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體育>

今天藉著鞋圈2020年很熱的兩件事來聊一個實際上我也不是很想談的話題,球鞋文化。畢竟只有外行人才關心這個問題,懂的人不會糾結。

到底有沒有球鞋文化?球鞋文化到底是什麼?球鞋文化就是炒鞋嗎?

其實能夠問出這些問題的人,就已經說明他完全不懂球鞋、不懂球鞋文化,更談不上是sneakerhead。真正的球鞋玩家根本不會糾結這三個問題,「球鞋文化」從來都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存在於每個球鞋玩家心中那些無法取代的故事。

就像左述曾在微博上說過:"你覺得球鞋沒有文化。那是因為你還沒遇到那個會跟你講故事的人~"。

知乎上有一個關於球鞋文化的回覆點贊很高,"其實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都能找到三井的影子,'科學家'、'工程師'、'運動員'、'設計師'... 在很早以前這些都是屬於我們的夢,但我們卻都在現實社會的打磨中逐漸地走向了平凡,球鞋也成了我們作為情感寄託的載體。"

懂的人自然會懂。

如果不懂,那就看看網飛製作的美劇《SNEAKER HEADS》,也是最近鞋圈的第一個熱點。劇情可以簡單地理解為,主角壓抑不住對球鞋的喜愛重新回到了球鞋圈子,並且希望透過球鞋賺錢來提高生活水平,和他的朋友們在球鞋市場中經歷的一場又一場"奇遇"。

拋開劇集製作水平不談,仔細去看美劇《SNEAKER HEADS》就能發現,整部劇還是很完整的呈現出當下鞋迷的生活以及與球鞋的故事,能找到所有 Sneakerhead 的影子。

即使有網友說,這部劇明明應該叫"鞋販子的一生",但誰又能否認,導演不是藉此希望純粹的球鞋文化迴歸?

畢竟除了加價買鞋、鞋販子投機抬價,整部劇融梗無數。隱退江湖的OG瞞著家人到處排隊抽籤、看似一無是處滿嘴跑火車的球鞋老炮卻對經典版復刻版限量版背後每一場比賽娓娓道來,更能看鞋識碼、深諳潮流之道,劇集最後還引入了當今非常熱門的球鞋清潔的元素……可以說非常專業了,想必引起不少鞋迷的共鳴。

關於球鞋文化,我想說的是,球鞋文化是文化的一種,對任何文化沒有深入瞭解其中,都無權發言。球鞋文化也一樣。

但是,球鞋文化又很特殊,大量新生代的加入讓這個圈子越來越大,人員越來越混雜。如果我不說,你不說,大家都不說,那麼球鞋文化真的要被炒鞋淹沒了。而且,越是頭部的玩家越應該站出來,保護整個行業。

真正熱愛球鞋文化的人,為了收集幾雙鞋,願意跑遍大半個地球;為了說服球鞋收藏家出售一雙鞋,可以默默等待好多年。為了保護球鞋文化,即使不想羅嗦,也不得不站出來說。他們願意相信,跟風、浮躁並不是真正的球鞋文化,投機者沒有能力讓球鞋文化變味,最多隻是製造了一些眼球罷了。

買鞋是熱愛,賣鞋也無可厚非,把球鞋轉賣給更喜歡的,自己再去入手其他喜愛的,有何不可?

球鞋二級市場長久以來就是這麼運轉的,有球鞋買手第一時間將首發球鞋帶到國內;有熱愛球鞋的玩家在線上、線下交易、交流;有專業的鞋頭辨析流行趨勢與潮流熱點,洞察大眾品味與市場契機,結合自己的經驗、資金、人脈,苦心經營,把球鞋做成事業。

當然,也有惡意投機者的加入,這些人把球鞋僅僅當作一個載體,是他們炒作的物件,鎖單、內部交易是他們的慣用手段,只為抬高球鞋價格從中牟利。這些惡意投機者的加入只是帶來了一些雜音。鞋販子受到關注,是因為外界對真正球鞋市場的不瞭解。蹭熱點的行為在任何領域都有,不能因為旁的,否認了主流。

第二件事就是,今年國內還舉辦了首個超限量頂級球員版典藏球鞋專場拍賣會。作為北京保利拍賣十五週年慶典的專場,拍賣會共拍出376雙鞋,總成交額達到718.405萬元人民幣,平均每雙鞋約1.9萬元。

球鞋文化在sneakerhead的保護下,越來越回到本源,依然是鞋狗們情感的寄託、情緒的載體、文化的濃縮。

在《SNEAKER HEADS》的結尾,OG迴歸了家庭,對妻子說"我知道你覺得這就是雙鞋而已,但它的意義遠不止於此。這鞋為什麼重要?因為這是我愛上你那天,所穿的鞋。"

所以,球鞋文化究竟是什麼?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都與球鞋的故事密不可分。

13
最新評論
  • 為了抗癌,男子堅持吃下為狗驅蟲的“芬苯達唑”,後來如何了?
  • 皇馬6000萬水貨去向明朗!3隊有意,中資球隊成最大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