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體育>

前兩天,被一支影片打動了!

8歲小姑娘馬子惠在參加短道速滑比賽時,剛出發就摔倒在冰面上,其他選手已經滑出去老遠,

小姑娘沒有猶豫,掙扎著爬起來繼續跑,拼命地追上去,

第一圈、第二圈,她始終是最後一名,但她沒有放棄,一點點縮小與前面選手之間的差距,

終於馬子惠在一個彎道上超越了第三名、第二名,

併成功反超最前面的選手,拿到第一名。

看完這支影片,第一感受是心潮澎湃!好久沒有被一個孩子這麼耀眼的一刻感動了。

最好的比賽者的心態

上一次被感動到,是在夏天,也是一個新聞。

6歲的廈門男孩球球參加平衡車全國賽時,也是在剛出發時不慎摔倒,小男孩立馬站起來,扶起平衡車,卻發現車子出現了故障,

他迅速把車子扔到一邊,開始奮力奔跑追趕前面的隊伍。

棄車後的球球一邊哭一邊跑,到終點都一直在哭,

雖然最後沒拿到好成績,但他的頑強,讓很多父母為之動容。

不管是8歲的馬子惠還是6歲的球球,我們並不清楚比賽拿第一在他們心目中意味著什麼,

但他們身上有一股勁兒:跌倒了、車壞了算什麼,

孩子整個身心都沉浸在比賽中,而應對接下來比賽的最好方式就是往前跑,

不論差距有多大,不論有用沒用,都不能阻擋我全力完成比賽,

馬子惠在接受採訪時說的特別好:這是我的比賽,我要完成我的比賽!

沒有哭、沒有氣餒、沒有退卻,繼續為了我的比賽拼盡全力。

比賽都有結果,但比結果更重要的是:比賽的狀態!

老公熱愛足球,有一次跟我分享了一個影片,這是亞冠上港VS悉尼的一場比賽,

比賽進行到56分鐘的時候,悉尼球員向球門進攻,門將出擊失誤,此時防守球員傅歡繞過門將,還有機會回防對手對球門的進攻,

但他卻在追了十幾米後停下來,看著對手把球射入球門。

連講解員都急了:“要追到底啊,要追啊!”

這件事發生後,網友列舉了很多球員在當時的情況下攔截成功的例子。

不知道傅歡當時心裡是怎麼想的,或許他心裡想的是:就算追也追不上了,放棄吧。

在比賽心態和體育精神上,很顯然,兩位孩子贏過了傅歡。

起跑線上輸了,是否還要繼續奔跑?

在起跑線上就輸了,要不要放棄比賽呢?

既然自己運氣差、條件不好,那還要不要再堅持呢?

這其實不僅僅是一場比賽,也是一道人生大題。

既然有起跑線,一定會有終點。

我們成年人常犯的一個失誤就是過於目標導向,做什麼事,都要預設一個終點。

或者說,我們這一代父母,就活在一個個的“目標”裡:

必須讓孩子上一個好的小學,這樣將來考重點中學才有希望,才更有機會考上985、211;

如果用考試成績作為孩子的KPI,那麼看偵探懸疑動畫片有什麼營養,不如看看科普節目,沒準考試碰上,還能多考幾分;

目標在前,成為我們判斷一件事的重要標準,我們神經緊張,所有與目標無關的事情,都被定義為“無意義”。

用這樣的思維,馬小惠當時摔倒時拉下了別人一大截,在500米的短道速滑中,這樣的差距可能必輸無疑,繼續比賽還有意義嗎?

承認失敗退賽好了。

非常喜歡一句話:無所謂輸在起跑線,而在乎孩子是否一直奔跑。

西藏昌的10歲小女孩熊婉晴,天生左手缺失,按說這個孩子應該比普通孩子更容易自卑,但這個小姑娘,一點都不避諱也不自卑,

她坦然接受自己的身體特點,包餃子、抖空竹、雕刻、照顧妹妹,這些事情她都一件事一件事學起來。

面對一些人的惡意嘲笑,她說:“我管不住別人的嘴,但我可以強大自己的心,大家會做,我也會,大家不會的我還會!”

臺灣作家林清玄,小時候讀書差,考試都考紅字,就是考不到60分,

爸爸說:“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在找一個接班人,現在終於找到了。”

林清玄的爸爸是農夫。

後來他的成績也不怎麼好,第一年考大學沒考上,第二年也沒考上,第三年才以高出分數線僅0.5分的成績考上了。

但這並不妨礙他在另一件事上的熱情。林清玄從小學三年級就立志做一名作家,從小學每天寫500個字,中學寫1000字,高中寫2000字,大學寫3000字。

今天我們知道林清玄先生,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作家,他後來出了131本書。

有目標感沒有錯,但事事用目標導向去衡量,我們的視野就會被窄化,

或者還沒比賽,我們已經在一些事上繳械投降,或者把整天把自己搞得緊張兮兮的,而不是把力氣用在真正讓自己興奮的地方。

活在狀態裡,而不是目標裡。

只要“賽道”夠長,努力就會有好結果,有時候我們太在意起跑線上的輸贏,事實上,只要堅持,在起跑線輸了,說不定能夠贏在終點。

凡是贏在起跑線的,都是短跑

學習也好,工作也好,我們的努力,就是把弓拉得滿滿的過程,

但是這個時候,記得往後退兩步,看看我們把弓拉滿之後,要射向的箭靶在哪兒?

我的一位朋友G那天跟我說,她女兒學校連課表上的科學課,都變成了語文作業課,她才一年級啊。

有次看節目,黃磊說:

凡是贏在起跑線上的,都是短跑。

人生一定不是場百米賽,一定是場馬拉松,世界上從來沒有一場馬拉松是在起跑線上贏,最初的領先也會被生命長河稀釋,領先的幾步在漫長的人生路上不過是微小的幾毫米。

究竟什麼才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呢?

大會上放了一段影片:

但當你看到LAMOST望遠鏡裡的宇宙,冷凍電鏡下的細胞結構,

看到石頭是怎麼融化的,嫦娥四號怎麼在月球的背面旅行,

分數是很重要,但除了分數,還有一個很大很遠的世界,等著孩子去探索,

對孩子來說,學習是好奇、探索的天性,以父母的疲憊之心度孩子旺盛之腹,往往會低估孩子智力的需求,

而那才是我們努力的目的,真正的目的。

高學歷、高顏值、高智商,事業愛情雙豐收,出任CEO,迎娶白富美,

什麼是完美?

那就是人生的時時刻刻,永遠都儘可能地保有最多的選擇權。

所謂的“起跑線”,在每個人的一生中都不該只有一條,而每一個人,只要足夠努力,都可以在不同階段擁有新的起跑線。

當馬子惠球球摔倒,立刻站起來時,在賽場上,他們已經有了一條新的起跑線,

而即使我們給不了孩子足夠靠前的起跑線,

我們依然要鼓勵傳遞給孩子一些不會被生命長河輕易稀釋的東西:

比如,終身學習的能力,自己心裡、腦子裡的東西誰也搶不走;

比如,交幾個真正的好朋友,在孩子失落時永遠有夥伴可以傾訴分擔;

比如,學些“沒用”的本事,愛上一些東西,孩子的生命起碼除了學業,還有另外一個寄託。

父母之於孩子,不是非要送到哪一程,

還在於給孩子開啟哪一扇窗。

10
最新評論
  • 為了抗癌,男子堅持吃下為狗驅蟲的“芬苯達唑”,後來如何了?
  • 樊振東、陳夢等獲體育運動獎章,劉詩雯、丁寧、許昕無緣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