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體育>

姚明出任籃協主席後,央視評論員於嘉在紀錄片《築夢者姚明》裡談及,姚明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籃協主席,在承受了諸多壓力的同時,還不得不放棄中國人壽的天價代言合同。而當他和姚明聊到這些付出的時候,姚明只是回了一句:“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又一次,姚明擔負起了拯救中國男籃的重擔,只不過這次他的舞臺不再是球場,而是變成更為複雜的官場。

按照姚明和CBA公司的規劃,CBA將在未來的5個賽季裡針對產權問題、延長聯賽時間、增加比賽場次等進行改革。同時還將大力發展基層籃球、校園籃球,通過打破“體教分離”的壁壘來豐富人才儲備。而這次改革中,很多舉措和“北極星計劃”如出一轍,兜兜轉轉一大圈,中國籃球還是回到了當年李元偉改革的起點。

為了配合聯賽的改革,國家隊的改革制度也在同步進行。深知徵招制度不合理性的姚明,上任後不久就改國家隊的徵招制度為邀請制度,參加國家隊不再是硬性要求,並且縮短了集訓時間。此外,姚明還首創了雙國家隊制,由李楠、杜峰擔任紅藍兩隊的主教練,率隊征戰不同的比賽,在世界盃這樣的世界大賽前夕才合併。

但改革也並非時時刻刻都一帆風順,檯面之下常常暗流湧動。

早在聯賽改革開始前期,就有媒體人爆料稱姚明的改革方案曾遭到過多傢俱樂部的反對。究其原因,莫過於延長賽季、改革外援制度等,會觸及一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同時額外的改革成本也會帶來風險,這是一些保守派不願意看到的局面。

雖然聯賽的很多改革最終還是展開了,但在外援問題、工資帽問題、贊助商問題上,還有太多太多的問題需要被解決,而這些統統都將要面對各種阻力。最直接的一個問題就在於,目前國內很多明星球員“保持現狀”就可以拿到上千萬的工資,怎麼樣才能讓他們走出舒適區,將是關係改革上限的難點。

也正因如此,雖然中國男籃在世界盃上兵敗如山倒,可是資深籃球評論員蘇群卻認為這也是一次機會:“無緣奧運是天賜良機!如果今天中國贏了奈及利亞,中國籃球的改革還要延緩至少五年……如果說過去三年你的改革還遇到了這樣那樣的阻力,那老天爺給了你最好的機會,可以把這一切阻力都打碎。”

若是中國男籃真的缺席了東京奧運會,那距離下一次世界盃還有整整四年的時間,而按照CBA公司的既定計劃,那時候CBA的改革已經完成了。改革是不是真的能夠取得姚明理想的效果,甚至說能不能如期、如願完成,現在看來都還只是未知數。可是即便是未知、即便有難點,也不得不去嘗試,因為當中國籃球已經走到這一步後,除了改變再沒有其他的退路。

世界盃的比賽結束後,有人問易建聯是否還會繼續為國效力、何時將會選擇退役,雖然易建聯沒有給出一個準確的答覆,但考慮到年齡、傷病等問題,易建聯離開賽程已經不再會是一件遙遠的事情。

像當年劉玉棟等人將國家隊交給王治郅、姚明、李楠,幾人又將國家隊交給易建聯時一樣,中國男子籃球國家隊、中國男籃,又走到了一個歷史的岔路口。二十年前、十年前,這些體制下脫穎而出的黃金一代們只需要接過前輩們手中的火炬向前,但現在時代變了、改革來了,他們要做的不僅僅是傳承,更是站在一起、一併努力帶中國男籃走出低谷。

和南韓隊的世界盃排位賽結束後,中國男籃回到更衣室時,姚明與隊員們一一擊掌。此時年輕的中國男籃隊員方碩一直在抱怨裁判的爭議判罰和對手的小動作,而姚明並沒有說別的話,只是連說了三遍:“全靠自己,全靠自己,全靠自己。”

  • 為了抗癌,男子堅持吃下為狗驅蟲的“芬苯達唑”,後來如何了?
  • 五大聯賽火力榜:利物浦第六,巴薩第九,國米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