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體育>

泰拳界雲:“吾輩棲身武壇凡二十載,未曾見有用膝機會時而舍膝用拳者”。

就是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20世紀以膝法聞名的泰拳高手層出不窮;

30年代乃汪的膝法最毒辣,有“膝虎”美稱;

50年代實攀以“彎膝”稱絕;

近年,泰拳王狄西蓮以其強勁的膝法獲“通天膝”美譽。

泰拳手在使用膝法攻擊時,充分地運用了攻擊時放胯送腰的發力,支撐腳腳掌蹬地的發力,旋身擰腰的發力,同時再加上泰拳手在膝法攻擊時極為擅長與自身的攻防步法、攻防節奏、箍頸時的手法組合。

也正是這種融合了自身的整體發力的攻擊,使得泰拳手的膝法攻擊距離更遠,攻擊時的變化更多,攻擊力更強。

泰拳膝法很多,最基本的有衝膝、彎膝、扎膝、穿膝和飛膝。

一、 衝膝

衝膝是膝法中最基本的招法,運用最廣。一般有提膝向上直衝、向前衝撞或斜線衝擊等衝膝法。

當雙方近距離糾纏時,用衝膝撞對手的肋部、腹部或腿部。

動作要領:雙手護頭,左腳跟提起,腳前掌碾地外轉,右腿屈膝前撞;發力應挺胯前送。

泰拳衝膝最厲害的一招是“箍頸撞膝”。當雙方纏抱時,拳手雙手扣住對手的頸部下壓,用膝向上衝撞對手面部,若被擊中,對手當場血流滿面,昏倒在地。

“箍頸撞膝”另一用法是,拳手雙手扣住對手的頸部左右旋擺,使對手失去重心,處於被動狀態,然後用膝進攻。

2001年12月5日,中泰對抗賽在曼谷舉行,75公斤級世界散打冠軍苑玉寶在第二局被泰將坤勒用“箍頸撞膝”技術性擊倒。

二、 彎膝

彎膝也叫側膝,是泰拳特有的膝法,動作難度很大。

彎膝的進攻路線不是直線或斜線,而是從體側提膝高抬,然後攻擊對手的肋部、下頜或太陽穴。

動作要領:屈膝高抬體側後,從體側弧形上擺,通過提踵、提臀,擺腿發勁,撞擊目標。當對手雙手緊護胸腹,衝膝無法下手時,立即改用彎膝,從側面攻擊其腰部或頭部,效果很好。

三、扎膝

扎膝是一種貼身膝法。當雙方互相纏抱,衝膝和彎膝都無法施展時,可提膝用膝尖直撞對手的大腿內側肌肉或腿根部,既可有效地保護自己,又可削弱對手的攻擊力。使用扎膝,必須動作隱蔽快速,把握時機,以快打慢。

20世紀60年代羽量級高手威悍,其扎膝冠絕一時,號稱“扎膝王”。

四、 穿膝

穿膝是連防帶打的膝法。當對手用橫掃腿進攻,我可主動靠近對手,提膝用膝尖直撞對手的腿根或內胯。如果擊中,不僅可阻止對手的橫掃腿,而且可使其失去重心,或因大腿的動脈受擊而失去戰鬥力。

使用穿膝,方法一定要正確。當對手用左腿時,必須用左膝衝頂其左腿的大腿內側;當對手用右腿時,必須右膝衝頂其右腿的大腿內側。

五、 飛膝

飛膝是所有膝法中惟一適用於遠距離攻擊的膝法。飛膝是利用身體騰空飛行的衝擊力和自身的體重一起作用於對手,產生極大的衝撞力量,可一下將對手擊倒。

飛膝攻擊的目標:心窩、下頰、面部和胸部。泰拳手在比賽中能躍起三尺至五尺高度,以飛膝重創對手。

運用飛膝的要領:一要彈跳力好,二要把握時機及距離感。當對手體力不支或節節敗退時,運用飛膝追擊,效果極佳。

泰拳飛膝分單飛膝、雙飛膝和連環飛膝。

在泰拳中單飛膝較雙飛膝運用要多,而雙飛膝的使用難度較單飛膝要大,所以相對來說單飛膝更為實用,這兩種膝法都具有很強的殺傷力,無所謂哪個更大,而其殺傷力的體現也是要視其使用拳手的實力而定的。

比如雙飛膝雖然其使用難度大,但在1983年香港比賽中,泰拳名將“雷神”奮特與印尼拳手蘇柏若決戰,在戰至第三局時,蘇柏若節節敗退至繩角,奮特就以雙飛膝擊中對手頭部和胸部,蘇柏若當場被擊昏倒在地。

  • 為了抗癌,男子堅持吃下為狗驅蟲的“芬苯達唑”,後來如何了?
  • 還有希望,稱米蘭仍然可以競爭歐冠,十分差距可以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