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體育>

從各個角度說,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都是一次極其成功的國際盛事。

德國政府為這一屆奧運會修建了嶄新的奧林匹克體育場和奧運村,規模之龐大前所未見;德國人對奧運會的強烈熱情,帶動了一代人對體育和健康的崇拜;開幕式上,德國最先進的科技發明得到了展示:龐大的飛艇帶著德國那個時候的旗幟親臨現場。

那屆奧運會也開創了許多現在大家所熟悉的奧運傳統:

從雅典到柏林的火炬傳遞,是奧運會歷史上第一次火炬傳遞,奧運聖火從希臘一路向北,穿過保加利亞、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到達德國。這也是第一次被大規模視訊記錄的奧運會,德國導演裡芬斯塔爾製作的本屆奧運會紀錄片《奧林匹亞》至今仍被認為是影史最佳電影…

甚至連奧運之父顧拜旦本人都對柏林奧運會讚賞有加,稱它符合自己對奧運會的期待,是一次國際交流與和平的盛典。德國憑藉這一次奧運會走出了一戰戰敗的陰霾,宣告了一個強大的德國重回世界舞臺。

一切都很美好,只有一個問題:這屆奧運會是希特勒的納粹德國舉辦的。當時的德國已經處在戰爭的邊緣,希特勒對周邊國家虎視眈眈,而德國境內的猶太人也已經開始受到敵視。當然,這一切與會的大多數運動員都不清楚,法國運動員在入場的時候甚至向希特勒行了納粹禮,在當時人看來不過是國與國之間正常的禮儀。

柏林奧運會給當時全世界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就包括了看臺上的日本奧委會(JAAA)代表。就在柏林奧運會那場盛大的開幕式當天,國際奧委會也最終投票決定了下一屆奧運會,1940年奧運會的舉辦地:東京。

(圖:1940東京奧運會海報)

申奧成功的訊息瞬間傳遍了整個日本,大街小巷裡人們揮舞著奧運會的旗幟,憧憬著4年後的奧運會。這將是第一個亞洲國家,第一個非白人國家舉辦奧運會。日本,這個從明治維新以來一直向西方學習的東方國家,終於獲得了世界的認可。

不論是東京市長永田秀次郎,還是國際奧委會日本委員嘉納治五郎都暗暗下了決心:一定要辦一場配得上“大日本帝國”國際地位的,像柏林奧運會一樣偉大的賽事。

(圖:1940年的東京)

日本的奧運之路開始於1930年。

當時的東京剛剛從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中恢復過來,城市舉辦了為期三天的慶祝活動。也就是在這時,東京的永田市長萌生了這個想法:舉辦一場奧運會來提高東京的國際地位,振興日本經濟,吸引國際遊客。

而這場奧運會的時間,則一定是1940年。這一年對日本,尤其是戰前狂熱的“大日本帝國”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前660年是日本神話中的神武天皇繼位的年份,而1940年就是這一象徵日本誕生事件的第2600個年頭,叫做皇紀2600。屆時,整個日本將會進行為期一年的盛大慶典。

(圖:裕仁天皇)

在那個年代的日本,天皇這個古老的傳統在帝國主義思潮的影響下,逐漸異化成了一種近乎狂熱的全民信仰。皇紀2600,就是這種狂熱的一次大爆發。

(圖:1940年日本世博會)

準備工作早在10年前說的1930年就已經開始籌備。不但申奧被提上了日程,而且1940年還將舉辦東京世博會、札幌冬奧會(過去冬奧會和奧運會是同一年舉行的)…國際盛會一個接著一個,就好像全世界都來慶祝日本建國一樣。

(圖:1940年日本世博會規劃圖)

體育運動,對西方化的日本來說是有特殊意義的。“運動”這個概念本來就是西方舶來品,在明治維新之後,日本的學校才開始講求“體育強國”“強健體魄”這樣的現代理念。因為沒有體育傳統,亞非拉國家在最初的奧運賽場上一直表現不佳,當時的日本打破了這種病夫的印象:從1912年奧運會開始,日本運動員的成績一屆比一屆好,開始摘金奪銀。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日本隊一共獲得7枚金牌,位列第5。

所以東京政府認為,日本具備舉辦奧運會的體育基礎。

(圖:1936柏林奧運會上的日本選手)

在東京舉辦奧運會還有一個非同尋常的意義: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開始向西方學習,開始現代化,距1940也已經有70多年。這幾十年裡,日本從一個農業封建國快速成長為了一個工業的現代國家。而這場奧運會的舉辦,承載了日本“現代化已經完成”、“正式成為發達工業國家”的期待。

