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體育>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都在說壓迫壓迫,究竟什麼是高位壓迫?

【什麼是高位壓迫?】

“當進攻球員在後場控球時,防守球員迅速上前逼搶,封堵傳球路線,限制進攻方向向前推進,迫使其失誤,進而將球奪回或破壞。”

事實上,國內學術界對“高位壓迫”這一翻譯過來的術語並不感冒,而是更傾向於“中前場逼迫式防守”或“向前逼壓式打法”。

關於壓迫,中國球迷其實並不陌生,徐根寶教練當年在上海隊的“搶、逼、圍”——“主動上前搶斷,把對方腳下的球奪過來;貼身防守,逼到他出錯丟球;幾個人圍著對方球員,不給他出腳的機會”便是高位壓迫的一個早期版本。

高位壓迫最理想的目標,自然是重新奪回控球權,直接搶斷、贏得界外球、角球、定位球都可以看作是成功的防守。而延緩對手的進攻速度也屬於可以接受的一類結果,比如迫使對手橫向或向回傳球/帶球、把球破壞出界。最壞的結果?當然是被對手三傳兩倒破了局,快速通過了中場。

【為什麼壓迫這麼晚才出現?】

足球戰術聖經《倒轉金字塔》這樣解釋:“壓縮和削減空間,或者換個詞——壓迫(Pressing),這在現代足球和老式足球之間劃出了界限。由於中前場球員幾乎得一刻不停地跑動逼搶,因此壓迫對球員的體能提出了極高要求,這或許就是它沒能更早誕生的原因。”

什麼原因呢?

——足球運動的發展,職業化商業化程序,越來越科學的訓練和恢復手段,這些都促進了球員身體素質的飛躍和足球技戰術水平不斷提高。別說上古時期,就是跟10年前相比,現在的足球比賽在對抗激烈程度、攻守轉換速度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就是為什麼看慣了現在比賽的我們看不下去上世紀的錄影——節奏太慢了!

我們都知道,足球比賽最核心的問題是“攻守平衡”,進攻意味著球在腳下,意味著主動,防守往往被看作被動。攻守雙方的每一次較量本質上都是對球場時間&空間的爭奪——一邊在思考怎樣突破防守把球送進門裡,另一邊就琢磨著怎樣破壞進攻、不丟球同時把球權拿回來。足球的技戰術水平就是在這樣一次次攻(矛)守(盾)博弈中發展起來的。

說回防守。

相比於傳統的“蹲坑式”防守,現在的足球防守體系更注重整體、主動性和攻擊性。防守不再是“被動挨打”等待對面失誤而是主動出擊,防守的重心也逐漸由後場向中場乃至前場推移。

簡單來說,傳統足球比賽是“攻守離散”的,進攻球員與防守球員各幹各的互不甩鍋,現代足球則推崇“攻守一體化”。在這樣的背景下,高位壓迫應運而生。

【誰發明的壓迫?】

上世紀70年代,“全攻全守”戰術的興起標誌著壓迫式防守雛形的出現,在這裡我們就不得不提到兩個天才——“一代宗師”米歇爾斯和他的弟子克魯伊夫。我們現在看到的高位壓迫,就是在全攻全守理念的基礎上發展、完善起來的。

新世紀第二個十年,伴隨著西班牙足球和夢三巴薩的崛起,壓迫式防守再一次迎來革新。還記得當年的巴薩那令人絕望的統治力嗎?“宇宙隊”的恐怖之處不僅在於哈白梅、Tiki-Taka、每場75%的控球率,更包括那讓人窒息的前場就地反搶。

對手好不容易搶回的球權,巴薩球員一圍上來轉眼就又丟了,然後看著哈白梅們繼續無休止地傳倒,直到心理和防線崩潰……

在那之後,不同風格的球隊結合自身特質不斷對壓迫進行優化升級:瓜迪奧拉的巴薩&拜仁&曼城、克洛普的多特蒙德&利物浦、波切蒂諾的熱刺、西蒙尼的馬競等等,他們這些年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他們的戰術理念引領了一個時代的潮流。

【高位壓迫好在哪兒?】

“如果在前場30米區域搶到球,我們就不用再向前推進50米才能威脅到對手球門。”瓜迪奧拉這句話就是對高位壓迫最好的詮釋。

球場上,攻與守時刻都在互相轉換,防守的終點決定著進攻的起點,即在哪裡搶到球就能在哪裡發起進攻。在中前場奪回球權,就能縮短由守轉攻的時間,此時丟掉球的一方往往來不及組織防守陣型,防線層次單薄,進攻方只需要一到兩次傳遞就能夠攻入對手腹地形成射門。

即便沒能直接斷球,高位壓迫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打亂對手的後場組織建構,為本隊退防落位贏得時間。因此,高位壓迫的意義在於從對手進攻一開始就將其破壞,把戰火儘量燃燒在對方半場,讓威脅遠離本方球門。

當然,運用成功是以上內容的前提,高位壓迫就像股票——收益與風險並存,只要一個微小的環節出現問題,就可能導致戰術失效,進而導致本方防線出現漏洞,給對手留下反擊機會。這一戰術對於球隊和球員的要求都很高,因此實施難度較大,具體哪些要求?請往下看。

【壓迫,憑什麼?】

體能。

最基礎的。現在的球員每場比賽大約要跑8-12公里。防守球員需要通過高強度、大範圍的連續折返跑動進行壓迫,並在激烈對抗下快速完成技術動作,這對速度耐力和抗疲勞能力是一個不小的考驗。像菲爾米諾、曼朱基奇這種奔跑防守不知疲倦的前鋒沒有一個教練會不喜愛,他們之於球隊的戰術價值遠不只是進球。

