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裡32歲了。
筆者寫過的庫裡的文章不少,有煽情,有分析,有過理性的批判,也有過“我不管我就要吹”的小瘋狂,但要說庫裡一開始,最最最開始影響我的特質,應該是——快樂?
連結:斯蒂芬-庫裡 比你想象的更驕傲 也比你想象的更謙遜
這不僅僅侷限於那些喜歡庫裡的球迷,哪怕你是第一次看到庫裡打球,看到他天馬行空的傳球,看到他完成一次絕妙傳球之後將雙手放在眼睛處比望遠鏡的手勢;看到他不可思議的蜻蜓點水式三分投射,看到他投完之後甚至自信到不需要目睹籃球進入籃筐就轉身回防的自信,喜愛籃球的你大概是會心一笑……
“這小子有點意思啊。”
這小子當然不僅僅是有意思那麼簡單,三屆NBA總冠軍;兩個沉甸甸的MVP獎盃,其中一個還是空前的全票MVP;六次全明星皆為先發;六次最佳陣容; 2016年的得分王和搶斷王……
當然,還有他令人瞠目結舌的三分偉績,單賽季402記三分穩穩佔據歷史第一,這個寶座幾乎無人可撼動,單賽季三分命中總數歷史前十里,庫裡一人就獨佔五席……
生涯5+、6+、7+、8+、9+、10+、11+、12+三分命中數,庫裡獨佔歷史第一,有不少的統計中,比如9+三分場次,庫裡的場數(25場)甚至比二三四名的總和(利拉德7場,克萊7場,哈登9場)還要多。克萊的單場14記三分倒是讓庫裡沒法去霸佔14+的榜單,但自然沒有人去懷疑,庫裡破不了這個紀錄,哪怕他現在已經32歲,於頂級運動員而言,已經是來到了生涯巔峰的末尾了。
庫裡的生涯,有選秀被截胡的意外,有新秀賽季的驚豔,有生涯前些年的傷病陰霾,有從泥潭之中掙脫的一飛沖天,有首冠的甜蜜,有丟冠的苦澀,有復仇的快感,也有不完美的遺憾,僅是球場上的精彩,庫裡就有太多可以詳述的地方。
當然,如果只是贅述庫裡的職業生涯,那大可不必,甚至有些球迷大概會比我對庫裡的生涯了解的更深,了解他的絕殺雷霆、了解他的半場三分、了解他的神奇小打大、了解他的控球神技……
但庫裡為何能夠擁有如此的人格魅力,我覺得有必要講述一番,因為那會讓你更了解,庫裡為何會成為今日的庫裡。
庫裡全名沃德爾-斯蒂芬-庫裡二世( Wardell Stephen Curry II),為什麼是二世呢?因為斯蒂芬-庫裡的父親,昔日的黃蜂超級第六人,現在的黃蜂場邊解說戴爾-庫裡,他的全名就是沃德爾-斯蒂芬-戴爾-庫裡一世(Wardell Stephen "Dell" Curry I),有子承父名,也有子承父業。
在庫裡還是個小屁孩兒時,他就曾被戴爾-庫裡的隊友“小蟲”博克斯抱著在黃蜂的更衣室亂竄,他還曾在父親效力猛龍時期,每場開始前和卡特“叔叔”單挑,12歲的庫裡也曾和雷-阿倫一起訓練,從小熱愛籃球的庫裡,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他對於NBA,一點都不陌生。
庫裡也從小視父親為偶像,即使現在,庫裡也有時會謙虛地表示,他覺得父親比自己更強。但時至今日,那個曾經被稱為“戴爾-父親兒子”的庫裡,已經足夠讓自己的父親自豪了。
我們現在又看到了塞斯-庫裡的神準,我們當然以為那是庫裡家族的基因優勢,但“神射手”的天賦不僅來源於身體,還來源於科學的訓練和方法,戴爾-庫裡的這部分優勢,讓庫裡的生涯前期基礎,夯實無比,這是庫裡兄弟未來籃球事業勃發的根本原因,即使是曾因傷病沉淪的塞斯,也來到了“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階段。
父親負責孩子的愛好,那麼母親可能就是負責孩子的性格成長了,庫裡的媽媽,桑婭-庫裡,曾是昔日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的女排球員。
這位對於體育有過切身了解的母親,大學時期的專業是基礎教育,她還選修了家庭研究課程,之後從事的工作,也是教育管理類的工作,這樣的一位母親所操持的家庭,對於家庭教育的看重不言而喻。
2018年5月22日,彼時勇士隊和火箭隊的西決大戰進行到第三場,那支強大的火箭隊給勇士隊製造的無窮壓力無論是場邊的觀眾,還是在場上對壘的勇士球員,都感受得到。
第三場上半場三分7中1的庫裡,顯然打得有些鬱悶,但第三節是屬於庫裡的時刻,他在9分鐘之內7投7中轟下18分,在面對阿里扎的一次突破得分之後,情緒釋放的庫裡取下牙套,對著主場觀眾大呼:“這TM是我的地盤(This is my f**king house)!”
