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知霜降
一雨感深秋
今日1時20分
我們迎來霜降節氣
對北方來說,
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但對廣東來說,
可能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早晚能感受到涼涼秋意,
但白天還是熱~
佛山氣象局預報,預計25日受弱切變線影響,多雲,區域性有陣雨;26、27日受高壓脊控制,大致多雲。
養生
"補冬不如補霜降"?
今年秋補不宜大補!
由於晝夜溫差較大,往往使得人體的面板和呼吸系統普遍感到難以適應,一些年老體弱、抵抗力低下及原來有慢性疾病的人就容易因此而感冒或舊病加重。
居:增添衣物
霜降的保健,在起居方面,要做到適時增添衣物,夜眠蓋好衣被,注重腰腿部位的保暖。
因為霜降時節的秋涼,易致風、寒、溼邪侵襲腰府,造成腰部經脈受阻、氣血不暢而發生腰痛。腿部膝關節更是容易受寒溼之邪侵襲的部位之一,老年人"老寒腿"的毛病就是由此而來。
食:不宜大補
在飲食養生方面,霜降可開始適當進補。
中醫學認為春要升補、夏要清補、長夏要淡補、秋要平補、冬要溫補,即"四季五補"。而諺語有云"補冬不如補霜降",意味秋補比冬補更重要。因秋補是"打底補",地基打牢固了,冬補才能順勢而為。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秋冬季節由於氣運的影響,很多人火氣偏旺,所以不能過用溫補,秋天尤其不宜大補。若遇上火情況,建議先服用淡鹽水,待火氣消退後再緩緩進補。
另外,"春天吃花,秋天吃果",白薯、山芋、山藥、蓮藕、栗子等都適宜在此節氣進食。栗子具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的功效,是此時進補佳品。
動:微汗為宜
運動作為重要的養生保健方法,霜降時期的運動應注意做好準備活動,以免損傷關節。運動時間不宜太早,晨起氣溫偏低,體虛者易感風寒。
運動強度不宜過大,不宜大汗淋漓,以身熱、微微汗出為宜。運動方式可選擇登山、慢跑、快走、打球等。
板栗玉竹沙蔘排骨湯(3人量)
食材:板栗100克,玉竹15克,沙蔘15克,排骨350克,食鹽、枸杞子適量。
做法:排骨斬件,洗淨焯水。鍋內加水煮沸,放入所有食材,大火燒開轉小火煲1.5小時,調味即可。
專家點評:板栗是上等果品,具有養胃健脾、補腎壯腰的功效。搭配補肝肺而去虛火的沙蔘,補中益氣、潤心肺的玉竹,煲成一鍋滋潤身體的靚湯。其能緩解咽乾咳嗽、口鼻乾燥、面板瘙癢、大便乾結、腰痠腰痛等症狀,適合長期熬夜、吸菸者及福斯人群秋季保健食用。
小貼士:風寒咳嗽、咽喉不適者不宜。
吃柿子
柿子一般在霜降前後完全成熟,這時候的柿子皮薄、肉鮮、味美,營養價值高,其所含維生素和糖分比一般水果高一兩倍。
柿子雖然美味,但一定注意不要空腹吃;吃的時候也要適量,每次最好不要超過100克;未熟的柿子不要吃;患有糖尿病、慢性胃炎,排空延緩、消化不良等胃功能低下者不宜食用。
柿子含糖高,且含果膠,吃柿子後總有一部分留在口腔裡,特別是在牙縫中,加上弱酸性的鞣酸,很容易對牙齒造成侵蝕,形成齲齒,所以在吃柿子後應該馬上喝幾口水,或及時漱口。
吃鴨肉
在閩南有一句諺語,叫做"一年補通通,不如補霜降"。這句諺語充分表達出閩臺民間對霜降這一節氣的重視。
鴨肉性寒涼,特別適合體熱上火者食用,所以秋季潤燥首選吃鴨肉。鴨子渾身都是寶,而且全身皆美味,除了有著名的北京烤鴨、南京鹽水鴨、杭州老鴨煲等各地招牌美食,還有鴨血粉絲湯、毛血旺、香辣鴨脖等特色小吃。
各位街坊要注意天氣變化
及時添衣,預防感冒
海報:網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