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體育>

1月31日訊息,近日,鳳凰衛視《鳳凰大視野》節目春節期間播出了中國女排系列專題片《永不落幕的傳奇:我在中國女排的日子》,第三集“重生”,講述了陳忠和如何帶領低谷中的中國女排重奪世界冠軍和奧運冠軍,締造“黃金一代”的故事。

1979年女排亞錦賽,中國隊獲得了極大突破,首次奪得亞洲冠軍。也正是在這一年,主教練袁偉民身邊多了一位福建男排運動員。

在陳忠和的記憶深處,他的家鄉福建漳州龍海,經常舉辦大大小小的排球比賽。

年少時期,他和父親都是公園球場觀眾席上的常客。

陳忠和說,“從小學六年級開始,1971年,我就開始打排球,我讀的是龍海石碼第一小學,我們第一小學可以說在漳州地區,應該是最好的一支排球隊。”

到了中學時代,他有幸師承前國手徐蓮蒲和林亞鳴,一路從校隊打到福建省隊。

青年陳忠和是全能型主攻手,彈跳出眾,扣殺自如。儘管如此,身體條件依然是他的硬傷。

陳忠和回憶,“當時我是屬於全國最矮的一個排球運動員,條件比較差,所以覺得沒什麼前途。1979年,袁偉民看上了我,從個子、技術方面都比較適合來作為陪打教練。”

就是模仿一些亞洲的打法,

所以1979年就調我到中國女排來當陪打的訓練。”

1978年的臘月,對於中國排球史具有重要意義的全國排球會議在漳州召開,袁偉民在會上提出,要以男隊員陪打的方式來鍛造女排。

袁偉民當年助手、中國女排教練鄧若曾回憶,“陳忠和來的時候,是福建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運動員。是他的老教練,也是我的一個戰友推薦的。因為當時也需要男隊員陪練。他是其中之一,也是最年輕的一個。”

於是,22歲的陳忠和,脫下了福建隊的球衣,換上了印有“中國”二字的球衣,開始了他的陪打生涯。

中國女排第一任隊長曹慧英說,“等於從我們建隊他就在,隊員換,但是女排這個名字一直沒有變,他在這個集體裡摸爬滾打一直到他退休。”

曹慧英說,“忠和是一個特別可愛的小夥子,也是非常細膩的一個人。他跟我們在隊裡好幾年,從他來講,我們吃苦他也同樣吃苦。”

相比於在賽場上風光無限的運動員,陳忠和在場下安於配角身份,他模仿各國優秀球手的打法,不論進攻、扣球,還是攔網、防守,他都要了如指掌。

陳忠和經常晚上看錄影學習,白天就在隊員身上實驗。除了訓練,隊員們的情緒,生活,他也照顧的周全。

弟子王麗娜說,“他也非常認真,因為有時候他也要去模仿對手的,因為有些男教練基本就是模仿對方,比如歐美隊比較高大,力量也比較重,他主要是陪打,都會去訓練我們。”

袁偉民助手鄧若曾說,“他模仿能力很強,而且能吃苦,很吃苦,幫助教練解決了很多問題。身體訓練,技術訓練,他是在中國女排時間最長的一個。他學了很多東西,自己也有很多發明創造,最後在困難時期能夠挺身而出。”

伴隨中國女排起起伏伏22年之後,到了2001年,陳忠和的機會終於來了,低谷中的中國女排正在尋找一位能夠帶隊重新崛起的新任主教練。

郎平恩師袁偉民近況

從去年開始,關於中國女排以及郎平教練的新聞數不勝數,無論是在哪個社交平臺上,都能看到她們的影子,如果說中國女排是“上陣殺敵”的勇士的話,那麼郎平教練一定是背後的“軍師”,但是今天要說的是大家容易忽略的一個人物,他就是“軍師”背後的“恩師”袁偉民,他現在已經80歲高齡,身體依然很健朗,臉上還很有朝氣,還坦言郎平是他帶過的最好的弟子。

