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

1均值迴歸

英國生物學家高爾頓年輕時候一度對“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問題產生嚴重的興趣,然後花大量的時間研究這個問題,最後竟然有了突出貢獻。

他研究了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父母如果身高較高,或者比較矮,下一代也這樣嗎?

另一個問題是如果父母是高成就,他們的孩子能維持這種高成就嗎?

其實這個問題東西方都有疑惑,但是近代科學精神崛起後,大家面對這類問題不再是僅僅滿足於一個結論,然後大家產生分歧的時候互相舉反例,而是開始從統計學層面分析是不是真的,或者像伽利略一樣抱著倆鐵球爬到比薩斜塔上扔下去,看看前人說的對不對。我經常看不少人因為這個問題吵成一團,但是兩方好像不知道這玩意都早已經有結論,他們還在那裡瞎吵。

結論就是“迴歸”,長得跟下圖似的:

啥意思呢?

也就是說父母身高非常高,孩子大概率會出現向正常狀態偏移,可能還會比正常人高一些,但是大概率不會像父母那樣。孫子輩會進一步向正常值偏移。

個人成就也一樣,也明顯呈現出了這個趨勢,父母是高成就,孩子高成就的概率是36%,孫子是9%,儘管比正常家庭出高成就孩子的概率高的多,但是也是呈現出迴歸常態的特徵。

有點像《道德經》裡說的,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其實學過經濟學的小夥伴也看出來了,這個曲線和經濟學裡的價格曲線,股票的價值曲線都非常接近,無論是股票還是雞蛋價格,在長期看來都是圍繞著一根主線在波動,這根主線就是他們的價值。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有疑問了,不對啊,為啥歐美豪門呈現出了明顯的家族化和傳承性等特點,為啥跟著這個理論對不上呢?

其實不復雜,大家記得前段時間某人說資本很脆弱不?後來臉被抽腫了,那種感覺就好像說人類在地球上是很弱小的動物一樣,但是絲毫不考慮這種動物可以玩工具,通過工具獵殺虎豹鯊魚鯨魚,把飛行器送上太空等等。

這個邏輯可以到處推廣,大家就能發現,現實中到處是這種例子,比如我們上文說的高成就人群的下降趨勢,如果你是個很牛逼的家長,你知道了這個邏輯,你能坐視這個邏輯在發揮作用什麼都不做嗎?看著你家娃一代比一代平庸嗎?

肯定不會嘛,大家記得我們前文的這篇文章不?《哄抬房價,院外遊說,顛覆政權,合法腐敗,基金會到底是什麼鬼?》,歐美豪門很早就發現後代裡容易出敗家子,極其聰明的父母發現自己的娃蠢的像頭豬,怎麼辦?一般會通過“慈善”把自家的錢“捐出來”,然後錢就跑自己家的信託和基金去了。

幾乎所有的家族信託或基金都有個基本條款,就是不準後代隨便碰那玩意,防止敗家孩子給敗掉了,這些錢重點資助家族裡的精英分子,剩下的當豬養,每個月給點生活費。這些錢通過職業經理人來打理,孩子可能是個敗家子,但是職業經理人可以選拔嘛,找經驗豐富的。

再或者提前向大學捐款,讓大學將來給你家娃留個位置,儘管有點“才不配位”的感覺,不過畢竟去那裡邊混一圈總比不混強嘛。

大家看出來了吧,嚴重偏離基準的變異總是要變回到正常值去的,之所以有些人迴歸不明顯,是因為他們在玩道具,大家玩過遊戲就知道,你指揮的那個角色可能本來某些屬性就比較強,可以是人民幣玩家,通過充值買裝備的屬性給搞上去。

也像《道德經》裡說的,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磨磨唧唧說了一大坨,大家肯定納悶了,博主你到底想說啥?

