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回繼續聊。
話說昨日簡單分了一個球鞋分級標準A、B、C、D之後,立刻就有老司機跳出來表示自己最喜歡D級,虎狼之心躍然屏上。思忖片刻,決定把標題稍作修改,從而來迎合他們的口味——賦閒在家,一個“衝”字足以解千愁。
回到正題,昨天簡單聊了一下不同價位的球鞋如何分級,那麼今天就繼續往下聊一聊同一級別的球鞋應該如何來進行比較。
拋開繁雜的各類細瑣部件不提,其實可以簡單粗暴地將球鞋按照底和麵進行切割。這是因為,不管是設計師還是工廠的成本核算師,最基本的工作邏輯都是按照“底+面”兩部分分開,按相關的流程就行。
而我們常見的科技配置也幾乎是被設置於這兩部分之中。所以在進行同級別的比較時,也可以一刀切似的將底和麵切開分別來進行對比。
先說底部之間的對比。在現代運動鞋不算漫長的幾十年發展歷史裡,製造底部的工藝已經很多年沒有太大的變化:一個模具,一個注塑用的原材料,就構成了球鞋底部的基礎。但近些年,化工高效能材料的開發,確實提升了不少穿著者的腳感體驗,以BOOST、ZOOM X、態級、䨻為代表的新型發泡材料要比之前老舊的發泡材料體驗感更加明顯。
因此,有了第一條對比的標準:中底的發泡材料。
而因為幾大品牌商的新材料科技運用到的原材料和工藝有所區別,所以實際的穿著體驗也有細微的差距。比如後研發的ZOOM X就比BOOST要回彈效能強勁許多,至於與ZOOM X同祖宗的䨻,我只穿過WOW7裡的半掌內建型,感覺不是很明顯。但我穿過馭帥13全掌䨻的前同事用“腳感爆炸”四個字來形容,等我不那麼貧窮後,我打算淘一雙來試試,看看他是不是在放彩虹屁。
最後還有匹克的態級,之前因為噁心抖音上的爛俗營銷,所以一直不感冒,但是後來搜了一下態級用到的P4U材料,還是有點興趣,閃現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但仍然不是很完美,這雙鞋後面再細聊。
寫了這麼多總結一下,底部發泡材料可以作為比較的第一方面,運用了新材料的一般都比老材料要好。這裡再多囉嗦一句REACT,這基本就是露娜的升級版,腳感沒有明顯到上腳就情不自禁地發出“哇”的一聲,所以不拿來作為比較。
至於耐克的氣墊,記住面積大的比小的好,雙層的比單層好,不要去看耐克又說他的設計師又怎麼按照受力革新了氣墊分佈,對普通人來說,沒多大影響。
所以對這一點的標準是:
新材料>老材料
面積大>面積小
聊完了中底的材料之後,再來聊一聊最近球鞋大V圈裡撕逼的第一導火索——中底抗扭片。
出於對運動保護的考慮,這個東西還是要有的,此前我做休閒鞋類的鞋產品時,就有專業的開發建議在底部結構不是很平整時,最後內建上鐵鋅片,以防止中底在穿著久了之後塌陷。休閒鞋類的產品尚且如此,更何況籃球鞋這種高對抗的專業類產品。
但是,對於中底抗扭片的也不用過於迷信,只要能保證球鞋合適的剛度,不管是TPU還是碳板都無所謂。
所以對這一點的標準是:
有>沒有
碳板>TPU>其他
接下來就該輪到外底了。
對於籃球鞋來說,全掌防滑橡膠是最最基礎的配置,因此不用擔心無良品牌商連橡膠底都節省。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牌的橡膠配方也有差異,比如有的品牌的水晶底硬得要死,而有的品牌卻像是橡皮擦。關於這點沒有可以直接判斷的標準,最好的標準來自長時間穿著後的檢驗。
最後再來囉嗦兩句底部的造型。
有的球鞋底部造型豐富,看起來價值感十足,有的造型卻十分平整,看起來不是那麼值錢。而實際上呢,底部的造型都是通過模具成型,豐富和簡約都來自於設計師的設計理念和設計功力,這點需要大家各自結合自己的審美作為評價標準,這裡也不設定統一的標準了。
今天的內容差不多就到這裡,因為今早睡了個懶覺才開始動手寫,所以想到哪裡就寫到了哪裡,若有紕漏和錯誤,還請諒解。下回再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