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體育>

0比3客場輸給萊比錫,熱刺在歐洲冠軍聯賽1/8決賽便慘遭淘汰。穆里尼奧的熱刺已經在聯賽、盃賽和歐冠各種賽事中6輪不勝。當然,哈里·凱恩和孫興慜的相繼受傷對熱刺造成了相當大的影響,但如果回顧穆里尼奧這幾年的整體情況,似乎給人的印象越來越“灰溜溜”了。從皇馬卸任回到英超後,14/15賽季率領切爾西奪得聯賽冠軍,讓人覺得那個天下無雙的“狂人”又回來了。但令人想不到的是僅僅轉年切爾西便墜入深淵,穆里尼奧也黯然離開。之後的曼聯,似乎對於穆里尼奧來說一直在試圖融入但始終給人感覺缺少歸屬感,僅僅一個歐聯杯對於曼聯這樣的球隊和投入來講很難令人滿意。

看著穆里尼奧出局最難受的,是那些對他充滿景仰,期待他重出江湖,卻又狠狠打臉的一票鐵粉。回想當年,從波爾圖出道而後不論切爾西、國米還是皇馬,穆里尼奧每一個三年都會讓他所效力的俱樂部與各種冠軍聯絡在一起。“穆式433”甚至成了一個時代的戰術名詞,對世界足球的技戰術革新都具有深遠影響。也許有人會諷刺他擺大巴,但擺大巴也需要很高的技術含量並非人人能夠做好的事情。穆帥依靠嚴謹的防守體系和 “支點型”中鋒的高效率進攻總是能贏,即使不可一世的瓜迪奧拉和他的巴薩也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根本拿他沒什麼辦法。但從曼聯時期開始,“魔力鳥”似乎開始習慣為成績去尋找各種藉口了,在現在熱刺的表現則甚至給人以江河日下的感覺,57歲的他是不是真的有點老了?

團隊高效率的“鏈式防守”曾讓世界足壇爭相效仿:

穆帥曾經有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話:“如果給我10個阿斯皮利奎塔我也可以贏得冠軍。”這當然不僅僅是穆帥在讚揚當時自己的手下愛將,背後的邏輯深刻映射出了穆帥的足球理念。穆帥的足球理念和瓜迪奧拉幾乎是完全相互對立的兩個矛盾體,穆帥似乎根本不需要那些才華橫溢場上有些花哨的那類球員,而是將紀律和團隊強調到極致,阿斯皮利奎塔正是這樣的一名球員。從本質上講,穆里尼奧是一位防守大師,當年能夠風靡全球的“穆式433”真正的精髓恰恰在於整體盯人防守體系的嚴密邏輯和場上球員對這一邏輯高度的執行能力。

穆里尼奧以“穆式433”打法成名於天下,當然偶爾也會根據場上局勢變化將433陣型裡中場後腰球員位置後移變陣“3中衛”體系下的343陣型。穆里尼奧在防守方面戰術紀律極其嚴格,場上11名球員不允許任何球員遊離於全隊的防守體系之外,沒有誰可以不參與整體防守。在慣用的433陣型下,穆帥對場上除守門員之外的10名球員在防守中有著嚴格的對位盯人體系。從後衛線中路開始,兩名中後衛之一貼近對手中鋒位置球員,對於進攻方圍繞中鋒身邊的影鋒球員,在運動戰中當他前壓到與中鋒平行的較為靠前的位置,則由另一名中衛貼身盯防,當他回撤到中鋒身後前腰位置接球時,則安排由中場一名位置拖後的後腰負責貼身盯防,而讓至少一名中衛球員處於“閒置”狀態以便隨時注意補位。中場中路的另外兩名中前衛,會根據對手跑位情況對位盯防對手鋒線兩名球員身後的兩名中場中路球員。

以執教曼聯時期比賽為例,穆帥433陣型下全隊盯人對位體系清晰

在兩個邊路,兩名邊後衛對位對手前場兩側的攻擊線球員。同時,穆帥會要求自己的兩名邊鋒在防守時必須回到本方半場邊後衛身前。這樣做的目的在於,當進攻方邊後衛壓上助攻時,回防守的本方邊鋒可以與本方邊後衛一起,與對方形成至少人數對等的一對一對位盯人,而不至於讓本方邊後衛被對方以多打少,而當對方沒有邊後衛參與壓上助攻時,穆帥也會在戰術上要求邊鋒回落到很深的防守位置,代替本方邊後衛去對持球的對方邊鋒進行逼搶,而讓本方邊後衛的位置相對內收,來壓縮本方後衛線的橫向空間。

執教曼聯期間,左邊鋒馬夏爾回防盯防對方邊鋒,而邊後衛羅霍則內收注意肋部空檔

中鋒位置球員,穆帥則把他視為團隊高位逼搶的“領頭人” 這個位置球員在整體處於防守姿態時在選位上,處於對方中後場樞紐後腰位置與對方後衛線持球人的傳球線路之間,來阻止對方從後衛線向中場進行過渡的短傳配合線路,逼迫對手採取中長距離高空球,或者線路較長的轉移球,從而提高本方通過集體高位逼搶直接在中前場斷球的可能性。

執教曼聯期間中鋒盧卡庫按照穆帥要求帶動全隊高位逼搶

在穆帥的理念裡,就是這樣將場上本方每一名球員都納入整體防守鎖鏈的每一環,在近於嚴苛的戰術紀律要求下讓他們環環相扣。這種防守體系在21世紀初曾風靡世界足壇,引來眾多球隊的爭相模仿。

