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2月4日
從11月28日對陣八一隊開始,林書豪就在不斷嘗試改變自己進攻的方式,在之前的比賽中,他一直是以突破手的面貌出現在大家面前的,而首鋼的打法也很簡單,林書豪強突壓縮對手的防守陣型,其他球員在三分線外嚴陣以待獲得更大的出手空間。
這樣的打法簡單有效,對於首鋼的其他隊員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把那該死的球投進去,而對於林書豪而言,他會遭遇到大量的防守夾擊,什麼打手、什麼刮傷、什麼摔倒在地等等場景,在之前的林書豪身上層出不窮。
這樣的打法在賽季初收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首鋼前面七場比賽僅僅輸了一場,這大概也鼓舞了首鋼包括林書豪在內的全體工作人員,大有把這種簡單而卻行之有效的打法繼續推行下去的意思。
之後他們遇到了遼寧隊,這首次的京遼大戰,在林書豪三分球5中2、全場砍下了29分的情況下,整場比賽首鋼一直都被遼寧牽著鼻子走,遼寧先是通過積極的防守限制住了首鋼外線的投射手感,爾後又用自己強大的內線輪換陣容阻擋了手感大外援漢密爾頓的發揮,最後便達到了消耗林書豪體能的目的,在末節一鼓作氣直接殺死了比賽。
於是首鋼總算是明白了他們這種簡單的以林書豪強突壓縮防守扯開空間為根底的進攻方式,在面對陣容成熟、打法完善如遼寧這般的球隊的時候,很容易就會出現一邊倒的局面,要不就是對手掐住首鋼的投手,讓林書豪一個人不斷強突;要不就是對手拼命夾擊林書豪,讓林書豪的體能提早崩潰!
於是首鋼便開始反思這種林書豪一人持球推進強突的簡單策略,畢竟賽季漫長,雖說林書豪經驗十足,但畢竟也是一個經歷過大傷病的運動員,一直強突下去,能否堅持到最後還真不得而知。
開始首鋼用了劉曉宇和林書豪雙後衛持球組織的方式,但劉曉宇的競技狀態依然不佳,他在大傷之後就一直沒能從傷病中恢復過來,於是首鋼便採取方碩+林書豪的搭配方式,只是方碩持球功夫雖然有一點,但完全沒有強突造殺傷的能力,在他持球組織的時候,就非得要求首鋼的其他球員擁有更為精準的投射才行。
而林書豪,之前是沒有投射的。
在第二次對陣北控的因肌肉痙攣缺陣的比賽之前,林書豪的三分球總計是36投11中,而復出至今的三場比賽中,林書豪的三分球是11投7中,就彷彿雖然只缺席了一場比賽,但那兩天林書豪找到了自己的三分投籃包的正確開啟方式一樣。對陣八一隊,林書豪三分球1中1且不算什麼變化,但是在接下來對陣廣東隊的比賽中,面對廣東隊如潮水般的攻勢,林書豪用三分球延緩了廣東的衝擊波,在第二節易建聯再度上場的時段,如果不是林書豪接連飈中三分,這比賽在第二節就得被廣東打花。
而以三分球連續命中扭轉比賽局勢的林書豪,在之前的CBA比賽中我們從未看到過,甚至哪怕是在NBA的“林瘋狂”時期,他的三分球也出現過單場4中0和3中0的情況,並不算精準。
從“林瘋狂”時期開始直到他加盟首鋼,林書豪的比賽風格從未變過,以速度為倚仗的強突方式一直都是林書豪的招牌,所以他在大傷失去了以往的運動能力之後,在NBA聯盟便無法再生存下去。
因著CBA聯盟和NBA聯盟之間實力的差距,所有人都認為林書豪來了CBA聯賽大概率會重現在NBA時期大傷之前的光彩,卻沒想到CBA聯盟這幾年的成長速度飛快,僅僅只有一項招牌武器的外援甚至都很難生存。
於林書豪的職業生涯來說,做出這個增強三分球出手穩定性的決定比做出加盟首鋼隊打比賽的決定更為重要,後者只不過是職業生涯的抉擇,更多的是商業上的考慮,畢竟在中國,林書豪擁有著大量擁躉和粉絲。
而前者則是關乎到籃球場上他的比賽方式的問題,從網上能夠搜到的關於林書豪從小打比賽的視訊來看,他一直都是以運動能力和速度欺負人的方式打球,他的速度和加速能力,不僅在黃種人裡面首屈一指,就是在所有人裡面,都是頂尖的存在。
可以說,從小到大,林書豪最習慣的比賽方式就是推進加速突破。
而現在,現實的環境告訴他即便是在CBA聯盟,光靠強突已經無法更好的幫助球隊了,於是他只能採取之前從未認真嘗試過的用投射幫助球隊的打球方式,這種本能習慣上的更改殊為不易,就好比你從小到大一直都是在鍵盤上打字,突然有一天“天網”降臨,一切電腦機器都失去了控制,你只能用手去寫字,這時候的你會非常難受,因為你壓根就不知道怎麼“寫”字。
當然只要有足夠的時間,自己又有足夠的耐心,這寫字是學得會的,而林書豪目前也正在過這道坎,打廣東讓我們見識了他在三分線上的潛力,隨著賽季的深入,他大概率會把這份投射能力穩定下來,到時候首鋼的進攻便會更為複雜一些,方碩可以持球組織、曉川也可以持球推進、漢密爾頓的高位策應可以重新拾起,等等。
那時候的首鋼會比賽季初我們看到的更為成熟,而這一切,都從目前林書豪三分線外的進步開始。林書豪有投射,翟曉川有持球,方碩更穩定,這樣的首鋼豈有不更上一層樓之道理。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