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書豪遠投能力不佳已經不是新聞了,但中國的球迷恐怕在今年才發現,原來林書豪的遠投能差到這個程度。
還在NBA效力期間,林書豪的場均資料為11.6分、2.8個籃板和4.3次助攻。平心而論,這樣的表現對於一名NBA落選秀來說已經非常不容易,不知有多少首輪秀的生涯場均資料都不如林書豪。但是翻看投籃命中率就能發現,林書豪在自己的NBA生涯裡實在浪費了太多的投籃機會,眼下遠離NBA並非跟場外原因有太多的勾連。
林書豪的NBA生涯運動戰命中率是尚可的43.3%,但是三分球命中率只有34.2%,並不是一個靠譜的投手。很多人會被林書豪的黃面板所迷惑,認為這名球員是一個技巧型的後衛,精於傳球和投射。遺憾的是,這都是林書豪的偽裝,他就是個徹頭徹尾的美式球員,而且是一個重型後衛。
林書豪的主要得分手段是依靠絕對速度和身體對抗衝擊出進攻空間,突破分球是他順利撞開得分空間的“甜點”。在參加選秀大會那年,林書豪在NBA的體測中就於“直線衝刺速度”這一項擊敗了狀元秀約翰-沃爾。然而籃球比賽不是短跑競賽,林書豪的禁區終結能力也著實一般,所以並不能說NBA的球探就是有眼無珠的“瞎子”。
隨著林書豪抓住機會在NBA站穩腳跟,他的勤奮使得各項技術都有所精進,但天賦這個東西就是很忠誠地伴隨一個球員一生,正如易建聯憑藉苦練成為現在中國最好的籃球運動員,但他的投籃還是很生硬,永遠不如王治郅那麼順滑。
在年齡增大以及傷病增多之後,“靠身體打球”的林書豪終於到了不得不離開NBA的時候,也就將自己的問題徹底暴露在CBA球迷面前。
僅從本賽季CBA季前的一系列熱身賽就能看出來,林書豪的技術並不比那些黑面板的小外援更細膩,只是在身體強壯度上勝過本土球員,所以能夠產生一定的“外援效果”。
在已經進行完的四場CBA常規賽裡,林書豪悉數首發出場,場均貢獻25.5分、7個籃板和6.3次助攻並不算令人驚喜,因為CBA的小外援場均得分動不動就會超過30分。若不是林書豪本身擁有足夠高的人氣,恐怕早已被挑剔的北京球迷斥責為“水貨外援”。
限制林書豪得分的關鍵點還是在於遠投。四場比賽,林書豪的三分球命中率只有可憐的13.3%,甚至還不如他在NBA期間的表現。這樣的資料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林書豪不擅長遠投的事實,也有別的客觀原因,比如林書豪在NBA只是角色球員,受到的防守強度遠不及在CBA。
遠投不行,林書豪就只能仰仗自己的突破得分。四場比賽,林書豪場均罰球次數在8次左右,命中率達到了82.9%,給對手造成很大的犯規壓力,但也對自己的身體造成很大損傷。僅在第一場比賽,林書豪的左膝就因為不斷摔倒在地而磕破,鮮血染紅了白皙的七分彈力褲;第二場比賽,林書豪的雙腿不出血了,胳膊又被對手多處撓破,鮮血直流。
林書豪不惜力的突破式打法雖然是他的個人風格,但也是對於遠投能力不足的妥協。跟別的小外援相比,林書豪的打法更費勁,也更令人懷疑他能否堅持到一個賽季結束:畢竟林書豪本就傷病纏身。
在賽季開始之前,林書豪曾表示自己會在CBA新賽季每投進一個三分球就捐出3000元善款,而北京男籃隨即主動加碼,表示球隊也會在這個基礎上同樣捐出3000元。但是賽季進行至今,取得四連勝的北京男籃和林書豪一共只捐出了12000元,也就是隻有2個三分球進賬。看到這捐不出去的善款,不知林書豪在撫摸著自己身上的傷口時會不會同樣感到心痛。當籃球比賽變成一場戰爭,那麼其中的樂趣恐怕也會消失殆盡。
“他很聰明,知道怎麼見招拆招。”在11月8日擊敗上海隊的比賽賽後,北京隊主帥雅尼斯曾這樣稱讚林書豪,也算是給自己的愛將一點鼓勵。但知道怎麼拆招是一回事,能不能拆招又是另一回事。林書豪投不進遠投就只能繼續強行突破這種“自殺式”打法,令人感動之餘也很疲憊。
照這個節奏打下去,林書豪的輪休甚至傷停是不可避免的,習慣了看林書豪強行突破創造得分機會的北京隊也會因此大受影響。“未雨綢繆”是永遠不過時的道理,用身體換得分,這樣的林書豪還能幫北京隊贏幾場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