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紹興東浦將舉辦杭州亞運會棒(壘)球賽事。 近日,由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的亞運會棒(壘)球體育文化中心專案以總分第一名成功中標。
△ 總體鳥瞰圖
01
專案概況
專案選址位於紹興柯橋區和鏡湖新區交界處,作為紐帶將兩區的亞運場館串聯起來。本專案總建築面積136000平方米,總投資14億人民幣,共分為A、E兩個地塊。A地塊用地面積171畝,主要建設一座棒球主場,一座棒球副場,集訓中心和體能訓練館,地上建築面積89000平方米,地下建築面積40000平方米。E地塊用地面積64畝,主要建設亞運壘球賽場,包括一座壘球主場和一座壘球副場,地上建築面積7000平方米。
△功能佈局
02
設計理念
方案緊緊圍繞本屆亞運會“綠色、智慧、節儉、文明”的辦會理念,以及“中國風範、浙江特色、杭州韻味、共建共享”的目標。相對於常見的封閉式獨立場館,本方案提出“共享共建,營造未來運動社群”的設計理念,重視建立場館與城市、周邊社群的聯絡與依託。考慮賽時賽後的不同需求,將競技體育和公眾健身結合,打造以棒壘球運動為特色的未來運動社群。
△二層公共平臺
△ 棒球場夜景效果
“傳承歷史,體現地域文化特色”。以紹興悠久的紡織文化為切入點,各場館通過絲帶狀的二層公共平臺編織在一起,並與城市街道相連線,成為街道網路的一部分。從綢帶、書卷、瓦頂等傳統文化符號中提取的曲線元素運用在建築立面設計上,喚起民眾對地域文化的集體記憶。
△ 地域文化的轉譯
△ 沿街立面效果
△ 體育文化商業街
“智慧綠色,建立現代生態亞運”。運用綠色設計理念,因地制宜,注重建築與自然環境的融合,空間功能可變性強,為將來改造為體育文化公園提供便利,減少建設成本。
△ 沿河濱水空間
總體佈局上,A地塊將棒球主場、集訓中心、體能訓練館三者臨近建設,組合形成體育文化綜合體,內部圍合形成商業文化街,並與城市街道銜接。賽時服務於亞運會,賽後面向社群開放。E地塊壘球主副場採用地景化設計,使場館消隱於景觀環境之中,整個屋頂和地面都成為市民活動的場地。
△夜景鳥瞰圖
本方案設計嘗試迴歸體育建築的本原,從塑造文化性、科學規劃、綜合利用入手,充分發揮體育場館建築的公共服務功能。
東浦將建亞運棒(壘)球小鎮
未來不得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