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到一條熱搜#孩子意外跌落電瓶車被家長踹倒#,視訊很簡單,綠燈亮起的時候因騎電瓶車男子啟動過快,由於慣性導致後座孩子跌落,男子沒有察覺並未停車,孩子起身向男子奔跑,後車的好心人便一路鳴笛護送孩子。男子終於發現靠邊停車,然而並未像我們想象中出現搞笑或溫馨的畫面,男子橫腿將孩子掃倒在地,用力之大肉眼可見,並且孩子是仰面倒下,滾了一圈。視訊裡還有一個細節,就是下雨天男子有雨衣,孩子沒有。
截圖是孩子被踹飛起的一瞬間,所以糊了
網友們有人根據孩子面對男子的反應,應該是長期受虐所致,因為家長停車後孩子放慢腳步走向父親的過程讓人看出怯懦。我驚魂剛定,靈魂深處冒出濃濃的憤怒,不禁想問,他和孩子到底有何深仇大恨?
僅憑這熟練的一腳,孩子平時在家怕也是沒少捱打,要知道,長期處於高度害怕、緊張情緒中的孩子,極容易出現心理疾病,加大患精神病的風險。看得出來,這位家長也是拿孩子撒氣慣了,這對孩子來說是極大的心理陰影,可能一輩子都無法治癒。自己生氣就拿孩子撒氣並且下狠手的父母,怎麼可能得到孩子的感恩與敬愛?因為你花錢養她了?因為你生你養,只會讓你更理直氣壯的打罵她,孩子更不能反駁一句。
不是每個人都配得上父母的稱謂,一個人的一生最容易的事就是得到爸爸和媽媽這兩個稱謂?父母!從古至今,孩子的出生和出身是沒有選擇權的,但父母只要願意,他們就能變成父母,不需要任何的經驗和認證,於是“生而不養”或“養而不教”的父母頻頻出現在福斯視野,讓網友恨的牙根癢。今年北京召開兩會時,全國政協委員、南開區政協副主席許洪玲建議,在社群舉辦家長課堂。建立“家長教育指導工作室”,面向適齡兒童家長,聘請第三方或者有教育經驗的志願者作為老師。針對準備入小學的家長開展相關課程教育,頒發“合格父母”上崗證隨學生檔案入學。
這一建議得到眾多附和聲,而這每一聲的附和都帶著一個故事,背後是兩位不會做父母的人。很多人在要孩子之前沒有做足思想準備,完全是一廂情願,要與不要取決於養不養的起,沒有想過,也不知道教育孩子多難,照顧還不懂事的孩子有多麼繁瑣,所以就能聽見家長聊天抱怨孩子麻煩,孩子做的不好還可能要捱打。我們願意提供方法供家長嘗試,可是很多家長覺得我們在講大道理,不願意聽,不會教育孩子還不願意學習,教育以打為主的家長多得是,青春期的孩子家長可能直接就放棄管理了,對外宣稱:“孩子大了,管不住了,一點都不聽話,沒辦法,以後他想幹啥幹啥,我是不管了。”(我以前的同學有好幾個家長就是這樣)
同樣希望有一天父母是有考核機制的,要孩子不要再那麼隨便,每個孩子都不會有悲慘經歷,讓每一對父母都值得孩子的愛與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