博主想說的是,這個世界上絕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剩下不普通的人下一代也會向普通人跌落,之所以跌落不明顯,是因為他爹媽給他充錢買了道具。

2意識到自己是個普通人是多麼的幸福

我以前總不願意承認自己又庸俗又正常,為了顯得自己比較比較奇特,甚至經常在想寧願做一個精神病也不願意做個普通人。

後來發現很多小夥伴都有此類困擾,覺得自己應該是很特別,可是深度審視之後發現自己不但普通,而且普通到撒泡尿都尿不太遠,也不是太近,完全掉落在68%區間,可是又不願意承認,覺得承認之後自己活得也沒啥意思。

這裡有個奇怪的數字,68%是啥玩意?對,普通人在人群中的佔比就是68%,比較聰明的是13.6%。

很多小夥伴的生活的狀態基本是一種波粒二象性,自己覺得自己很牛逼和別人基本無視自己這兩種狀態間切換,隨著觀察者的變化自身定位也變來變去。

這樣倒也不是什麼壞事,不過據我觀察,很多人一事無成,就是因為自己對自己的定位有問題。

舉個例子大家就知道了,大家參加過高考吧,我的一個師兄大學畢業後去搞培訓了,專門針對高考這事,他們長期研究了高考所有真題,整理出那些是通過重複的基礎訓練能搞定,也就是說,你把教材上的那些題都弄明白了,你能搞定多少分。以及哪些需要那種特別聰明的才能搞定,也就是說,一般人搞不定,需要平時研究研究難題才行,總結出來的結果還是很驚人的。

比如他們發現,如果你真弄明白了教材上的東西,正好是本科,也就隨便翻開教科書上的一道題你能做出來,並且做對,就能達到本科水平了。

如果在這個基礎上再來個專注練習,就可以衝211了,他們的培訓中心主要是幹這個活,如果孩子基礎紮實,就帶著練練不太難的題,效果非常明顯。

這也是為啥他們假期搞培訓,總要從教材裡找一堆題,看看孩子們基本功咋樣,如果孩子們教科書上的東西都一知半解,他們就會把家長們拉到邊上,循循善誘地說,要不咱別高考了,呸呸,要不咱別補課了,你家娃需要的是回去做作業,說不定能考個三本。

搞了這麼些年,他自己有個體會,他說整體而言,99%的娃都差不太多,智商差距基本可以忽略不計,關鍵就是過去的整個學習生涯裡是不是一直在做“有效練習”,也就是把基礎的東西是不是練習了足夠長時間。

大家知道,這就是非常基本的事了,但是絕大部分人做到了嗎?當然沒有,那為啥沒做到呢?

主要是狂妄,覺得自己非同凡響,要做就做牛逼事,怎麼能看得上課本上那些基本的事。殊不知,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事都是相互聯絡的,你搞不定這些基本的,你就一直沒法向下走一步,去搞些有挑戰性的,你的水平一直就被鎖死在了基礎區。

這也是這個時間上最常見的一個邏輯,人生路往往是在一個階段完成所有任務才能進入下一個,有點像遊戲裡升級,但是生活的詭異之處就在於,沒人告訴你有哪些任務是這個階段必須的,所以很多人一直被鎖死在低階狀態,陷入“低水平迴圈”。

當然了,我們在這裡舉高考的例子,主要是因為大家都經歷過,有感覺,而且很多人理解不了國家為啥那麼重視高考,為啥要一考定終身,一方面是公平,所有階級的娃都統一裝備下場比拼,不存在你家娃練了十八般武藝,別人家娃開著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下場了。

另一方面高考本身是個虛擬任務,看看你完成的咋樣,如果這個虛擬任務都完不成,就可以初步判斷你整體人生觀有問題,嗯,我沒寫錯,確實是人生觀。

而且這種人生觀,還融入了家長的一些短視,很多家長覺得自己的娃非常牛逼,以至於要搞跨越式教育才能滿足需求,讓孩子去做難度超高的題,去參加不必要的培訓,反而忽略了基礎性的東西,最後兩頭亂。

我們上篇文章中咋說來著?