這段有些模仿邁阿密閃電俠痕跡的宣誓主權的話語,就像火藥桶裡的火星,瞬間燃爆了甲骨文球館,自然,也毫無例外地登上了推特熱門。
按理說,球員在緊張的比賽情緒中喊出這樣的話語,本是提振球隊士氣的行為,這無可厚非,甚至有些球員嘴中什麼髒話都能往外蹦,就是為了放鬆和鼓勁,庫裡的這番話並不算多難聽。
可庫裡的媽媽並不喜歡,虔誠的基督教徒桑婭-庫裡從小教育庫裡,不要說髒話,尤其是在孩子面前。而那場比賽,庫裡的妻子阿耶莎正好帶著庫裡的小女兒萊莉來到現場觀戰。
“她已經給我發來了兩段視訊,給我看了錄影,她說我需要把嘴巴洗乾淨,要用肥皂洗乾淨,我之前就聽她這樣說過。”這是庫裡解說採訪時的坦言,媽媽對於他的這種行為很不喜歡,而至今,庫裡還是很聽媽媽的話。
媽媽在庫裡的職業生涯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庫裡籃球生涯早期被不好看的階段,桑婭仍然會每場觀看庫裡的AAU比賽,並對他提出自己的建議,在庫裡因為傷病,因為表現沮喪的時刻,桑婭會引用聖經中的章節來鼓勵和安慰自己的兒子。
即使到現在,每場失誤數超過3個後,庫裡都還要給媽媽送上100美元的罰款,每個賽季清算一次,以禮物或者衣服的形式由庫裡贈送給母親。
這樣的用心良苦,或者說無微不至,造就了庫裡的性格中溫文爾雅、事無鉅細且細心善良的一面。
2016年的西決G1,勇士主場被雷霆逆轉,失去主場優勢的勇士眾將神色凝重,而賽後離開球館的通道內,一位小球迷的媽媽喊停了庫裡,希望他能和自己的孩子合影,但下一秒她意識到自己並不禮貌,因為她的孩子穿著杜蘭特的35號雷霆球衣。
這位母親只好弱弱地說了句:對不起,他是杜蘭特的球迷。
大概,斯蒂芬-庫裡有無數種理由拒絕這個請求。然而他爽快地同這個孩子合了影,並補充道:這麼巧,我也是杜蘭特的球迷。
連結:庫裡、杜蘭特與FMVP:有時候 人性比榮譽更光輝
類似的故事還發生在2017年的11月份,勇士贏下籃網的一場比賽,庫裡曾在比賽結束後重新入場,尋找自己的親友,這讓他忽視了一個10歲孩子索要簽名的畫面。
第二天,孩子的媽媽在Facebook上傳視訊,極盡所能地剪輯了一部別有用心的視訊,視訊中背傷的音樂背景下,勇士其他球員都給兒子簽了名,而庫裡卻一直沒和她的孩子有眼神接觸,其目的不言而喻,這也讓庫裡陷入了一些小風波。
“我非常震驚,這和我對自己的要求以及我處理事情的方式大相徑庭,”庫裡說,“有趣的是,他們真的非常努力製作這個視訊,拍攝、剪輯、搭配音樂、新增字幕,僅僅是為了讓我丟臉。”
但最終,庫裡還是專程錄了一個視訊,發給了那個10歲的孩子。
“這種情況下,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庫裡說,“我不在乎他的媽媽怎麼想,這隻和孩子有關。我不希望事態繼續擴大。對我來說只有孩子是重要的,我不想和他的媽媽陷入爭吵。我也不需要向任何人證明自己。”
實際上每場比賽熱身後回更衣室之前,庫裡都要給來到通道旁等待的球迷們籤大約100個簽名,然後才會回到備戰之中,有不少因為病痛折磨的小朋友因為是庫裡的球迷,庫裡聽說之後都會耐心地尋找機會去看望,或者直接帶這些孩子們來現場看球。
這樣的庫裡完全忽視一個孩子的請求,大概是不太可能的,但庫裡仍然給那個孩子發去了視訊,表示抱歉。
“我對孩子有不同的看法。當我還是孩子的時候,我時常接觸NBA球員,我知道哪些球員是混蛋,哪些不是,”庫裡說,“當時這對我的影響很大。不管是我爸爸的隊友,還是他們面對的對手,如果我在球員通道里對他們說‘嘿’或者‘whats up’時,他們能夠給我回應,我就會高興一整天。如果他們不搭理我,我會很受傷。雖然這種感覺不會持續很久,但是在當時意義重大。”
他會從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而不是為了和孩子的母親爭吵,導致一個幼小孩童的心理受到傷害。這種細心,大概會讓每一個被他關心到的人,感到溫暖吧。
庫裡在他職業生涯的每個階段,都可能會有這樣的小事,讓你感受到他的魅力,哪怕是對他有意見的隊友,或者對手。
“我和庫裡不搭。”
這話如果關注勇士時間夠久,應該都還有印象,庫裡和埃利斯組成的後場雙槍,昔日也是西部的一道華麗風景線,但在最開始,勇士以第7順位冒險截胡庫裡時,當時球隊的頭牌,一身紋身看起來蠻橫不好惹的蒙塔-埃利斯,可並不喜歡,於是,在一次公開採訪中,他直接撂出了這樣的話。
這樣的話語,顯然會讓一個剛剛進入聯盟的新秀很是難堪,那庫裡是如何應對的呢?