(圖:東京1940)

另外,這將會是奧運會第一次在歐洲和美國之外的地區舉行。日本一直以西方白人霸權的挑戰者自居,尤其是對馬海戰擊敗俄國,成為了第一個擊敗西方列強的非白人國家。所以這次奧運會,還有日本終於在國際舞臺上與西方國家平等,名正言順的亞洲國家領袖的意味。

大家或許很難想象,但在那個年代,日本就是亞非拉地區人們反抗西方列強的一個榜樣。當然,日本這樣的榜樣即便真的存在,也早已在那一系列帝國主義侵略行為中煙消雲散了。

(圖:對馬海戰)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軍隊侵佔中國東北地區。一時間,日本的國際形象一落千丈,隨後國際聯盟也裁定日本行為屬於侵略行為,要求日本立即撤軍。日本政府一氣之下退出國聯,在國際上開始受到孤立。

但這種國際上的孤立並沒有影響東京奧運會的籌辦工作。相反,日本政府急切希望用一次國際盛會來改變日本的國際形象。而國際奧委會這邊,則以“奧運無關政治”為理由,反對因為日本侵華這樣的“政治問題”去阻止東京舉辦奧運會。1936柏林奧運會,世界上也不乏因為納粹政府迫害猶太人政策而想要抵制的聲音,但國際奧委會也還是不聞不問。

(圖:1936柏林奧運會)

對於國際奧委會來說,日本也的確是一個理想的舉辦地點。奧運會一直號稱自己是一個世界性的組織,主張全世界民族的平等與交流,然而過去十一屆奧運會都是在白人國家舉辦,的確有白人至上主義的嫌疑。把奧運會帶去亞洲的想法,得到了不少委員的支援。

(圖:東京奧運會海報,運動員與武士)

當然,日本奧運會的申辦也不是一帆風順的。當時東京最大的對手是羅馬,當時正處於法西斯領袖墨索里尼的領導之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日本駐義大利大使在1935年還特意會見了墨索里尼,勸說對方放棄申辦奧運。作為回報,日本將會支援羅馬申辦1944年奧運會。不得不說那段時間國際奧委會實在太會挑舉辦國了,三大邪惡軸心國全來一遍。

解決了羅馬,東京唯一的對手就只有芬蘭赫爾辛基了。1936年,就在關鍵投票之前,日本政府邀請估計奧委會主席Baillet Latour和一大批委員來東京視察。享受了2個星期的錦衣玉食和專人照顧以後,主席先生也開始公開支援東京了。

1936年,在到處裝點著萬字旗的納粹首都柏林,國際奧委會在柏林阿德隆大酒店正式宣佈東京當選1940年奧運會舉辦城市。日本舉國歡慶。

籌備工作緊鑼密鼓地開始進行了。

奧運村將被安置在東京西邊的世田谷區,可安置1300多名運動員。

東京政府計劃建造一座現代大型體育場,可以容納十萬人,其中4萬是臨時看臺

游泳池則可以容納28000人,將安裝最先進的淨化裝置和照明裝置。

除此之外,東京外的埼玉縣還將作為第二舉辦地,當地興建了一座帆船賽場。這也是1940年東京奧運會唯一一座現存的設施

大部分設施計劃在1938年開始建造,1940年當年竣工。

各種各樣的海報和徽章也都設計了出來,作為宣傳物料張貼在了東京的大街小巷。

但是,東京奧運會的籌辦工作,從一開始就有接連不斷的問題出現。

首先是選址的問題。東京市最初希望把主會場建在明治神宮旁邊,國際奧委會也對明治神宮這個選址讚不絕口。但神社本身卻極力反對在自己家門口建設體育場。最終體育場被搬到了駒澤。

(圖:1940規劃的奧運村)

東京奧組委想要模仿柏林,也搞一個聖火傳遞。但無奈東京和希臘的距離實在太遠。不少計劃被提出:用軍艦運聖火、用飛機運聖火。1937年後抗日戰爭爆發,日本又不希望聖火傳遞經過中國。

(圖:柏林奧運會聖火)

還有一個有些莫名其妙的爭議:根據慣例,國家元首都會在開幕式上宣佈奧運會開始。但日本天皇的聲音“鶴音”傳統上是不能被普通人聽到的。日本人就天皇到底要不要宣佈奧運會開場也吵得不可開交。

讓這次奧運會破產的決定性事件發生在1937年7月7日,日本陸軍發動盧溝橋事變,開始了全面侵華戰爭。當年12月,還發生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事件。日本這個自我標榜為“開化”和“現代”的國家,犯下了這樣野蠻和非人性的罪刑。

