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小編曾寫過一篇文章
探討了“炒鞋”的來龍去脈
文章發出後
甚至還有“沖沖群”拉我入夥
妄圖帶我屯鞋
想騙我當韭菜?門都沒有
我手上可是有幾十萬的大專案!
美股指數都不如它
等等,各位先別急著酸
板磚也先放一放
大專案還在“孵化”中,準確說,專案的包裝還沒拆。
因為這些專案只是一些球星卡,不過可別以為這只是一張紙。
過去十年,美股標準普爾指數一路回升。
但和最好的 500 張球星卡相比,標準普爾的增長都是小菜一碟——
球星卡的增長是標準普爾指數的兩倍。
一張小小的球星卡到底有何投資價值?
這得從球星卡的發展歷程說起:1880年代,第一張球星卡在美國正式誕生。
起初,球星卡是由菸草製造商所推出的附贈品。
不過,隨著體育市場的爆發以及消費升級,後來就有了專門做球星卡的廠商——UD和帕尼尼。
卡片上的球星也從棒球,擴大到橄欖球、籃球、足球。
甚至美國總統也客串登上過球星卡。
卡片種類也絕對能令你大開眼界,細分的話夠寫一篇小論文。
簡單說就是普通卡、簽字卡、實物卡幾大類。
普通卡,卡片上只會印有名人主題形象照,不限量發行,屬於入門級。
貝肯鮑爾、克魯伊夫、羅西……這些上古球星的風采,都能在這套卡片中找到。
目前一套卡即便品相有些破損,也能賣到1000到1200歐元之間。
而簽字卡,顧名思義,是普通卡的基礎上附有名人親筆簽名。
基本都是限量發行,價錢自然也就水漲船高。
上個世紀90年代,為了紀念去世的馬拉威奇,球星卡公司特意發行了簽名球星卡。
不過很可惜,他生前並沒有留下官方簽名。
於是公司就從支票、機票上截取了他的簽字,發行了極稀少的簽字卡,目前市價已經高達13萬美元。
而實物卡,則多以球衣切片為噱頭,配以球星在空白處的簽名。
在卡圈,據說最值錢的一種實物卡,是球員“不小心”把簽名寫在了球衣上的卡片。
時常就有某卡友,號稱他的一位朋友在買普通卡時,拆到了這種“百年難遇”的好卡。
這就像某頑主隨手買了個碗,結果找人一鑑定,居然是萬曆年間一樣。
雖然真假不得而知,但卻沒有阻攔大家的“賭徒心理”,總想成為那個別人口中的幸運兒。
實際上,“撿漏”正是玩球星卡的一大魅力。
就像現在流行的“盲盒”,每包球星卡都採用密封卡包包裝。
在開啟之前,你永遠不知道會與哪位球星邂逅。
即便早先看似不起眼的球星卡,也有可能在未來成為爆款。
林書豪的球星卡就是最好的例子。
起初他的新秀卡只是在華人圈流通。
但隨著“林旋風”越刮越“瘋狂”,現在一張新秀卡的成交價已高達2萬美元。
當然,也有一種反例,某球星因為天賦異稟,球星卡剛發行時就被炒得很高。
但如果他並沒有達到大家的期待,那麼卡片也就一路看跌。
這就像是一種賭博,賭的就是這球星是能一路高歌,還是“最多隻能火3年”。
中國產球星卡 等你來收割
小編在收藏這些卡片時,也在想難道中國沒有自己球星卡嗎?
畢竟論收藏,咱們怎麼能輸給別人?
想當年,我就是我們大院收藏水滸英雄卡的一哥。
通過搜尋發現,那還是在1998年,當年中國舉辦了甲A聯賽,發行了一套本土球員球星卡。
當時全套71張,一度被炒到了2000元以上,頭號球星郝海東的單卡更是達到1000元。
要知道,那可是距今20多年前,一份便當只賣3元錢的年代。
這些球星卡,絕對堪稱奢侈品。
那麼現在這一套球星卡值多少呢?
5000?1萬?都錯!
2016年時,這套球星卡約能賣400元左右,這還是回暖的價格。
最低時,2、300元就可買一套。
看到這樣的價格,我緩緩地打出一串省略號……
與之類似的,還有早年CBA的球星卡、中超球星卡……
至於它們的現狀,基本流落民間。
甚至當年是否發行了全套,都有待商榷。
小編甚至可以做個大膽的假設,即便現在仍流通,也是有價,但無市。
用一段朴樹發行於1999年的《那些花兒》中的歌詞,就能概括中國產球星卡的現狀——
她們都老了吧
她們在哪裡呀
我們就這樣
各自奔天涯
事實上,這背後的原因也很簡單——
球星卡的火熱程度,就像職業體育發展的“晴雨表”,二者休慼相關。
雖然近年來國內職業體育市場愈發成熟,但與國外動輒數百年曆史的體育IP相比,即便是中超和CBA,也尚處於萌芽階段。
不過體育市場終究不能一口氣吃成胖子,量變引起質變才是正常規律。
最近小編就發現,越來越多的朋友下班後不再“吃雞農藥”,反而選擇鑽進健身房擼鐵;
週末也紛紛放棄了夜場酒吧,轉身走進球場,支援自己的家鄉球隊;
不少球隊也聯合交通卡,發行了限量球星卡,甚至還有區塊鏈球星卡。
看著一張球票從50元飆升到了500元,說不定下一波牛市就是球星卡了。
小編趕緊下單了一套甲A球星卡,也許搏一搏,單車也能換摩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