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幾十年的世界男乒格局來看,但凡稱霸一時的王者之師,隊伍中必然有著球風、氣質完全不同的“雙保險”人物。例如老瓦和佩爾森,劉國樑和孔令輝,馬琳和王勵勤,張繼科和馬龍……
一個讓人服,一個讓人怕!
那麼,張繼科的可怕之處在哪裡?借用馬龍在里約奧運會男團半決賽後,談到張繼科對鄭榮植比賽中表現時的評價:“決勝局中的那種球,世界上只有張繼科打得出來。”
例如這分球~
看下慢鏡~
接觸球的瞬間,張繼科突變節奏快速翻挑,絕對的神來之筆!這分球從氣勢上來說,也奠定了決勝局的整體走勢!
比賽中打出靈感球的並不少見,但是在這麼關鍵的比賽和局面下,能有這份膽量的,肯定為數不多;再退一步講,哪怕真的有這種膽量(例如國球匯君),能夠保證命中率的更是寥寥無幾!
張繼科的可怕之處似乎就在這裡:關鍵時候敢於發力和搏殺,而且有著足夠高的命中率。
這種球對於對手心理的打擊,幾乎是毀滅性的……所以當小夥伴們說到馬龍訓練兢兢業業的時候,國球匯君總會適時的補充:其實張繼科也是如此,不然不會在關鍵時刻依舊保證出手的命中率。
其實,張繼科的這種特質早在2009年已經有所顯露。2009年全運會,馬琳在男團比賽先後戰勝了王皓和馬龍之後,最重要的冠軍爭奪戰的決勝盤,負於張繼科,解放軍隊如願奪得全運會男團冠軍。
坦白說,雖然適逢無機時代的改變初期,但是國球匯君始終覺得,這段時期的馬琳,才是最強大的馬琳:1.北京奪魁後,馬琳的境界明顯高人一籌;2.球速慢了,但是對於習慣於近臺周旋的馬琳,影響力並不如想象中的那般大。
馬琳當時也說過:倫敦奧運週期,他競爭奧運會的機會甚至要大於北京奧運週期~
看看青澀的張繼科和老練的馬琳之間的對決,技術層面的東西會隨著時間有所改變,但內在的這種特質,是從一而終的。
張繼科主管教練肖戰在回顧奧運會時,也提到過,就在男團決賽許昕輸給水谷隼,有可能會面臨五盤大戰的時候,他認為即使打到第五盤,張繼科也一定能贏水谷隼:“張繼科只要站在賽場上,就會為隊伍拿下最關鍵的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