袁偉民是典型的南方人,他出生在風景優美的蘇州,他雖然出生在戰爭年代,但是這不妨礙他與排球結緣。他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出排球方面的天分,也很小就開始進行排球訓練。在新中國成立幾年之後,他就成功進入省隊進行訓練了,在省隊訓練期間,他非常努力練習排球,也善於總結打排球方面的經驗,在一日日的經驗總結中,他的球技越來越突出,最終在他23歲那年,成功進入國家隊。在國家隊他依然沒有忘記繼續總結打排球的經驗。

並且,這裡總結到的經驗技巧更多更實用,這也為他在退役之後當教練打下基礎,畢竟教練是要訓練隊員的,而訓練隊員就需要有自己的一套經驗技巧。在國家隊呆了幾年後,袁偉民退休當了國家隊女排的教練,他不遺餘力地把他的畢生所學傳授給他的“弟子”們,在他的教導之下,中國女排開始崛起,併成功奪得世界冠軍,成功打響了中國女排的名號,為中國女排的繁榮打下了基礎。

袁偉民並沒有一直擔任教練的職務,“人往高處走”,他在辭去教練職務後,轉而“當起了官”。從主席到國家體育總局局長甚至是黨委副書記等等職務,袁偉民的官越來越大,但是他對中國女排甚至是中國體育的貢獻也越來越大。可以說,是他提升了中國女排的地位,也是他首先把中國女排的國際名聲打響了。

2004年,袁偉民從政界退休,但是他退休卻沒有閒下來,而是繼續去教導打排球的後輩們,甚至還親自教學,親自傳授賽場上的要領和規範。這一方面體現出袁老的專業度依然很高,同時也體現出他對中國排球事業的關心。他這樣熱愛排球的精神值得許多人學習,他專業的教學經驗也影響了許多人,包括郎平教練在內。

可以說,不管是球員時期,還是教練時期,抑或是政員時期,袁偉民的愛崗敬業精神都是令人敬佩的。現在,時光逝去,袁教練也變成了袁老,不過即使他變老,但是他身上的精氣神依然蓬勃,在這裡,也祝福袁老身體健康!

袁偉民

袁偉民,1939年7月8日出生於江蘇蘇州,196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畢業於南京體育學院,前中國排球運動員、前中國女排主教練,前國家體育總局局長。

1974年宣佈退役後,袁偉民出任國家女子排球隊主教練,指揮中國女排,分別於1981、1982和1984年,取得第3屆世界盃女子排球賽、第9屆世界女子排球錦標賽、第23屆洛杉磯奧運會女子排球比賽冠軍,使中國女排在世界排壇上首次取得“三連冠”的歷史性突破。在第三屆世界盃女子排球賽上袁偉民獲最佳教練員獎。

1984年起,袁偉民歷任國家體委副主任,全國體總副主席,中國奧委會副主席,國家體育總局局長,中國奧委會主席,中國排協主席,中國奧委會反興奮劑委員會主任。 2004年12月,65歲的袁偉民從國家體育總局局長的位置上退休。 2007年10月13日, 袁偉民被美國的排球名人堂授予優秀教練員獎,成為第二個被選入排球名人堂的中國人。

中文名 袁偉民

外文名 YuanWeiMin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江蘇省蘇州市

出生日期 1939年7月8日

畢業院校南京體育學院

運動專案 排球

所屬運動隊 中國排球隊

主要獎項 入選2007年度排球名人堂

第三屆世界盃女子排球賽上獲最佳教練員獎

袁偉民出生在蘇州近郊的一個菜農之家。父親是個淳樸厚道的農民,少言寡

語,一生只知幹活;母親慈愛、爽朗、個性剛強,挑擔上街賣菜,回來操持家務。不識字的雙親用辛勤的耕耘養育著6個子女,最小的袁偉民是這個和睦家庭裡的寵兒。他從小自己料理自己,只要做完功課就由著性子玩樂,毫無顧忌地嘗試各種樂趣,沒有人呵斥他,沒有人打擾他。小學、初中、高中,袁偉民上的都是蘇州第一流的學校。

