來減輕疼痛和腫脹。實在痛得受不了,吃點止痛藥物也是可以的。
還要密切觀察半小時左右,一旦有呼吸困難、呼吸聲音變粗,帶有喘息聲音,頭痛、嘔吐、心悸、胸悶、四肢無力、手腳冰涼、血尿等,就算這些症狀只有一丁點,也要馬上去就近的醫院,別耽誤。
要是被蜜蜂蟄傷眼睛,也麻利點去醫院。
如何預防被蜂蟄:
當然啦,最好的是什麼?預防,預防,預防!重要的事情小南一貫都會講3遍。
先說說馬蜂,霜降節氣後,它體內含有的毒素開始逐漸減少,整個蜂也相對“溫和”起來。說人話就是不會主動攻擊人,除非有人去捅馬蜂窩。
沒事別去捅馬蜂窩啊!實在要捅,請找專業機構。
蜜蜂呢?少去花叢中,實在要去,儘量離遠點。
相比馬蜂,蜜蜂性情更“溫和”,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若你離得太近又不小心碰到它,蜜蜂會以為你在攻擊它,就會轉守為攻,主動進攻。
所以,一旦在戶外看到有蜜蜂,第一件事情,遠離。要是附近有蜂巢,各位爸媽,趕緊帶上寶寶離得遠一點再遠一點。
要是蜜蜂飛到身上了呢?先不要慌,蜜蜂相對溫和呢,只要無視它,慢慢走開,過會兒蜜蜂就會自己飛走的。
千萬別去拍打或驅趕,如果你不想招惹一群蜜蜂的話。
啥,已經招惹了?那就趕緊用衣物把頭頸部等暴露部位護好,然後朝蜂巢或蜂群相反的方向,撒開腳丫子趕緊跑哇。
跑不動?就地趴下,同時把身上露著面板的地方都蓋住,然後沒有然後了——不要反抗,不然蜂群只會越戰越勇,你就慘啦。
#我的養生日記##健康早班車#小南也希望爸媽和寶寶在外溜達,能做到人與昆蟲和諧相處,高高興興出門,平平安安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