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體育>

12 月 18 日晚,廣州富力足球俱樂部官方宣佈,2021 賽季正式更名為廣州城足球俱樂部,富力也成為 2021 賽季新政公佈後,第一家完成中性化更名的中超俱樂部。富力在其官方公告中寫道: “你好,廣州城!My City,一座廣州城;My Team,一隊廣州城;My Life,一生廣州城。” 值得注意的是,廣州富力俱樂部董事長黃盛華,同時也是中國足球職業聯盟籌備組召集人,富力率先完成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改革,對全面推行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改革具有深刻的全域性意義和典型的示範意義。

而就在 18 日上午,中國足協也在官網釋出重要資訊——《關於進一步推進足球改革發展的若干措施》(下稱《措施》),在這份足足羅列了 35 項措施的綱領性檔案中,外界最為關注的國字號、聯賽政策、青訓發展這三個重要領域都有明確的相關表述,而其中國字號球隊目標、2023 賽季中超擴軍、加強對入籍球員的中國文化教育、青訓再提聯合補償機制等內容都引起了網上的熱議。

早在 2017 年,中國足協就曾擬製定了一份《 2020 行動計劃 》,按照計劃,男足成年隊要打進亞洲盃四強,並在 2020 年年底排在世界前 70 位;U23 亞洲盃要打進 8 強;國奧要拿到奧運入場券;國青要晉級亞青賽前四拿到世青賽資格;國少要拿到亞少賽前四以晉級 U17 世界盃。但最終,各級國家隊所承擔的六項大賽任務無一完成。由此來看,怎樣把最新提出的《關於進一步推進足球改革發展的若干措施》中的內容一一落到實處,才是中國足協必須要認真對待的問題。

加強國家隊的建設,未提國足進軍 2022 年世界盃

本次對外公佈的《措施》中提出,積極探索形成中國特色的國家隊技術特點和戰術風格。明確各級國家隊近期、中期和遠期國際重大賽事任務和目標。男子國家隊力爭達到亞洲一流水平,全力備戰好 2022 年世界盃預選賽和 2023 亞洲盃,力求新突破。女子國家隊力爭達到亞洲領先水平,以參加東京奧運會為目標,力爭好成績。( 2023 年)

政策解讀:國家隊的成績,是一個國家足球水平很重要的參考指標,未來三年,中國男足將參加 2022 年卡達世界盃預選賽和 2023 年本土亞洲盃,中國女足也將參加東京奧運會預選賽。不過在《措施》中,中國足協並未提出國足一定要衝進 2022 年卡達世界盃的硬性指標,對於這項大賽的目標僅是描述為“力求新的突破”,無獨有偶,今年 10 月份國足在上海集訓時,前去探班的中國足協陳戌源主席就表達過類似的態度,“我們這屆國家隊的使命就是全力確保 40 強賽出線,併力爭打進世界盃。” 顯然,即使在補充多名入籍球員的情況下,足協對於國足衝進 2022 年世界盃也並無十足把握,“力求新突破” 的說法其實是為國足衝擊世界盃留了一定的餘地

相比之下,《措施》中要求男子國家隊力爭達到亞洲一流水平的目標,似乎更為明確。不過早在 2014 年 9 月,時任中國足協主席蔡振華就曾明確提出,希望中國足球縮短和亞洲強隊的距離,“望十年後重回亞洲一流” 的說法,不過,根據 2020 年國際足聯年終世界排名,國足排名亞洲第九,世界第 75 位,顯然這六年裡中國足球並沒有實質性進步。如今,中國足協的《措施》再次提出了衝擊 “亞洲一流” 的目標,但很可惜,這次足協也未能在檔案中明確達成這一目標的具體步驟和辦法,難免不讓人對政策的預期產生懷疑

促進職業聯賽健康發展,2023 年中超擴軍至 18 隊

按照《措施》要求,做好職業足球發展頂層設計,構建定位清晰、銜接合理的職業聯賽體系。到 2023 年,中超聯賽擴大到 18 支參賽隊,中甲聯賽擴大到 20 支參賽隊,中乙聯賽擴大到 30 支參賽隊左右( 2023 年)。實行中超俱樂部“男足帶女足”模式,把建立職業女足隊伍作為中超俱樂部的准入條件之一,帶動女足運動發展。( 2021 年)。

政策解讀:其實早在 2015 年,中國足協在頒佈的《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中就曾提出 “合理構建中超、中甲、中乙聯賽體系” 的要求。2016 年,一份足協擬定的 “中國足球競賽體系” 曝光,當時便傳出了中超、中甲和中乙明確的擴軍時間表:中超在 2022 年達到最大規模 18 支;中甲在 2020 年達到最大規模 20 支,中乙將擴軍到 40 支。儘管今年年初多家中甲、中乙俱樂部退出中國足壇,疫情原因也讓足球環境變得非常複雜,但本賽季中甲依然按計劃由上賽季 16 隊擴軍為 18 隊,其實這就已經釋放出了一個強烈的訊號 —— 中國足協對聯賽擴軍的決心不會改變

目前,中超擁有 16 支球隊,中甲擁有 18 支球隊,中乙擁有 21 支球隊,其中包括了 U19 國青隊。當然,足協堅持三級職業聯賽擴軍的初衷是好的,畢竟近年來韓國 K 聯賽和澳超聯賽影響力逐年下降,與聯賽參賽球隊的減少不無關係,而與擁有 18 支球隊的 J 聯賽相比,中超聯賽想要保持在亞足聯聯賽排名榜首的地位,首先就要在球隊數量上和 J 聯賽抗衡,而為了保持政策的嚴肅性、延續性,三級職業聯賽也都需要擴軍。

