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的小夥伴《足球小將》一定是不陌生,記憶力好的小夥伴即使現在對裡面的角色也能如數家珍,幾乎是影響了一代人。給童年的我印象深刻的是守門員若林以及小次郎猛虎射門的松仁。如果說TVB是拍遍了香港有的職業,那麼日本的動漫畫就是畫出了我們熟知的體育專案,《足球小將》,《灌籃高手》,《棒球英豪》,《網球王子》,《棋魂》等等。優質的畫風,熱血的劇情,讓多少當年的少年們為之瘋狂,將從事某項運動作為自己終身的事業。據說《棋魂》播出後,日本少年學習圍棋的人數直線上升,這或許也跟青春靚麗的梅澤由香裡五段在結尾出境對圍棋科普有關。足球小將影響了諸多球星,例如托蒂,波多爾斯基,託雷斯,中田英壽等等,那麼為何足球小將影響了諸多國際巨星,卻沒能影響我們的孩子們踢出來呢?
日本以及其他國家的學業較為寬鬆,孩子們有充足的課餘時間進行體育活動。日本以及其他國家的孩子們在小學階段,作業相對較少,提倡體育活動。孩子們可以有時間選擇自己喜歡的體育活動。相比之下,我們的孩子正在補習班或者去補習班的路上。
成熟的校園聯賽對於還在讀書的孩子們來說,校園聯賽就是他們邁向職業的階梯。在正式進入職業聯賽被球隊簽約前,校園聯賽使得球員有球可踢。對於尚在讀書的孩子們來說,校園聯賽的冠軍就是無尚的榮譽,例如棒球隊的孩子們都為能去甲子園打球而開心不已。家長也會抽空去觀看自己孩子的比賽加油助威。動漫裡熱血的場景我們都看過,或許這是最早的榮譽感來源吧,從校園開始已經重視每一場比賽,因為要對得起一起流過淚和汗的隊友和教練們,或許走出校門不做職業球員,但是校園裡獲得的榮譽以及和隊友們一起讀過的日子今後想起仍能激動不已。
良好的球場以及球場設施場地的重要性對於足球來講,不言而喻。雖然巴西的孩子們也在街頭踢球,但是不得不說好的球場真的能激發隊員們的鬥志,不然球員們會以為自己只配得在坑坑窪窪的球場踢球。更重要的是,好的球場避免球員們不必要的受傷。國外的球場更是大片的地,球門也有,但是沒有人踢,但若想踢球,場地不是問題。
職業性質的各級別聯賽各個級別的聯賽都辦的有聲有色,給了青年才俊們展示自己的舞臺,畢竟絕大多數的球員們無法做到一出道就有很高的起點。低級別聯賽給了他們機會,是金子總會被世界上這麼多的球探發現的。
完備的青訓制度紮紮實實搞青訓似乎是我們永恆不變的建議,青訓期間打好基礎,培養好意識,場上的表現才能更有自信。場上的表現從來都是訓練中成果的體現,停球也做不好的話,誰來做教練也是用處不大,總不能讓教練教球員們如何停球,教練是佈置戰術,甚至改造某位球員踢的位置以適應戰術要求。國外的青訓比較職業,踢得好的孩子們獲得簽約,長大有機會進入一線隊,踢得不好的孩子就會被淘汰了,貝家公子大布就是沒天賦自己也不喜歡踢球,所以早早被淘汰。場上也不會多一個要其他隊友給補位的混日子球員。
人文因素小孩子的比賽我們也有,但是經常看到家長吵起來甚至打起來,可能只是因為裁判一個判罰或者一個球權的爭議。而且球場上也經常有雙方球員互相追打,或者追打裁判。渴求勝利本身沒有錯,但是因為各種因素用了極端的方式就很是可笑了,球場最後變成了誰能打誰能罵才是勝利者。這樣將來到了更大的舞臺也會吃虧的。球場暴力屢見不鮮,還有多少家長會把自己的孩子送去踢球呢,踢得好面臨報復性放鏟,踢的不好又沒有主力位置,還不如專心於學業。所以我們總是說14億人為什麼找不出11個人,而我們註冊可以踢球的球員並不多。
成為職業球員後的職業態度職業球員被爆出泡吧去夜店已經不是新聞,奇怪的是,國外星球也是如此,但是他們依然還能保持自己的競技狀態,當然我們自律的球員也是有不少的。或許我們的競爭沒有那麼激烈,這個位置不要我,教練可以選擇的人太少,因為註冊能踢球的人本就不多。國外球隊,一線隊二線隊可以踢同個位置的人不少,競爭一直都在。
榮譽感以及責任感如果說青訓可以花錢請好教練,球場可以花錢建造最好的球場,那麼責任感和榮譽感就是錢買不來的了。責任感不是因為害怕傳球被斷而選擇回傳,也不是怕自己踢不進被批浪射而在自己位置好時傳給隊友,傳了進球是助攻,不進是隊友射失好機會。其實個人感覺韋世豪算是不錯的了,敢於打門敢於過人,過不去進不去又怎樣,下次再試,回傳是永遠都沒有機會進球的。
偶像的力量國外很多球星從小青訓時候都有自己的偶像,姆巴佩的童年偶像是C羅,伊布的偶像是大羅,還有諸多有兒皇夢的球星們例如庫爾圖瓦。偶像就像是標杆一直在那裡,激勵著孩子們向著標杆奔跑,他們會把進入某隻球隊,達到偶像的高度作為自己的目標。
日韓目前太難敢追,不過日本韓國的成功之路給了我們前車之鑑,我們學會了金元足球卻沒能靜下心來做好青訓。做好青訓才有未來。#足球##懂球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