孩子會繼承家長的生理基因,長得多多少少跟家長有點像。此外還繼承了家長的社會基因,思考問題也多多少少有家長的影子。比如家長覺得自己的娃非常牛逼,百年奇才,孩子時間長了自然也有種矛盾的感受,也就是我們上文提到的“波粒二象性”,一邊覺得自己是個大牛逼,可是從成就來看又非常普通,人生艱難,雪上加霜。

博主以前也講過,這輩子最豁然開朗的時刻,就是意識到自己是個普通人。

因為記性不太好,所以要多做筆記;

因為智商一般,所以要笨鳥先飛,不僅先飛,而且要多飛,多重複幾次,反而記得更熟;

因為讀書不太快,所以要慢慢看。

認識到人生唯一能依賴的只有多重複多練習,反而踏實了太多,一度很痛苦自己不是天才,不能過目不忘,不過好在我後來發現我不需要那個神技。

3 認識到自己的娃跟自己一樣普通是多麼的重要

有些人很奇怪,自己其實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但是內心深處卻覺得自己的娃應該是基因突變。臥槽,這是病啊,得電。

我其實這些年看太多人接受不了自己的娃是個普通人家庭生活一團糟。

我大學同學就是其中一個,他們夫妻倆都是學霸,博士畢業後直接留了校,他們夫妻倆一度因為孩子教育問題差點情感破裂,並且一度相互懷疑孩子不是親生的,畢竟自己當初讀書的時候沒這麼笨,後來我這個同學開導別人的時候,突然明白了,原來我們第一節說的那種“均值迴歸”發生在自己身上了。

自己的娃並不是笨,只是普通,他們倆不太能接受自己的娃只是個普通娃,不過很快也就想明白這事了,畢竟想不明白只能是生二胎了。

這幾年他們夫妻調整了思路,慢慢也豁然開朗,開始專注培養孩子一些基本品格,比如做事認真,有始有終,以及刻意練習什麼的,不再去逼著小孩達成家長自己的目標,這些年說是有了明顯起色,畢竟從班裡成績靠後慢慢成了成績中等了,由衷的開心,看,調整基線之後任何一點小進步都能使人歡樂。

我這些年也有個感觸非常深。

絕大部分人混的不行其實都是被父母給毀了,倒也不是父母故意的,父母沒有不想讓孩子好的,但是意願好不代表行為是對的,有時候父母把太多的期望施加在孩子身上,完全忽略了孩子的狀態,按照自己的想法硬塞給孩子太多,完全忽略了孩子能不能接得住,你讓Sagitar跑的像戰鬥機那麼快,會發生啥?

想也不用想,最後的結果基本是戰鬥機的效率發揮不出來,連Sagitar的價值也發揮不出來。

4 認識到普通就要放縱嗎?

說到這裡,肯定有小夥伴不滿意了,博主,我比較平庸,我孩子比較普通,那也不能放任自流啊?

誰說要放任自流了?

其實全文說的都是一種“認識自我”,通過正確的認識自己的狀態來採取必要的應對手段,你會把你家的Magotan當戰鬥機用嗎?

我有多年的跟自己鬥爭的經歷,整體而言,一些毛病,比如“急功近利”,比如“一夜吃成胖子”,還有各種不切實際的目標,本質都是對自身條件的誤判。

比如大家一定熟悉下邊這個圖吧?

這是個學習圖,如果你想做學習什麼東西,當前的狀態就是舒適區,你最好的選擇就是在稍微比現在懂的東西複雜一點點的地方訓練,而不是直接跑到那個挑戰區去,你肯定搞不定嘛,搞不定就有了受挫感嘛,多挫幾次,我還不信你能學的動。

問題是絕大部分人學習一個新東西,總喜歡直接跳過“練習區”,直奔“自尋煩惱區”,總想像個戰鬥機一樣一段加速之後直接起飛,可是忽略了自己只是個福斯,沒跑多遠爆缸了,完全忽略了其實福斯如果正常跑,也能跑個幾十萬公里。

而且吧,有些事大家是有錯覺的,其實那種特別厲害的人,一般有兩類。

一種是真天賦強,這種是自身硬屬性強,本身沒啥可說的。

我們重點說另一種,就是通過大量練習達到很高很高的境界。其實大家看到的大牛逼,往往都是這種,前者並不是太多。這類人就是我們上圖說的那種,一直在練習區混,訓練的東西總比當前自己知道的要複雜一丟丟,但是這類事又總能搞得定,自信心越來越強,舒適區越來越大,在外人看來他能力越來越強。

