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體育>

要順產,必須要滿足能順產的條件。

對於分娩,每位媽媽的初心都是想順產。

但順產,並不是想順就能順,有些時候,有些媽媽,在順產這條路上會遇上攔路虎,讓順產困難重重,或是隻能剖腹產。

前陣子,奧運冠軍吳敏霞分享了自己的分娩經歷,想順產的她,因為遇上危急情況——剖了。

吳敏霞說:臨近分娩時,醫生說我的骨盆比較窄,要順產的話,要看寶寶頭的位置,能不能順利透過產道。

她一直期待著,可最終預產期都過了,寶寶的頭的位置是抬著的,所以寶寶的頭還是卡住了,無法順利往下移。

骨盆窄,加上寶寶位置也不合適,吳敏霞最終只能剖腹產。

吳敏霞老公張效誠說:吳敏霞的胯骨較窄,盆腔偏扁,這種流線型的身材很適合跳水,但是作為孕婦,這兩點卻是生孩子中的不利因素。

說到自己的分娩經歷,吳敏霞表示她真的非常緊張和害怕,在手術前一晚,緊張到臉上脖子上身上全是汗,怎麼也睡不著。

好在老公一直陪著她,才讓她緊張的情緒稍微緩和一些,吳敏霞還特別強調:生孩子的時候老公一定要在身邊!他抓著你的手就能給與你力量。

雖然最終沒能順產,但母子平安,就是最好的結果了。

骨盆問題,確實影響了很多媽媽的分娩方式。

“當時順產時助產士也說我骨盆窄,不適合順產,當時我也是挺崩潰。”

“我也是胯窄扁的,生了一半生不下來剖的,老公還告訴醫生要用美容刀口,知道我愛美,所以現在刀口基本看不出來。”

“我就是骨盆小,生的時候真的要了命,產房裡面光聽我喊了,我總感覺比別人更疼一些,老公陪產,孩子剛出來老公嚇死了,腦袋這麼是尖的,畸形,沒長好,做四維怎麼沒看出來,醫生說產道擠得,慢慢就好了。”

"我是順轉剖,宮口都開10指了,後來又頭骨盆不對稱,不得已剖了,受了所有的罪,老公一個沒看見,孩子生出來才到家。”

孕事也有位粉絲媽媽說:10月懷胎旅程,中間經歷了左心室強光斑,b族鏈球菌,膽總汁偏高,孕期矯情的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淚,動不動就愛哭,因為骨盆太窄,只能剖腹,聽到要手術,其實我怕了,全身都嚇發抖了,手術過程真的很快。

分娩這個過程,真是不到最後一刻,都不知道寶寶最終會以什麼方式出生。

很多媽媽的初心都是想順產,但要順產,必須要滿足能順產的條件。

其中骨盆大小——產道就是最重要的條件之一。

產道是胎兒娩出的通道,也就是骨盆大小,骨盆是寶寶出生的必經通道,它的大小和形狀與寶寶能否順利生產密切相關,一般孕媽媽會在28-34周之間或37-38周進行骨盆內測量。

在順產過程中,入盆的胎寶寶進入骨盆入口平面,要順利分娩還要透過中骨盆、骨盆出口與軟產道。

如果中骨盆或者骨盆出口狹窄以及軟產道有異常,都會影響順產。

如果骨盆過小,胎頭就可能不能入盆(入口小)或胎頭卡在骨產道里(中間或出口小),強行順產可能造成嚴重的軟組織撕裂和新生兒產生,甚至子宮破裂。

但骨盆窄也不是一定就不能順產,如果寶寶頭圍合適,胎位正,也可以在醫生的建議下,嘗試順產。

但如果像吳敏霞遇到的情況,骨盆窄,寶寶頭位也不合適,為了安全考慮,不要強行順產,任何時候安全第一。

而順產除了要骨盆大小合適外,還要滿足以下條件:

1、產力要夠——產力是將胎兒推出體內的力量,順產是一系列劇烈、反覆的肌肉收縮,宮縮有助於將嬰兒推出子宮,進入產道,如果達不到分娩所需的強度,寶寶就無法往下走。

2、胎兒大小(胎位)——胎兒的大小和胎位,直接決定了能不能順產,胎兒大小直接決定了順產的難度,如果胎兒的頭太大,即便是骨盆大小正常,也可能造成難產或是順轉剖。

3、產婦的決心——很多媽媽的分娩故事裡都會說一句話:堅定信念很重要,產婦要順產的信念非常重要,很多媽媽各項指標都正常,但疼起來也會熬不住,堅決要轉為剖腹產。

無論順產還是剖腹產,其實都不是能根據媽媽們的意願來自主選擇的,順產不是想順就能順,剖腹產也不是想剖就能剖。

如果有以下情況,想順都不行。

1、媽媽的問題

①骨盆異常小。胎兒從母體娩出時,必須透過骨盆,如果骨盆太小,順產可能無法成功。

②產道異常。比如說纖維瘤,會讓寶寶無法正常從產道透過。

④有嚴重的妊娠併發症。高血壓(先兆子癇),糖尿病,心臟問題,這些都可能讓順產變得危險。

⑤身體感染。有些身體感染可能會在順產時傳給孩子,比如生殖器皰疹和艾滋病毒/艾滋病。

⑥前置胎盤或胎盤早剖。這些情況異常兇險,需要立即分娩出寶寶。

2、寶寶的問題

①胎位不正。橫位,臀位,或胎足先入盆。

②胎兒巨大兒。如果寶寶偏大,無法透過媽媽的骨盆,需要剖腹產。

④臍帶先露或臍帶脫垂。如果部分臍帶在嬰兒出生前穿過產道,也需要緊急剖腹產,一旦臍帶被擠壓,寶寶出生時的氧氣供應會受到限制,這是危險的!

如果因為某些原因不能順產,必須剖腹產,媽媽們一定要做好術前準備和術後恢復,做好這些恢復快。

1、做好術前準備

①手術前一天,飲食要清淡,午夜12點後不要吃東西,保證腸道清潔,減少術中汙染。

②手術前6-8小時不要喝水,以免麻醉後嘔吐。

2、做好術後恢復

①幫助傷口癒合

●嚴格按照醫生給的傷口護理說明來護理傷口,預防感染。

●術後24小時裡用無菌繃帶隔離固定傷口,減少感染的機會。

●按指導服用藥物。術後的抗炎和止痛藥物可以減輕手術引起的腫脹和疼痛,要定期服用,這些藥物不會影響母乳餵養。

●術後臥床12-18小時,給身體必要的時間來恢復,一旦尿管取出,要試著站起來走一走,幫助血液迴圈。

●讓傷口通通風。繃帶移除後,就讓傷口通通風保持乾燥,這有助於促進傷口癒合,穿寬鬆的衣服即可。

●不要直接用腹部力量坐起。

●咳嗽、大笑、噴嚏等不要太過用力。

●在床上多翻身,平躺或左側臥,雙膝彎曲,保護好傷口。

②保持傷口清潔

●在傷口癒合前不要把傷口完全浸入水中,術後要洗澡可以選擇擦浴,2周左右傷口癒合就可以正常洗澡。

●保持傷口清潔乾燥,如果不小心弄溼,需要立即擦乾,並塗上碘伏。

●遵醫囑及時更換膠帶和紗布。

●用溫和香皂擦浴。除了傷口其他部位可以擦浴,傷口周邊也需要清洗,不要擦洗傷口就好。

●每天檢查傷口。確保傷口沒有異常,如果發現有出血或者綠色紅色分泌物,要立即去看醫生。

●如果發燒超過101度,切口裂開,或者出血過多(超過1-2片姨媽巾/小時),立即去看醫生。

●如果用的縫合線不是可吸收型的,需要在手術後4~5天拆除,不會很疼。

●注意需就醫的異常情況。強烈的子宮痙攣、子宮抽筋消失後又復發、小便困難、經常頭痛、焦慮或抑鬱。

最後要說的是:雖然剖腹產存在一些風險,術後恢復也更難,但媽媽們也要平常心對待剖腹產。

不要對剖腹產過於恐慌,現在的剖腹產手術已經非常完善,聽從醫生的建議,選擇最安全的分娩方式,大多數剖腹產生下的寶寶也都很健康。

14
  • 為了抗癌,男子堅持吃下為狗驅蟲的“芬苯達唑”,後來如何了?
  • 考個裁判證並不貴,貴的是人心中的那杆子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