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體育>

前不久的世界盃預選賽上,中國0:2負於敘利亞,再次將國足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這些年,上到國家,下到產業資本、各級球員,對中國足球的發展十分重視。政策出了,賭球假球抓了,名帥請了,資金待遇也到位了,可這麼多年卻毫無起色,我們不禁要問一句:究竟哪裡出了問題?

生活經驗告訴我們,當你很努力卻沒有收穫時,就該停下來反思一下,是不是方向錯了?認識問題比尋找答案更重要。

本文分為三個部分:

(1) 重新認識足球;

(2) 限薪令能否奏效;

(3) 借鑑強國青訓體系。

重新認識足球

我們總喜歡站在戰略制高點對足協政策指手畫腳,群情激憤之餘卻不願意重新審視一下,足球到底是一項怎樣的運動。今天,在中國足球的至暗時刻,我們是時候靜下心來想想了。

足球是世界第一運動,這沒什麼爭議,畢竟它在所有運動中擁有數量最多的球迷(全球30億),但很多人並不理解其中的邏輯。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體育的本質是教育,不是勝負。無論是奧運會還是世界盃,人類舉辦盛大的全球體育競技比賽,最終的目的是以比賽的方式進行普及宣傳,弘揚體育精神,所謂的勝負榮譽只是吸引流量、普及教育的制度設計罷了。

體育教育的關鍵在於普及與平等,不能成為少數人的特權。因此決定一項運動能否流行全世界的前提就在於,它作為教育方式的一種,能否被大多數人理解並參與其中。

相比較其他運動專案,我們習以為常的足球在很多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稟賦。

足球規則簡單易懂,寥寥數語便解釋清楚,但簡單的規則卻衍生出很多極其複雜的戰術,總結起來堪比孫子兵法,而奇怪的是,至今沒有任何一個人有能力把足球戰術寫作成書;對硬體設施要求門檻低,有利於其廣泛傳播,只需要一個球,隨便擺個門就能踢;參與人數多,能夠最大程度體現一項運動團隊精神的教育作用,這加強了校園中對年輕人的影響力;比賽場地最大,意味著容納觀眾人數多,人數多時情緒傳染難度小,極易引起彼此的共鳴;人類實際成就距離理論上的天花板差距巨大,哪怕技術最出色的球王梅西,也有空門不進,也有技術短板,也做不到場場比賽連過五人,也無法依靠個人能力在世界盃上逆天,團隊層面自從1962年智利世界盃之後,從未有隊伍衛冕過世界盃冠軍,更別提建立王朝,這種差距更容易激起人類基因中的挑戰性,吸引人才前赴後繼投入其中。

當然,這隻能說明一項運動易於傳播。易於傳播未必就會流行,德里克•湯普森在《引爆流行》中認為從傳播到流行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在於一定程度的複雜性,人類靈魂深處都喜歡挑戰複雜。

足球就是一項人人都能玩,卻很少有人能玩好的運動。看看十億以上人口的中國和印度的足球成績,再看看世界教練的天價薪酬,放眼全球還有比足球更復雜的運動嗎?

場地大、參與球員多、戰術複雜,這些涉及系統內生反饋的特點決定了其結果具有極強的不可預測性(全球博彩公司中,足球的高收入佔比也體現了這一點),任意一個位置的球員的超常發揮或者意外失誤都能改變比賽結果,以弱勝強數不勝數。

足球的複雜性決定了結果的不確定性,不確定性導致了以弱勝強的現象經常出現。以弱勝強的故事完美契合了體育所弘揚的“拼搏不止、奮鬥不息”精神,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現了一個國家人民的精神面貌。業界常說的“足球無關生死,足球高於生死”,或許言重,卻意味深長。

限薪令能否奏效?

理清足球這項運動的邏輯有利於我們樹立正確的發展理念。當我們認識到足球的複雜性與不確定性時,我們才不會病急亂投醫,不會“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系統性的問題需要系統性的思考,然而中國隊每次世界大賽成績不理想的時候,輿論攻勢往往過於短視,總是講究及時問責、不行就換,總寄希望於推出政策立竿見影。這種急功近利的心態夾雜著憤怒的情緒,會讓我們無法理性的思考問題,問題認識不清又談何解決?

此次足協限薪令出臺,官方解釋是希望通過降低球員薪酬來鼓勵球員留洋到歐洲頂級聯賽提高水平。

國內球員的天價薪酬與水平的不匹配在社會討論中一直是巨大的爭議。資料顯示,2018年中超球員平均年薪743萬,是中國普通工人年均4.6萬的160倍。而世界上商業開發程度最好的兩個足球聯賽,英超球員與英國國民的平均收入差距是115倍,西甲是124倍。可見,足協通過政策方式使國內球員薪酬均值迴歸在情理之中。

但是,問題在於高薪酬是足球成績差的結果,不是原因。在足球人才需求穩定甚至增加的情況下,正是因為國內優秀球員供給不足,才導致了人才供需失衡,結果就是隻能從有限的低水平人才供給中選拔球員,其水平與其他國家球員水平差距較大,導致屢戰屢敗。正因為國足成績令人失望,於是政府出臺各種政策支援足球產業發展,各路資本蜂擁而至,通過提高球員待遇刺激人才供給,吸引更多優秀球員走上職業道路。

因此球員薪酬與水平不匹配是大賽成績差之後各路資本進入足球產業的結果,而不是原因。薪酬水平與足球水平的確有相關性,但沒有明顯的證據表明“因為薪酬變化,所以足球水平變化”這樣的理論成立。

決定國內球員能否走上留洋之路的因素不是國內的薪酬與國外薪酬高低,而是國內球員的實力能否獲得國外頂級聯賽俱樂部的認可。世界絕大部分國家的球員薪酬比不上歐洲球員,卻有多少國家的球員能夠去歐洲踢球呢?

