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體育>

這天在網上看到一段超燃的影片:

在2020-2021年度在北京市舉辦的青少年短道速滑聯賽中,8歲女孩馬子惠剛出發就不慎跌倒了。在大家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她就毫不猶豫的爬起來,奮起直追,終於在第三圈的時候,追上了前面的小夥伴,並且最終以領先第二名小半圈的成績,拿下冠軍。

影片被教練張瑞上傳到網上之後,看“哭”了很多網友。

“竟然會看到淚目!”

“看著好著急,我也激動得叫了起來!”

“這麼小的孩子,都能做到跌倒後沒放棄,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呢?”

還有網友說:我感動點在於,失敗的時候身邊人都是在拼了命的鼓勵,帶著極大的愛,自己悲傷時身邊並沒有,以至於最後還是最後。

令我動容的是,在孩子摔倒的時候,媽媽和教練一直在喊她的名字,並一直為她加油打氣。

究竟是什麼給了孩子勇於面對挫折的勇氣?是父母的鼓勵和愛。

允許並接受孩子一時的失敗,是父母給予孩子最大的底氣。

不允許失敗的孩子,很脆弱

近幾年,未成年人自殺的新聞屢見不鮮:

9月17日下午,武漢市江夏一中一名初三的學生從教學樓5樓跳下,當晚9時,因傷勢嚴重被宣告不治。

今年6月,西安一名9歲女孩,因沒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從15樓的家中一躍而下。

今年3月24日,一名9歲學生,因未按時完成作業,被老師踢出“釘釘群”,從15樓跳下,搶救無效,不幸身亡。

去年四月,上海17歲少年坐在車內被母親批評,無法忍受的他,在高橋上打開了車門從盧浦大橋跳下。

········

面對這些,很多網友會感嘆:

“現在的孩子承受能力真差。”

“我們小時候也是被打罵過來的,也沒自殺啊,都是慣的。”

“還是作業太少。”

“動不動就跳樓,想過父母沒有?”

現在的孩子是病了嗎?為什麼一點小事兒就想不開?

其實,不是孩子病了,是我們家長的心病了。

有報告顯示,孩子自殺的主要原因,無非有下面幾個原因:“成績下滑或不理想”,“老師行為失當”,“作業沒完成”,“被家長批評”。

這些原因背後,都暗藏了父母的高期待,高壓力。

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父母就是他們的整個世界。他們不想看到父母失望的眼神,更不想父母生氣的指責與抱怨。

《舊唐書·裴度傳》:“一勝一負,兵家常勢。

一個成熟的人,都不可能做到事事成功,更何況是一個孩子呢?

父母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教育,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在該犯錯的年紀不敢犯錯,害怕犯錯,只會讓他們經不起挫折,膽小懦弱。

很多父母說,我對孩子的教育很隨性,不一定非得要事事成功,失敗了也沒關係呀。但在一些事情上的做法,卻無形中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壓力。

在精英教育思維的影響下,很多父母都對學區房瘋狂追捧,並美其名曰為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曾看到一個這樣的新聞:北京某家長斥資530萬在北京西城區文昌衚衕的深處,買了一個11.4平方米的小破院子,單價達到了每平米46萬,已經重新整理了附近學區房的單價記錄。

父母不惜一切代價,把全家的希望全部放在孩子身上,這就是父母單方的意願投射。

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卻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和以及給孩子帶來的難以承受的壓力。

家長的“正能量”、高期待,最終成為壓垮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當今時代,抗挫能力的培養,是家長不能忽視的。

如何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

1、參與孩子的成長與生活

很多倍感壓力,受挫能力差的孩子,與父母都沒有建立起有意義的情感聯絡。

父母通常像直升飛機一樣,盤旋在孩子的頭頂,孩子一有需要,或者一出現問題,就會俯衝下來,提供”指導“,甚至是指責。

父母沒有深入參與到孩子的成長與生活中,這種相處模式對於孩子來說是沒有意義的。遇到挫折的時候,他們想到是父母的失望與指責,而少了情感依戀,這也就是為什麼那麼多孩子遇到一點困難,就會選擇自殺。

2、性格比具體結果更重要

現在父母之間的競爭,都圍繞在孩子的課業成績、課外活動和錄取結果上,而忽略了孩子是什麼樣的人。

每個人都希望真實的自己受到珍視,人的價值不是來自成績,而是來自我們的性格,也就是我們的善良、慷慨、公允和努力工作的意願。歸根到底,性格是在沒人看見也沒人評分時,我們怎麼做事。

品行良好的人會贏得世人的善意、讚揚和感激,這有助於他們克服不可避免的挫折。

告訴孩子,讓我們驕傲的不是他們的分數、成績和獎盃,而是他們的優秀品格。

3、評價孩子要真實、具體

現在的孩子自打出生起,就備受寵愛。一看到孩子無辜的眼神,晶瑩的淚水掉下來,不敢批評和懲罰孩子。為了哄孩子開心,更是各種讚美的辭藻迸發。時間久了,孩子的抗挫能力只會越來越低。

父母在評價孩子的時候,務必要做到真實、具體。

當孩子取得一些成績的時候,不要直說”這次做的真棒“,要具體一些:你這次繪畫,色彩搭配的很好,線條也很勻稱,做的很不錯。

當孩子犯錯誤時,我們可以這樣說:你把午餐盒放在過道里,會招來很多螞蟻和蒼蠅的。你最好趕緊把它拿走,清洗乾淨,否則情況會更糟糕的。

不管是鼓勵讚揚,還是批評,我們都應該落腳在具體的事情或行為上,而不是簡單的說一些“聰明”、“完美”、“脾氣壞”、“不懂禮貌”等這樣的標籤性詞彙。如此,要麼讓孩子過於自我否定,產生自卑心理,要麼自我定位太高,一遇到挫折就崩潰。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應該反思自己是否太過玻璃心。只有父母有擁抱失敗的勇氣,孩子才會有面對失敗的底氣。願所有父母和孩子,都能與失敗和解,從中吸取重新開始的力量。

10
最新評論
  • 為了抗癌,男子堅持吃下為狗驅蟲的“芬苯達唑”,後來如何了?
  • 2020:關於活著,死亡是最好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