不過正所謂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近年來中國足球低級別職業聯賽屢受 “寒潮” 侵襲,中甲、中乙一半以上的球隊都存在嚴重的欠薪問題,甚至不少俱樂部走向解散;更重要的是,如今隨著中超限薪令的出臺,大牌外援紛紛的逃離中超,聯賽的品牌影響力有所下降是不爭的事實,而俱樂部中性化更名一刀切的政策,也令很多擁有超過 20 年名稱的 “老字號” 球隊和球迷在情感上難以接受。在中國足球處於 “寒冬” 之中,元氣尚未恢復的情況下,中國足球職業聯賽是急於擴軍,還是保養土壤?是邁開步向前走,還是 “廣積糧,緩稱王” ?這非常值得深思。

2019 年,中乙聯賽剛剛擴軍到 32 支球隊,一年之後便只剩下了 21 支球隊,其中還包括 U19 國青隊,這樣的教訓其實也反映出一個現實——那就是中國足球所謂的職業聯賽其實並不 “職業” ,三級聯賽在職業化規範方面依然存在不少亟待破解的難題,如果這些根本性問題不能解決,聯賽擴軍其實就是搭建空中樓閣。

值得注意的是,在足協明確擴軍計劃後,有媒體報道稱,聯賽擴軍不會是一蹴而就,而是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果不出意外, 2021 賽季和 2022 賽季的聯賽升降級名額就會出現重大改變。目前,新賽季各級聯賽准入工作還沒有啟動,待准入工作完成之後,中國足協將會圍繞擴軍,對聯賽的升降級規則進行調整。

至於實行中超俱樂部 “男足帶女足” 模式,其實去年 1 月初,中國足協就曾釋出《中國足球協會職業俱樂部准入規程》,其中有要求到 2020 賽季時,每支中超球隊配備女足為 “強制性標準” ,但考慮到 2020 賽季遭遇疫情等影響,這一要求並未實施。截至目前,仍有幾家中超俱樂部暫無配備女足的訊息傳出。不過鑑於女足運動如今在我國開展情況並不理想的現狀,這條學習歐洲聯賽的政策實施起來難度不小

大力推動青少年足球發展,聯合補償機制再次提及

《措施》中提到,進一步完善球員註冊轉會制度,確保“誰培養誰受益”,落實聯合機制補償和培訓補償相關機制;實施優秀青少年球員海外孵化計劃,每年選拔一定數量優秀青少年球員到足球發達國家進行訓練和比賽。( 2021 年)

政策解讀:一直以來,國際足聯倡導的聯合補償機制是中小俱樂部收入的相當重要組成部分,不過在中國足壇,球員轉會費一直都是一個敏感話題,始終不夠透明,尤其近年來隨著足協頒佈引援調節費政策,為了避免交調機費,國內頂級球員按 “統一零售價” 2000 萬元計算,雖然最後交易雙方皆大歡喜,但著實狠狠坑了青訓機構。去年,就有某身價超過 1 億的魯能足校球員完成轉會,但有關俱樂部只按 2000 萬給了魯能足校聯合機制補償,魯能足校無處申冤的新聞傳出,顯然這一轉會潛規則對於踏踏實實搞足球青訓的俱樂部極不公平。

作為中國足球青訓的三大領頭羊,魯能足校、綠城的中泰訓練基地,以及崇明島的根寶足球基地培養出的球員最多,但在青訓補償上也是吃虧最多的。如今足協再次在《措施》中提及聯合補償機制,但說到底,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對轉會市場負有監管責任的中國足協還是要先回答一個問題才行 —— 2000 萬元人民幣轉會費究竟是不是一個真實的交易價格?

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培養入籍球員國家認同感

《措施》中提到,積極穩妥開展外籍球員入籍工作並負責指導和監督,立足於提高國家隊和職業聯賽競技水平,促進國內球員成長。加強對入籍球員的中國文化教育,培養國家認同感。( 2021 年)

政策解讀:其實最近一段時間,歸化蘇寧的巴西外援特謝拉,是僅次於足協 “史上最嚴限薪令” 的熱點話題。但對於年底合同已經到期的特謝拉而言,一旦確定入籍,哪傢俱樂部來為他的高薪買單,則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畢竟按照中國足協的 “限薪” 方案,中超俱樂部新籤(或續約)外援最高年薪不得超過稅前 300 萬歐元;而如果俱樂部按本土球員身份為入籍球員註冊,其薪酬標準也必須嚴格執行“單季不得超過稅前 500 萬元人民幣”的標準。無論哪一種,都與特謝拉之前的薪水相差巨大。

有傳聞稱,足協準備就特謝拉的問題推出一個 “特謝拉條款” ,無非就是讓他不在“限薪令”管轄範圍之內,這也正是之前足協提到鼓勵球員合法與 “第三方簽約” 後,引起外界強烈質疑的根本原因。但是,無論最終哪支中超球隊簽下特謝拉,顯然這種 “特事特辦” 的做法對其他中超各隊很不公平,而且也有悖於足協在《措施》中所說, “積極穩妥開展外籍球員入籍工作並負責指導和監督”

至於加強對入籍球員的中國文化教育,培養國家認同感,其實也是針對目前入籍球員完成歸化後,不但沒能在比賽中發揮戰術核心作用,反倒是能力與狀態與本土球員趨同而制定的針對性政策。當然,對於那些非血緣歸化球員來說,加強他們的中國文化教育,培養他們的國家認同感是一方面,更為重要的是讓他們切實在國家隊層面發揮出自己的作用,體現出自己的價值,而不要讓花費重金的歸化操作,最終變成一地雞毛。

15
最新評論
  • 為了抗癌,男子堅持吃下為狗驅蟲的“芬苯達唑”,後來如何了?
  • 王自健前妻反駁家暴,我有話想說!到底打沒打,這不顯而易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