“支點型”高中鋒戰術是穆里尼奧始終依賴的法寶

與防守端縝密邏輯相比,穆里尼奧在進攻端更崇尚簡潔和效率。穆帥的足球理念並不喜歡從後場到前場採取過於複雜的層層推進。一方面,避免在中場進行過多複雜的傳控配合,可以減少從中場中路這個最危險的區域丟失球權後,被對手直接就地組織進攻的次數。這同樣也是從戰術邏輯上對防守端的一種加強;但另一方面,當你總是希望避開中場糾結時,那麼就必須在更加靠前的進攻三十米區域有一個支點,作為一個攻防轉換的樞紐來為由守轉攻環節中前場球員的無球跑位去贏得時間。 因此,一個善於背身拿球,同時具備高空優勢的“支點型”高中鋒便成為穆帥戰術邏輯裡進攻環節真正的戰術核心。

中鋒回撤背身拿球,可以為邊路或其他中前場速度型球員製造後插上的空間,很多時候在穆帥的戰術體系裡,其實最後關鍵一傳往往是由中鋒回撤背身拿球后來完成的。一個優秀“支點型”高中鋒的存在,甚至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對本方中後場向前傳球品質的要求。穆里尼奧執教任何球隊,都會要求至少得到至少一名優秀的“支點型”高中鋒,來完成必須的戰術價值。兩次切爾西期間的德羅巴和迭戈·科斯塔、國米期間的伊布、皇馬期間的伊瓜因,即使在曼聯時期,穆帥也先後擁有過伊布和盧卡庫。然而在現在的熱刺,哈里·凱恩這個穆帥戰術理念中的“必需品”卻不幸地倒下了,這讓穆帥幾乎陷入了絕境,在穆帥眼中也許什麼都可以沒有,什麼都可以找到可替代方案,唯一不可以失去的就是高中鋒。難怪穆帥在客場輸給萊比錫之前的新聞釋出會上,就沮喪地丟擲了自己在熱刺艱難“爬樓梯”的感慨。

穆帥的鏈式防守和“支點型”中鋒戰術真的落伍了嗎?

在這個世界上,唯一不會變的就是這個世界一直都在變。穆里尼奧成名二十年,在世界最佳之一的名單裡也至少保持了十幾年。近十年來世界足球技戰術依然在不斷演變,儘管法國隊依靠高中鋒戰術成為新科世界冠軍,但近年來世界最高水平聯賽中最流行的鋒線球員型別和打法卻並非如此。其背後的邏輯是,在漫長聯賽中球隊需要長期比拼的是攻守兩端更加全面、綜合的能力。這與盃賽的性質則完全不同,盃賽在進入最關鍵的淘汰賽階段其實更需要首先做到不輸球,一些少數但關鍵的進球便足以讓球隊得到想要的結果,而聯賽則需要不停的進球和贏球。

穆帥入主“白鹿巷”,基本上延續了自己賴以成名的鏈式防守體系結合“支點型”高中鋒的戰術思路。在中場穆帥更加信任那些攻守相對平衡,戰術紀律出色的球員。與過去相比,穆帥雖然增加了變陣“3中衛”體系的頻率,但從本質上的戰術思路並沒有變。對於三中衛的變陣只是針對目前比賽環境中,各隊越來越重視針對肋部的穿插跑位,利用“3中衛”來最大限度去壓縮後衛線橫向的空間。

穆里尼奧在熱刺延續了自己的防守對位盯人體系

哈里·凱恩的受傷對穆帥來講可謂釜底抽薪,這也從側面反應出穆帥在進攻端依然無法擺脫對“支點型”高中鋒的依賴。即使孫興慜可以登場,用這個型別球員作為中鋒也並非穆帥所長。在沒有備選高中鋒的情況下,穆帥甚至勉強用身高超過1米85的中場球員阿里改打中鋒。

反觀英超聯賽中其他排名靠前的球隊,利物浦、萊斯特城、曼城、切爾西和曼聯等隊,鋒線中鋒位置作為主打的幾乎都是更加註重腳下技術和跑位型別的球員。即使切爾西的亞伯拉罕具備身高優勢,但實際上在踢法上也並非背身拿球的“支點”型別。即使在這些球隊名單中依然存在那些擁有背身能力的“支點型”高中鋒,但也只是作為豐富球隊技戰術打法,在特定時間增加禁區內高度的“角色球員”,比如這個冬窗剛剛從中超聯賽租借到曼聯隊的伊哈洛。

萊斯特城近年來依靠相當鮮明的戰術特色而崛起,嚴格來說萊斯特城中後場嚴密的防守體系邏輯與穆里尼奧的鏈式防守如出一轍。但在進攻端萊斯特城則並不依靠“支點型”高中鋒球員,取而代之的是以速度和無球跑位著稱的瓦爾迪。在沒有傳統“支點”型中鋒的存在的情況下,越來越多豪門球隊在進攻中最需要的恰恰是無球跑位所需要的時機和空間。因此,越來越多的球隊在比賽中更希望將三條線距離保持在合理的範圍,並不退的太后也不不希望把對手陣型壓得太扁。因為現在高水平聯賽的比賽環境是,採取高中鋒作為主打的球隊,即使可以在一些比賽中得益,但也同樣會使很多比賽陷入久攻不下而難以取得理想的賽果,這種失分對於志在奪冠的球隊而言是不能容忍的。

在接近60歲的年齡,這隻逐漸老去“魔力鳥”也許真的應該保持對新鮮事物的接納能力和願望,不能讓自己真的逐漸失去魔力,否則沒有誰能夠逃脫優勝劣汰這一事物不斷向前發展的規律。

最新評論
  • 為了抗癌,男子堅持吃下為狗驅蟲的“芬苯達唑”,後來如何了?
  • 博格巴到底是下一代巨星還是又一代腦殘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