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體育>

NBA官方公佈了聖誕大戰湖人與快船最後2分鐘的比賽報告,報告顯示這場比賽的最後2分鐘內沒有出現任何誤判或漏判。

關於最後3.6秒引起熱議的球權改判,裁判報告認為這個改判沒有問題。“通過與回放中心的溝通,球權被改判給快船。貝弗利在防守時把球拍掉,但是球在出界之前又碰到了詹姆斯的手,這導致球權被改判。”

事實上在回放的時候,所有人就已經很清楚的看到在貝弗利切球之後,球最後接觸的是詹姆斯的手指。

但在賽後這個判罰還是引起了爭議,人們爭議的焦點不是球最後是不是詹姆斯碰出去的(這一點無可爭議,回放顯示球最後就是詹姆斯碰出去的),而是這樣的判罰以後是不是應該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也就是我們說的“不要雙標”。

在NBA70多年的歷史裡,聯盟從來沒有這樣一幀一幀地慢動作回放切球后的球權歸屬,都是直接把球給到進攻方。即便是在NCAA舞臺上,切球出界時,球權也都是判給原來的持球方。

打球的人都知道,切球是一瞬間完成的動作,搶斷的話自然不會有爭議。但如果切球出界的話,誰是最後接觸球的球員,肉眼是根本無法判斷的。不過按邏輯思維,90%的切球出界,要較真起來,最後觸球的都會是被切球的一方。

但無論是我們平時打球,還是NBA、世界籃聯、CBA等比賽,碰到這樣的情況,球權都會給到進攻方。防守方也不會有任何的抗議。

只是NBA裡又有規定,比賽最後2分鐘的球權歸屬,是可以看慢鏡頭回放的。而看了慢鏡頭回放後,最後觸球的又的確是詹姆斯,所以改判球權也很合理。

針對這種情況,NBA名記Royce Young就在賽後吐槽:“毫無疑問這是一個荒謬的判罰。我們需要一個真正的規則,因為這是一個常識。我不否認是詹姆斯最後觸球,但在比賽中切球,不能用一幀一幀的慢動作畫面去糾正誰是最後的觸球者。去解決這個問題,NBA!”

Royce Young的意思很簡單,籃球比賽是連貫動作,不能用慢鏡頭去糾結其中的一些細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不能做幀球迷。畢竟如果真的用幀看比賽,你會發現一場比賽裡充滿了無數的錯判漏判,那樣比賽就沒法看了。

在比賽的前46分鐘,這樣的球都是直接判給進攻方。而到了比賽的最後2分鐘,你卻說要通過回放去判斷球權(NBA70年裡頭一遭)。這就難怪大家會有爭議了。

Royce Young希望NBA能出臺一個明確的規則,去消除這樣的爭議。要嘛還像以前那樣,遇到這樣的情況,把球權直接給到進攻方,不再看回放去糾結最後是誰出界的了。

要嘛以後遇到這樣的情況,都看回放,判斷球權(實際上不可能,畢竟如果這樣做,那NBA就會變得很瑣碎了)。

還有一種規則,那就是以後比賽前46分鐘,還是像以前那樣把球權直接給進攻方。最後2分鐘就都看回放去判斷球權,就像聖誕大戰時做的那樣。

湖人這個球,之所以會有爭議,那是因為以前NBA沒有先例,所以大家覺得有爭議。而現在有了湖人這個先例,以後再遇到這樣的情況,裁判判罰時就有例可依,大家就不會覺得再有爭議了。

湖人雖然輸掉了聖誕大戰,卻不經意間創造了NBA70多年曆史都沒出現過的一個爭議判罰。如果聯盟真出臺了這樣的規則,也許這個規則會命名為:“詹姆斯規則”。當然,也有可能命名為“貝弗利規則”。

  • 為了抗癌,男子堅持吃下為狗驅蟲的“芬苯達唑”,後來如何了?
  • 64秒飈3記三分,2場狂進9球,廣東最強投手迴歸,杜鋒這次該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