默契。

不成體系、各自為戰的壓迫很難成功,一般情況下,場上要有一個領防者來決定和發起壓迫,並且有一個後防核心來指揮隊友的動向與站位,各陣線之間不斷交流呼應。在曼城的比賽裡我就經常看到領防的德布勞內在背後用手勢給隊友一個方向。壓迫最忌諱一個一個上搶,全隊必須協同作戰統一行動,在同一體系中配合時間越長、越默契,壓迫的品質就越高。

戰術執行力。

球員是戰術的執行者,高位壓迫需要球員注意力高度集中,對球場上的時間、空間進行閱讀,時刻注意球的發展動向,根據自己、隊友、對手以及球所在的位置,準確預判、及時反應、快速決策,西蒙尼的鐵血馬競就是戰術素養和紀律性的代名詞。

緊密陣型。

既然壓迫是為了壓縮對手的進攻空間,防守方自然要形成銜接緊密、層次分明的防守陣型,三條線保持合理的縱深距離,避免陣線拉得過長而導致的前後場脫節,讓對手獲得反擊空間。另一方面,防守方又得覆蓋儘可能大的防守範圍。一般3-4人的三角或菱形是最好的小組搭配形式,短傳為主的球隊天然就具備這一條件,比如巴薩、曼城。

反攻能力。

搶下球后,拿球球員應該儘快將球向前發展,協防球員迅速轉換角色變成接應球員,尋覓攻擊球門的機會。如果拿不住球或者很快又把球權丟了,那麼壓迫便沒了意義。當年巴薩的壓迫之所以令諸強震怖,原因就在於他們每一名球員都有直接滲透防線的能力,就算沒法在第一時間發起進攻,也能從容將球過渡回中後場重新組織。

【什麼時候開始壓迫?】

球員畢竟不是機器人,在一場90分鐘的比賽裡很難要求他們做到一刻不停地高速跑動,所以第一上搶球員對壓迫時機掌握就變得很關鍵。

防守方在有球區域佔據人數優勢。隨著球員們的個人能力越來越強,防守的強度與難度也越來越高,一對一單防或人數對等的防守很難取得好的效果。如何在區域性建立多打少或多防少優勢,並進一步轉化為全域性性優勢就成了每個主教練重點研究的課題。

球靠近邊線。在邊路,進攻球員的出球方向、線路、選擇相對較少,視野和活動空間受限。有了邊線這個天然防守者,即便防守方搶不下球,也有機會將球破壞出界中斷對手的進攻節奏。

進攻方在後場中長傳。這是因為在中長距離傳球時,球在空中或地面執行的時間較長,線路和落點容易提前判斷,防守方有充分的時間組織壓迫。

進攻球員面對本方球門控球、接球、追球。這時進攻球員背對著進攻方向,視野、接應點、出球角度都受到限制,有利於防守球員迅速靠近,迫使其無法轉身從而只能回傳或橫傳。

進攻球員沒做好接球準備、沒完全控制好球。這就涉及到了賽前準備和很多細節問題,例如哪個球員腳下技術不足?哪個球員動作銜接慢?進攻球員是否是弱勢腳控球?等等。此時進攻方出現失誤的可能性較大。

【到底該怎樣進行壓迫?】

重點來了!敲黑板。

當機會出現,離球最近的防守球員迅速上搶,主動加快比賽節奏,封閉持球人向前的路線,引誘或迫使其向某個特定球員(技術欠佳/背對進攻方向)或區域(邊路/進攻方人數劣勢)出球/帶球。

協防球員迅速靠攏進入有球區域,佔據有利防守位置,孤立進攻球員製造區域性人數優勢,形成合圍後逐步收縮陣型擠壓空間,同時掐滅潛在的出球路線和接應點。

隨著球的發展,防守球員通過持續的整體移動,不斷給進攻球員施壓,絕不能放鬆壓迫強度,讓進攻方獲得喘息的時間。

歸根結底,高位壓迫的第一目的是重新奪回球權,最終將場面上的優勢轉化到比分上。至於壓迫應該持續多長時間,到什麼時候停止,瓜迪奧拉給出了他的答案——5秒。

在壓迫開始後的5秒內展開最大強度逼搶,如果沒能達到預期效果,就停止壓迫退回到原來的位置,轉入陣地戰防守模式,這一原則對於控制球員無謂的體能消耗、避免時空拉長出現的不確定因素有著重要意義。

【別說你已經懂了……】

當然,以上我們所說的高位壓迫的種種,最終都只是局外人的紙上談兵罷了。足球場上的形勢瞬息萬變,壓迫什麼時候用,怎麼用遠比我們想象的複雜得多。

球迷也好,足球從業者也罷,多補充些知識固然好,但也別太把自己當回事,總覺得自己比那些職業的球員、教練們更懂球。這年頭,不是找兩張圖畫兩條線碼幾行字就叫做專業覆盤分析了,保持一顆敬畏之心,比什麼都重要。

所以,你真的懂高位壓迫了麼?

(dei dei dei,你們說的都dei)

最新評論
  • 為了抗癌,男子堅持吃下為狗驅蟲的“芬苯達唑”,後來如何了?
  • 阿涅利提倡歐冠“世襲制”,被批,都靈主席:真是荒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