國府隨即宣佈將會抵制東京奧運會,英國也宣佈會加入抵制行列。但其餘大多數國家還是秉持著“體育與政治無關”的立場,表示將會參加。

但最後還是日本政府自己宣佈放棄奧運會舉辦權的。

與1930年代日本舉國支援不同,1936年後的日本政府,逐漸從文人政府轉變為了軍人政府。尤其是1936年二二六事變以後,日本陸軍中的統制派掌握了軍政大權,軍隊綁架了整個國家,走向戰爭的不歸路。

(圖:二二六事件軍人政變)

這個時候的日本軍國主義政府對奧運會有了非常不一樣的態度。他們開始追崇一種非常極端的帝國主義思想,主張全盤復興日本文化:武士道、天皇等,而排斥一切國際的西方的思想。日本過去一系列的“成功”,讓日本人有了這樣的錯覺:是日本人民的精神。奧運會這樣的國際主義賽事,被認為是沒有意義的、會腐蝕日本精神的一種外來物。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在中國的戰事已經使得日本政府捉襟見肘,再舉辦一場奧運會的壓力實在太大了。原本計劃“一個月解決中國事變”,到後來卻深陷大陸戰場。

主體育場的建設所需的鐵為一千多噸,但在1938年以後,軍隊宣佈管制各種軍需物資,東京奧組委只能用木材替代鐵建設場館。

(圖:當時的奧運會海報)

1938年7月,在日本陸軍的強烈反對下,日本政府宣佈取消東京奧運會,把舉辦權交還給了國際奧委會。和東京奧運會一起取消的,還有東京世博會,以及札幌冬奧會。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日本軍隊發動武漢會戰。中國軍隊在武漢這個英雄一樣的城市與侵略者展開輸死較量。10月份戰役結束,武漢失守,但日軍也無力再發動大規模攻勢,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有網友說是武漢會戰導致日本放棄奧運會。

面對膠著的戰局,日本舉國投入戰爭,而不去理會奧運會這樣的“門面工程”了。

當然,1940年仍然是日本“皇紀2600”紀念日。這一年日本舉行了橫貫全年的紀念儀式。

奧運會沒有舉辦,但日本組織了“東亞競技大會”,只有6個“國家”參加,還包括了偽滿洲國和汪偽政權。得不到國際認可的日本只能拉來自己的傀儡政權搞運動會,尷尬程度可以想象。

作為2600慶典的高潮,天皇在10月11日登上了比睿號戰艦,巡視日本聯合艦隊92艘艦艇和527架海軍各式戰鬥機。1940年的日本海軍稱得上是世界第三海軍,僅次於英國和美國。官兵訓練有素,戰艦飛機世界前沿,艨艟八百,海鷲三千。

(圖:赤城號航母)

在帝國主義感召下的日本國民,沒有人不相信皇軍無敵的神話。

僅僅5年後,這一支大艦隊,就和“大日本帝國”一樣煙消雲散。一起消散的,還有日本帶領亞洲挑戰西方的“亞細亞主義”,和日本國民內心的那種狂熱的帝國主義思想。

1964年,東京奧運會原定舉辦日的24年後,東京終於迎來了自己的奧運會。奧運村依然選擇了駒澤,這個24年前擬定的地區。

來自希臘的聖火,就像當年計劃的那樣,穿過了歐亞大陸來到日本,第一站就是原子彈爆炸後的廣島。主辦方說這象徵著對和平的期待,在東亞人民來看,不如說是對“大日本帝國已死”的一種追認。

(圖:廣島)

裕仁天皇宣佈了奧運會正式開始,這個時候已經沒有人在意天皇陛下公開自己的鶴音了。畢竟就是這個聲音,在1945年宣佈了日本的戰敗。

(圖:裕仁天皇宣佈1964年奧運開始)

即便是延後到了1964年,日本仍然是第一個舉辦奧運會的非西方國家。和1940年一樣,這一屆奧運會寄託了對日本現代性的一種承認,象徵了日本成為一個“正常國家”。同樣的“渴求承認”的情緒,也可以在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感受到。

1940年的東京奧運會因為戰爭取消

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宣告了日本走出戰敗陰影,迴歸文明社會。

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我們拭目以待

  • 為了抗癌,男子堅持吃下為狗驅蟲的“芬苯達唑”,後來如何了?
  • 蕭華徹底懵了!20天兩支球隊要出售,莫雷真的惹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