在新秀賽季的前期,庫裡經常會在進攻中刻意停球尋找隊友,也會把不少出風頭的機會讓給埃利斯。
2010年1月份埃利斯受傷,當勇士需要有人挺身而出時,庫裡就真的像一個領袖一般扛起球隊,當場比賽拿到32分7助攻帶隊取勝,此後一個半月,庫裡5次30+10助。
新秀賽季的庫裡雖然只有場均17.5分,但全明星後的新秀庫裡,場均22.1分5.5籃板7.7助攻,常規賽最後一個月更是場均26+6+8,09-10賽季的後四個月,三個月的西部月最佳新秀,庫裡都是壓著那個賽季的最佳新秀泰瑞克-埃文斯拿到的。
這種行為上的示好,以及庫裡與眾隊友的打成一片,還有庫裡的實力,也讓埃利斯更多地放下了戒心,甚至在此後促成勇士王朝的關鍵部分,勇士放棄埃利斯扶正庫裡,埃利斯都沒有對庫裡有太多的個人成見,蒙塔-埃利斯結婚時僅僅邀請了兩名隊友,其中之一就是庫裡,這也是庫裡贏得埃利斯尊重的表現了。
“他是那種百年一遇的天才”
19年1月份,勇士逆轉鵜鶘,第三節,庫裡第三節轟進7個三分,單節23分,一個比一個有難度,那場比賽賽後,杜蘭特說出了這段話。
“當他投進那些球時,真的令人賞心悅目,”杜蘭特說道。“我現在有些明白,為什麼馬克-傑克遜(前勇士主帥)會說庫裡是毀掉籃球比賽的人了。”
“他(庫裡)是那種千載難逢、百年一遇的天才。”
庫裡和杜蘭特的相互欣賞和尊重已經留下了太多這樣的經典語言,可時間來到7月1日,杜蘭特宣佈離開勇士加盟籃網,這個讓外界並不算太意外的結果,庫裡卻是在結束中國行,從上海飛往紐約尋找杜蘭特的途中知道的。
“但庫裡只是去,享受和杜蘭特作為隊友的最後一個時刻,再一次告訴凱文,他(庫裡)對他們在一起共度的這三年有多感激。”
“他們一起拿到了兩個冠軍,他們一起統治聯盟,一起創造歷史,他(庫裡)只是來這裡,祝福杜蘭特開心,希望KD平和,也表達他對於KD決定的支援。”
“當庫裡去到杜蘭特在曼哈頓的公寓時,杜蘭特也和庫裡確認了他的決定,面對面,男人和男人,朋友對朋友。”
庫裡為杜蘭特做出過的犧牲?杜蘭特的一些偶爾關於安德瑪的玩笑?勇士和KD過往的一些不愉快?那都成為了過去式。
庫裡去到杜蘭特面前,只是作為隊友,作為兄弟,送上他的祝福和尊重。
受傷之後第一時間回頭安慰誤傷他的麥基;庫克作為受傷的他的替補,庫裡有意提前和發展聯盟上來的庫克見面,介紹球隊戰術的細節;賽前庫裡不像是球隊的隊長,種種搞怪投籃或者行為惹得球隊成員紛紛大笑,球隊氛圍因為這個娃娃臉變得輕鬆愉快;前幾天的庫裡復出之戰,賽後擁抱庫裡還會調皮地去拽已經離開勇士的麥考的球褲,引得麥考開懷大笑……
“他身上所具備的這些品德,源自父母從小的教育,繼而影響到所有人,”杜蘭特18年接受採訪時曾說,“他的球場表現,他的脾氣性格,他的工作習慣,所有這些你都能清楚的看到,在斯蒂芬身上光芒四射。因為這些,他什麼都不用說。我覺得這就是領袖特質,不僅僅是作為一名球員,甚至在家庭中,作為一個兄弟,一個家庭成員,或是一個朋友。這是超越籃球運動的存在。”
在球場上超凡的能力已經足夠讓庫裡收穫萬千球迷,但他在場下,他作為一個真實的個人而展現出來的性格魅力,更讓人如沐春風,或許這才是真正讓喜歡他的球迷死心塌地的原因。
斯蒂芬-庫裡,32歲生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