個人生活

袁偉民的日常愛好是書法、讀報和做家務。

袁偉民喜歡剪報,這個習慣一直保持了三十來年。讀到精彩的文章,他會剪下下來,粘在畫報上並分門別類地整理備用。久而久之,家裡就有了很多剪報本。前幾年國際排協主席魏紀中有事去辦公室找他,談話中碰到一個政策性很強的疑點,他說“你等等”,翻開精心收集的“袁氏剪報”,果然藥到病除。

閒暇時,袁偉民還喜歡幫著夫人做家務,琢磨些居家過日子的小竅門。有人到家裡來做客,他會領著人家參觀自己的“作品”:用飲料瓶自制的“衣架”等。

袁偉民一家喜歡吃甜食,家裡不間斷地儲備著糖果蜜餞之類的小食品。有一年在泰國舉行亞洲錦標賽,身為亞排聯主席的袁偉民在上臺發獎時昏迷倒地,經過當時的衛生部部長陳敏章親自檢查,確診是低血糖。從此吃小甜品就成為袁偉民的嗜好。

袁偉民原來抽菸很多,當教練員的時候一天兩盒“萬寶路”,經歷泰國昏迷事件之後,遵照陳敏章的囑咐,他徹底戒菸了,而且意志堅決,一次成功。

社會活動

2004年,袁偉民離開了國家體育總局局長的職位,開始了退休生活。

2005年,袁偉民再次回到蘇州,回到母校蘇州中學,20年沒見的老同學錢吉良和袁偉民再次相遇。這次見面的形式,主要是座談,而這一次,袁偉民留給錢吉良的印象從青年時的“勇猛”、壯年時的“成熟”到了現在的“低調謙遜”。“蘇州中學百年校慶的時候,學校曾請這位著名的校友為母校題詞,但是袁偉民謙虛地謝絕了。但當蘇州中學體育館落成請他為體育館寫字時,袁偉民卻爽快地答應了。“他的心,還是在他鐘愛的體育事業上。 ”

2007年12月,在2008年這個奧運年到來的前夕,錢吉良收到了已經退休的袁偉民的新年賀卡,“錢吉良同志,新年快樂!”字雖少,但在錢吉良看來,這張賀卡有著深深的鄉情,濃濃的同學情。“他不會忘記蘇州,不會忘記蘇州中學,也不會忘記他的同學們。這張卡我將永遠珍藏。”

2009年10月11日,袁偉民釋出自傳《袁偉民與體壇風雲》一書,

由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 這本書記載了袁偉民從事體育工作47年的風雨歷程以及他對中國體育的總結和思考。此書還披露了不少中國體壇內幕,其中《申奧:深層的故事》一章,則打破何振樑與袁偉民——兩位德高望重老人間的靜默,袁偉民在書中直指何振樑“不聽招呼,自作主張”,在體壇掀起波瀾。

現在很多年輕人因為工作壓力大,以致頭髮脫落嚴重,成為社會中普遍存在的一大健康問題。不過,80歲的袁偉民卻依舊頭髮濃密,精神矍鑠,看上去也就像是60歲左右的樣子,這也反映出他老人家心態樂觀,所以越活越年輕,這一點很值得年輕人去學習。

袁偉民寶刀未老,他還特意帶著老女排的隊員們,在體育博物館前栽下一棵桂花樹(桂花是蘇州市花),寓意著中國女排精神將在蘇州繼續傳承和發揚。袁偉民老爺子體格真不錯,祝他身體健康,安享晚年。

最新評論
  • 為了抗癌,男子堅持吃下為狗驅蟲的“芬苯達唑”,後來如何了?
  • 英超冬窗盤點:BIG6最慘隊誕生 中甲外援上演神奇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