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體育>

賽後體育場館如何延續生命力?大型體育場館與有影響力的賽事活動猶如一枚硬幣的兩面,一面是以體育賽事助推城市升級,一面是城市建設資源的有序運用,哪一面都不容缺失。

建好更用好大型體育場館並不容易,比賽場館的閒置、維護與如何再利用堪稱世界性難題。

近年來,有不少花費巨大人力、物力、財力興建的體育場館陷入“曇花一現”的境遇,其高額的維護費用、超低的利用率、艱難的後期可持續經營讓不少國家和城市對於舉辦大型體育賽事都有了幾分退意。

但現代城市需要擁有自己的頂級賽事主題門戶,“建設一座兼具體育競賽訓練、民眾健身活動等功能,蘊含城市文化特徵、建設品格的地標性建築,對於城市品質提升具有非常特殊的意義。”

在此角度下,如何讓體育場館保持“四季常青”, 確需仔細思量。

城市更新的又一重要方向

高和資本創始人蘇鑫曾把城市更新的困難比喻做“戴著鐐銬起舞”,“這是一個看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的細分業務。城市更新不僅僅是把舊樓改成新樓,更重要是內容的更新。”這樣的感慨對於體育場館的更新難度更切中要點。

體育場館對城市經濟、文化及城市形象有著重要的影響,發掘既存體育場館的價值,進行體育場館及其周邊環境的改造,使之成為城市發展的催化劑、推動力。

多年前《中國體育產業藍皮書》就指出中國體育場館的尷尬狀況是“體育場館數量嚴重不足和長期閒置並存”,一方面體育場館數量少,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遠低於西方發達國家;另一方面很多大型場館在結束自己承辦大型賽事的用途之後,處於長期閒置的狀態。

對此,曾任職五棵松體育場館群創始團隊並任總經理的韓立鋒認為,“體育場館與體育消費或者體育產業的關係,就好比是農田與莊稼的關係,如果說場館不好,那很多活動根本無法落腳,如果場館條件好,運營商得力,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好的賽事和活動進入,贊助商也隨之增多,媒體傳播很便捷,參與者體驗感好,從而推動產業發展的良性迴圈。”

他提出的建議更關注執行層面,“首先是老舊場館的改造升級,思考如何來啟用場館,使其煥發活力;其次是新建場館的功能定位專項設計和設計優化,避免以往傳統的以賽事功能為主模式,引入國際視野與本地運營經驗相結合。第三是經營權與所有權的分離,中國原有大型場館基本上還是政府在管理,現在新建場館政府也都有意識採用市場化運營,並將場館經營權對外進行委託,讓專業機構參與運營管理。”

不同於其它散點分佈的“城市更新”訴求,大型體育場館往往位於城市核心規劃區,隨著早期“城市更新”中鋼鐵廠區、工業基地、船舶航運碼頭等成片可再利用空間將愈趨稀少,大型體育場館成為了為數不多的大型綜合空間,在優化城市建成空間及拉動區域整體煥新層面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在城市更新領域有頗多創新案例的上海對待曾經的功勳體育場館亦有獨到之處,以上海徐家彙體育公園為例,其佔地面積35.96公頃,規劃選址始於1959年首屆全運會前夕,在近40年的規劃建設中逐步建成上海體育館、上海游泳館、上海體育場3座大型專業體育場館以及奧林匹克俱樂部、東亞大廈等建築物,是上海中心城區內具備承辦國際大賽能力的大型體育場所。

在該專案的深化設計團隊負責人、華建集團上海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建築師趙晨眼裡,“徐家彙體育公園是上海舊城改造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是上海城市更新中最大的案例。”

於多維社群空間再添新力

城市是多維度的、動態的社群空間網路。業界人士指出, “通過連結社群需求,在體育館內充分佈局相關衍生功能, 對接專業運動、福斯運動、文化社交等多重功能,從而大幅提升場地使用效能,提升市民參與度,培育福斯體育土壤。”

中國的大型體育場館逐步從“增量時代”邁入“存量時代”,利弊均有。《城市更新白皮書》曾針對大型體育場館提出“社群視角”,“在賽後/ 非賽時實現其公益性與經濟性的動態平衡應關注的是:場館代表著城市獨特的競技文化,老特拉福德、伯納烏、諾坎普等場館都傳承著主隊長達百年的歷史文化,是競技體育迷們耳熟能詳的‘朝聖地’,這樣的競技文化其他城市完全可以在地復刻。”

建築專家指出,“建設大型體育場館不能只考慮建設的速度型、觀賞性以及對賽事的服務性,更應多對賽後的運營做出合理的規劃以及相應的風險控制,把建築作為經濟發展的一部分去設計。”

唯有這樣才會有利於體育場館賽後的多樣性發展。2012年夏季奧運會的主場館倫敦碗拆除5.5萬個座位後,改造為專用足球場,雖然改造成本達3億英鎊,但多年來創造了不菲的效益,也成為倫敦的新地標。

其設計師菲利普·詹森表示,“公眾的參與是體育場館建設的目的。我們建造的不僅僅是一個體育場館,而是一個與社群結合、吸引公眾參與的綜合體。倫敦奧運會的遺產不只是那些場館, 而是場館帶動的周邊公眾參與體育。”

體育場館的建成只是一個開始,在生命週期內的使用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場館根據自身情況不斷做出改變和調整。

大賽過後,體育場館的首要任務是提高利用率,提升知名度、參與度、宣傳度、融合度與消費度。

國內體育場館再利用的典範則是“水立方”。自2008年9月開放以來,“水立方”累計接待海內外遊客數千萬人次, 可舉辦商業、文化演出、體育賽事、公益、藝術展覽等大型活動,不但為民眾提供游泳健身服務,還開發出特許商品1000餘種。

2018年“水立方”曾舉辦為期三個月的“月光如水”探月展藝術季,吸引近二十萬觀眾現場參觀,使得場館的藝術氛圍更加濃郁,場館品牌價值和形象得以進一步煥新。

在國家游泳中心總經理楊奇勇看來,“水立方”的成功就在於“必須走重複消費和黏度消費的路子”,重複消費和黏度消費就是讓消費者來了後會再來,體育消費必須是持續性、延續性的消費過程,也可以說,文體的跨界融合讓體育場館實現可持續運營。

分享城市經濟發展建設方略與細節

最新評論
  • 為了抗癌,男子堅持吃下為狗驅蟲的“芬苯達唑”,後來如何了?
  • 亂,一場失利引出上海隊各種傳言,李秋平或面臨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