薪酬降低,國內球員留洋人數就會變多,恐怕只是一廂情願。球員能否留洋的關鍵不取決於他有沒有動力,取決於他有沒有能力。

球員留洋的方式有很多,要麼是在各年齡段世青賽中表現突出,直接被球探看中,邀請至俱樂部試訓;要麼是在本國聯賽證明實力,發揮出色,但是這種方式的前提是本國聯賽水平要高到至少引起歐洲豪門球探的注意。無論哪種方式,都只取決於你的能力。

因此,足協該限薪嗎?的確應該,但目的是均值迴歸,讓足球產業良性發展。限薪無法解決足球水平問題,真正想要提高足球水平,還是得踏踏實實的摸索適合自己的青訓體系。

借鑑強國青訓體系

清晰的將問題表達出來,就已經解決了問題的一半。這麼多年我們找了各式各樣的原因,也做了各種各樣的嘗試,卻最終在七嘴八舌的嘈雜聲中迷失了方向。有時候我們之所以被紛繁複雜的問題困擾,往往是站得不夠高,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放眼世界足球強國,沒有一個不是靠青訓體系發展起來的。拋開噪音,迴歸本源,決定一個國家長期足球實力的因素無非就兩個:一是有沒有足夠充足、優秀的人才供給,實現人盡其才;二是有沒有良好的人才選拔機制,實現才盡其用。

青訓體系是解決人才問題的根本之策,這一點毫無爭議。目前足球強國青訓體系分為兩種模式:以學校為主導和以俱樂部為主導。

東方足球強國的青訓體系大多以學校為主導模式。以日本為例,校園足球是日本足球的發動機,它組織學生的方式完全以興趣為基礎,確保了在普及層面不進行人為主觀篩選。日本足協極其重視青少年球員教育情況,每個中小學都有自己的少年隊,並形成了小學近1萬支、中學近8000支,註冊球員近100萬人的規模。1917開始的日本高中足球聯賽已經成功舉辦至今,日本足協提出的2050年奪取世界盃絕不是一句玩笑話。

讓筆者感到意外的是,日本社會對運動員的文化要求非常高。大家老生常談的升學壓力問題,日本同樣存在。但是日本青年足球隊中,90%以上是在校學生,學生必須高中畢業才有機會被選拔到職業足球隊。學習第一,運動第二,如果文化課不過關,哪怕是最優秀球員也不能參加比賽,會被教練勸退先去專心讀書。日本的成功經驗證明,只要有科學的青訓體系規劃,所謂的升學壓力與踢球佔用時間的問題並不衝突。

歐洲和南美足球強國青訓體系,大多以俱樂部為主導模式。歐洲和南美足球強國無論是足球氛圍還是足球歷史都要強於亞洲,他們俱樂部的歷史往往比很多國家還要悠久,百年俱樂部世界聞名。因此,他們通常依靠俱樂部的力量培養足球后備人才。

2010年首次奪得世界盃冠軍的西班牙隊就是俱樂部主導青訓體系模式的絕佳代表。在西班牙,各俱樂部的足球哲學和教育方法高度成熟,非常重視對年輕球員的培養,各梯隊訓練計劃和內容非常詳細,教練和隊員都明確自己的任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拉馬西亞青訓營。

成立於1979年的拉瑪西亞青訓營被譽為足球界的“黃埔軍校”。2008至2012年統治世界足壇的西班牙隊,其成員絕大部分出自拉瑪西亞青訓營。阿根廷巨星梅西在幼時患有侏儒症,但是仍然被拉瑪西亞青訓營看中並培養成天才巨星。

除了科學完善的訓練體系外,拉瑪西亞訓練營也極其重視文化課教育。小球員們每天能夠按照規定在基地的教室自習,並有文化課老師對他們隨時進行監督、輔導、解答。在這種保質保量的文化學習制度培養下,拉馬西亞的小球員不但沒有出現足球俱樂部青訓球員普遍存在的耽誤學業的情況,反而超出了一般人在文化課上的平均水平。

覆盤這兩種青訓模式,筆者發現了以下幾個有意思的現象。

無論哪種青訓模式都不是一蹴而就,都是在不斷摸索、完善幾十年之後,才有成績上的收穫。雖然見效慢,但是見效。中國青訓體系的落後決定了國足未來幾年的成績一定是慘淡的。國足的未來不在哪一位教練身上,也不在哪一任足協主席身上,在此時此刻我們的青訓體系身上。春天耐心播種,秋天才可能有收穫。

另外一點讓人比較詫異的是,兩種青訓體系都是文武兼修,這與國內“學習不好就去踢球”的認知截然相反。足球是一項技術與意識結合的運動,與單打獨鬥的技術細節相比,場上的觀察、判斷、空間感都依靠大腦的高速運轉,在足球世界裡,愣頭青式的拼搏大多會輸給天馬行空的巧妙。歐洲聯賽頂級巨星和教練中,畢業於高等院校的不在少數。因此,中國青訓體系培養絕不能僅僅停留在球員的基本功訓練層面,還應該特別重視文化課教育,培養球員的創造力、想象力、理解力。球場上的藝術大師,需要技術,更需要腦子。

中國足球究竟該借鑑哪種青訓模式,還是兩種結合兼而有之?這是這一代足球人必須回答的核心問題。

不青訓,無未來。

最新評論
  • 為了抗癌,男子堅持吃下為狗驅蟲的“芬苯達唑”,後來如何了?
  • 2019騰衝國際馬拉松11月24日鳴槍開跑!1.5萬名跑者踏上英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