說了這麼多,大家明白了吧,如果一點一點向外擴張,能力圈很快也會達到“挑戰區”,到時候舉重若輕,但是你直接一開始就跑“挑戰區”去玩,結果自然是死的很慘。

說到這裡大家明白了吧,正確認識自己其實非常有助於採取適合自己的方法論,如果很平庸,並且接受這一點,日拱一卒,慢慢來,絕大部分人很快就放棄了,用不了多久,你就是少數幾個沒出局的,並且通過大量練習,還會有人關心你到底資質怎麼樣嗎?

5 尾聲

人一生有三次妥協,第一次是意識到父母很普通,第二次是意識到自己也很普通,第三次是意識到自己的孩子原來也很普通。

通過上文的描述,大家看出來了,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這個看法是正確而且不言而喻的。

不過我們說,普通是一種屬性,跟你能做成什麼事關係不大,除非你非要去玩西洋棋或者當數學家,我無話可說,其他絕大部分領域,基本都可以通過老老實實的訓練去訓練達到很高的水平。

最差的一種策略,就是太過高估自己,太過高估孩子,反而忽略了那些本來能做好的事,就跟你眼前一棟高樓,家裡有道具的孩子可能坐電梯上去了,蜘蛛俠直接爬上去了,如果你老老實實爬樓梯,也能到樓頂,但是你非要選擇像蜘蛛俠一樣操作,簡單的講,認識偏差會害死你。

最新評論
  • 1 #

    日本富人,富不過三代!首先:日本是有遺產稅,房產稅,假如父母有5套房價值500萬,去世後孩子繼承!孩子想要繼承價值500萬的資產,必須支付50%的遺產稅,孩子必須支付250萬,才能繼承500萬的資產!

  • 2 #

    山裡的孩子,生下來只能看到石頭,看到禿山,看到乾旱,看到泥土,看到枯樹……而北上廣呢?人一出生,就可看到高樓,書房,寬路,汽車,火車,電視,電腦……——人生起點天壤之別也。故,龍地生龍,鼠地生鼠,鳳地生鳳,蟻地生蟻。山裡的孩孑,從山裡“走”到城市,或許得走幾十年!而走到城裡時,或許也已人生過半!

  • 3 #

    答:龍生龍確實是是謬論,但富人越來越富是因為有權有後臺!

  • 4 #

    有道理!古人早就說過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最終都是普通人!

  • 5 #

    正確的出發點得出錯誤結論。父母只有那個格局,是天成,他帶出的孩子只能肖父母,還能咋樣?不然就沒有龍生龍鳳生鳳之說了。全都是龍鳳也就沒有龍鳳了。

  • 6 #

    看窮富翁大作戰電視節目就知道了,一個很有錢去體驗了窮人的心酸說了一句話,窮人之所以窮,是因為一開始就窮,而他不是不想去努力上進賺錢,而是這社會讓你一天的工資工作12個小時,其中一半以上都給了衣食住行的費用,剩下的寥寥可數,累成狗了,也接觸不了更好,所以這就是一個惡性迴圈,而富人一開始起點就不一樣了

  • 7 #

    富不過三代這句話是說給窮人聽的

  • 8 #

    龍生龍那是基因決定。富不富那根據後期培養,教育,周圍環境決定。

  • 9 #

    體制。社會資源自然資源都被富人佔據。

  • 10 #

    富人條件好 能給後代創造更多普通人沒有的機會 增加了繼續富裕的可能

  • 11 #

    “儘管比正常家庭出高成就孩子的概率高的多”。這點就足夠了

  • 12 #

    人一生有三次妥協,第一次是意識到父母很普通,第二次是意識到自己也很普通,第三次是意識到自己的孩子原來也很普通。

  • 13 #

    我覺得,起點決定了終點,思維很重要

  • 14 #

    龍生龍是謬論,龍養龍是真理

  • Twitter 交易後的第一次,埃隆馬斯克暗示 DOGE 將進入該平臺
  • “南水北調號”列車停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