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米球迷以執著、戀舊而聞名於世。
長情自然是好事,但也會有不夠灑脫之嫌。
所以很多人厭煩孔蒂,原因更多是因為他們忘不了穆里尼奧。
所以很多人鄙視盧卡庫,但這不是因為比利時人不賣力,而是因為他們還在想念伊卡爾迪。
但是,倘若懂得什麼叫“鐵打的國米營盤會有流水的兵”,拋卻成見,重新去審視藍黑軍的足球,那麼或許這支國米踢出的足球,其實是很有趣的。這種有趣也體現在一個方面:角色反串。
全程看了國米與布拉格兩戰的球迷(不是看集錦),對於國米鋒線的反串調整,都會有所感悟。
在自己的主場,國米全場進攻乏力,依靠完場前的救命球,才勉強1-1平了布拉格。
現在回頭看過去,如果不弄丟這2分,現在的藍黑軍出線形勢會是完全不同。
但在對方的主場,國米傷缺近半主力,而且黴運當頭(進球變被吹點球這種滑稽的鬧劇就不說了,光是中盤最要勁的時刻連續兩打門柱,這要換敏感、懦弱點的人,就可能會出大事),可即便被吹了兩個進球,國米還是拿下3-1完勝。
兩戰布拉格的不同狀態,集中的體現在兩名鋒線球員身上。
首迴圈主場,盧卡庫表現奇差,停高球成功率還不如不到1米7的森西,甚至有停球2米遠導致被反擊的尷尬。
勞塔羅同樣表現平平。
彼時,很多看著國米連勝就想當然的賭客們,一邊砸著電視,一邊怒吼:什麼標王?什麼絕世甜菜?這倆水貨去踢意丙吧!還趕不上“那個男人”的半條腿!!!
但客戰布拉格,勞塔羅梅開二度,成為國米歷史上除埃託奧、維耶裡、克雷斯波後,第四個連續四輪歐冠進球的前鋒。
盧卡庫更是大放異彩,被吹掉兩球,還是1球2助攻冠絕全場,當選全戰最佳沒有任何懸念。
是什麼讓兩人狀態突變?
固然有競技狀態提升、配合品質勝過賽季初等多方面原因,但也有一點不容忽視:那就是相比起首回合,盧卡庫去打了勞塔羅的位置,勞塔羅扛起了盧卡庫的職責。
賽季初,國米定下鋒線主力:盧卡庫+勞塔羅。
幾乎全世界都認定,這是典型的“高快組合”。
身高1米91,體重200斤的比利時人,當然是橋頭堡、支點,這要是不去懟後衛,白瞎了這樣的魔鬼身材。
身高1米75,體重75公斤左右的阿根廷人,當然是遊擊、拉邊,就該做繡花型精細工種。
這看起來是非常簡單的問題,看過2場球的球迷,都能知道的常理。
孔蒂一開始也是這樣用的,可效果很差。
盧卡庫是同類身材的前鋒裡,不擅長爭頂、壓迫的一個。身處中路要衝,他停不下高球,懟不了後衛,反而深陷密集人從中弱點盡顯,時常成為本隊的進攻終結者、對手的反擊發起點。
勞塔羅也未能出彩,反而時常因為距離球門稍遠,而無法展示其左右腳頭球全能的射門功夫。
現在孔蒂做出調整:讓勞塔羅去居中突前,更多的壓制後衛、懟人肉搏、搶第一點。讓盧卡庫偏向邊路,更多去突破、做球、繡花。
這確實是反常規的使用方式,但偏偏這麼一來,兩名前鋒都活了。
特別是盧卡庫,此戰繡花繡出新高度。
國米第一球,是他在邊路生吃兩人送出助攻——上一次國米在歐洲賽場面對某國冠軍上演這樣的一對多的生吃建功立業,是什麼時候?恐怕得追溯到爾等虯髯老漢,還是小鮮肉的時間呢吧。
國米第三球,對手兩名後衛“關門”封鎖盧卡庫的傳球空間,但比利時壯漢卻用左腳外腳背拉出弧線球實現助攻。這種同胞附體(德布勞內)的效果,也是讓人有些目瞪口呆。
此外,單刀晃門將的瀟灑自如,補時被吹進球的“鐘擺繞跨”……
承認吧,你就喜歡看施瓦辛格穿絲襪,就盼著劉亦菲玩胸口碎大石……現在能喝著啤酒啃著雞爪,看這個200斤壯漢把腿擰得像麻花一樣,也不錯不是嗎。你就是無法抗拒這種反差萌的奇景!
勞塔羅,也在搶點,特別是“懟人”方面不斷提升上限。
OPTA資料顯示,賽季戰至今日,勞塔羅場均與後衛一對一對抗的肉搏次數(4.8次)已經超過了盧卡庫(4.5次),成功率(47.5%)更是高出一個等級。
在國米,論突前懟人,還真得就看“公牛”。
本戰勞塔羅差點懟出關鍵球,他的前場搶斷形成了助攻,可惜被裁判滑稽的吹掉。
這就是這支國米的奇妙之處:你以為號稱“新魔獸”的高個壯漢就是炮塔?你以為矮個就合該打游擊?
反其道而行之,才是解藥。
事實上,這個賽季的國米,看似與前兩年相似,主打陣型始終不變,但是有所區別的是,教練組從未停止過對陣容細節處的微調。
比如賽季初,森西狀態驍勇,孔蒂微調352為3421,前提森西的位置,後者大殺四方。
然後森西受傷,孔蒂又調整雙前鋒的位置和權責,這數月來都是兩名前鋒扛著國米前行。
不能說現在國米的足球多麼完美無缺,但至少,類似薩索洛半主力來了就成救世主、200斤壯漢玩繡花,這樣新鮮熱辣具有顛覆性的看點,總在出現。
這無疑能讓持續追看比賽的球迷,不至於過於疲憊。
還是那句話:足球於將帥而言是工作,於球迷而言,卻只是休閒,不該成為懟天罵地的舞臺,那麼何妨放空心態去欣賞足球本身?
畢竟,這支國米可以秀出很多顛覆性的有趣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