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斷吃
如上圖,黑1分斷白“○”一子與白“▲”二子的同時也打吃著白“○”一子,像這樣的下法,我們稱之為“斷吃”。
如上圖,黑1分斷白“○”三子與白“▲”三子,此時雖然沒有打吃白“○”三子,但因白“○”三子已成黑方囊中之物,故黑1的下法也可叫做“斷吃”,簡稱“斷”也行。
如上圖,黑1斷吃白子的同時還救活了黑“△”二子,此處出入非常大。
如上圖,黑1斷吃,接著黑3一線吃,黑棋在這裡同時運用了兩種吃子技巧,好比拳擊裡面的組合拳。黑3如下在A位則是放虎歸山。
如上圖,黑1斷吃。
如上圖,黑1斷吃。
如上圖,黑1,表面上是斷吃白“▲”一子,實際上是連皮帶骨地將白“○”數子也吃進來了。
如上圖,黑1斷吃,接著黑3一線吃。
如上圖,黑1斷吃,白2提並無作用,因白棋只剩下一口氣,黑3可立刻提掉白棋數子。
如上圖,黑1斷吃,因有兩顆黑子似兩側門框,黑1的下法又被人形象地稱作為“關門吃”、“門吃”,關門吃有“關門打狗”的寓意。
如上圖,黑1抱吃,這裡同樣被人形象地稱作為“關門吃”。
因為關門吃是從抱吃和斷吃兩個吃子技巧的分支而來,所以我們不會將其分離出來單獨講述。
抱吃的本質就是擋住對方棋子的最佳出逃路線並將其趕向己方的棋牆或援兵處,己方棋子形成合抱之勢。
斷吃的本質就是分斷對方兩處棋子並將其弱小的一塊棋子予以吃之。
如上圖,黑1的下法,既可叫做“斷吃”也可叫做“抱吃”。因為這種棋形更給人一種“棋子被合抱”的視覺衝擊,所以在這裡僅將黑1叫做“抱吃”。
如上圖,與前圖相反,這裡的棋形更給人一種“白棋被分斷”的視覺衝擊,所以本例黑1叫做“斷吃”更恰當。
二、雙吃
如上圖,黑1後,兩顆被分斷的白子被同時叫吃著。此時白棋A位逃,則黑棋B位吃,白棋B位逃,則黑棋A位吃,白方總有一顆棋子逃不掉。這裡,我們把黑1的下法叫做“雙吃”,也叫做“雙打吃”、“雙叫吃”。
這裡,黑1也屬於“一子二擇”的好手。
如上圖,黑1雙吃。
如上圖,黑1雙吃。
如上圖,黑1斷吃,收穫頗豐,假若黑方此時於“白2位”雙吃,則收穫要小許多。
很多時候會出現兩種以上的吃法,這個時候我們當然要尋找最佳的吃法。
如上圖,與前圖相比,白棋多了白“▲”一子,黑棋此時再去斷吃就不妥了,這裡選擇雙吃才是正確的。
如上圖,黑1雙吃。
如上圖,黑1雙吃。
口訣:雙叫吃,真奇妙,總有一塊逃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