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體育>

2020年1月,東京當代藝術博物館展出了2020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官方釋出的19張最新海報,分別由19位藝術家、設計師、攝影師、書法家、建築師和漫畫家創作。每張海報都是他們用自己的視覺語言講述的一個關於奧運會和體育精神,以及人類不斷追求極限的故事。儘管使用不同的視覺語言,但他們都在適應這個價值觀和審美意識多樣化的時代,以獨特的個性和創造力迴應時代。2020東京奧運會奧組委常務理事長藤田敏郎認為:“這些海報將成為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象徵。”

海報設計是平面設計中十分傳統的領域,隨著媒體的多元化發展和資訊量的迅速增加,如何用東方的視覺語言,在這個傳統領域中講述新的故事,是所有設計師正在面臨的挑戰。設計師野老朝雄的作品正好回答了這個問題。野老朝雄也是2020東京奧運會會徽的設計師。他創作的海報使用會徽符號致敬了1964年東京奧運會。1964年東京奧運會的海報設計由日本現代平面設計的奠基人龜倉雄策創作,是日本國旗和奧運精神的融合,這也讓日本的海報設計得到了世界關注。野老朝雄以新的計算機符號語言,通過一套演算法,讓這一具有標誌性的作品,呈現出這個資訊時代的嶄新面貌。

另一位漫畫家荒木飛呂彥的作品以殘奧會為主題,描繪了一位飛向日本的體育之神,他的小腿是一對堅韌彎曲的鋼片假肢。這件作品的靈感和基本構圖來自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創作的《神奈川衝浪裡》,而人物原型則來自荒木飛呂彥創作的漫畫《JoJo的奇妙冒險》。作品的色彩基調豔麗浮誇,就連作為日本象徵符號的富士山也以亮麗的蜜糖色呈現。動漫是日本文化的代表,在本次奧運會海報中也佔據了重要位置。

沼康二(書法家)創作的“開”字

具有幾千年歷史的漢字與書法是不可或缺的東方視覺語言。書法家柿沼康二的作品《開》用書法藝術展現“開”字。字形與字義,圖形與文字,在這張作品中完美融合。柿沼康二在數以萬計的漢字中挑選出這個字,想要表達出一種“開啟”的心態,讓運動員的身心都無條件地投入到無窮宇宙以創造出爆炸的力量。

書法家:金澤翔子

另一件書法形式的海報是80後書法家金澤翔子創作的《翔》。同樣是以單字書法的形式形成圖形,這件作品更加註重字義的傳達,寓意著運動員和所有關注奧運會的人的精神從東京飛往世界,字型在設計時加入了更多的後期處理,更能顯示出一種厚重的力量。

剪紙與拼貼是一種既古老又現代的創作手法,日本當代藝術家大竹伸朗曾代表日本參加第13屆卡塞爾文獻展,他擅長拼貼與裝置藝術。本次創作的《太空踢球者》在一片片被“剪裁”的印刷圖片碎片中,出現了一個粉紅色的小人以及明亮的紅色圓球。這件作品的靈感來自1964年奧運會,念小學的大竹伸朗當時正在學習剪紙,剪紙和拼貼可以創造出一個神奇的幻想世界,它既是現實的又是虛幻的,滿足了他對奧運會的所有想象。

體育精神是世界精神,而體育海報更是反映時代變遷的一面鏡子。日本攝影師、導演蜷川實花的作品《在彩虹之上》,一改她濃烈妖嬈的風格,從一個簡單的想法“殘疾運動員很棒”出發,拍攝了一張照片,在蔚藍的天空與地平線之間,交錯的彩虹中出現了一位輪椅運動員全力扣籃的身影。

擅長街頭攝影的日本攝影師Takashi Homma創作的《東京的兒童》的鏡頭更加日常,主角是一位穿著運動褲的小男孩。正如攝影師本人所說:“奧運會並非僅屬於某些運動員,它應該是全民的,也屬於老年人和兒童,而兒童是我們的希望。”

擅長超現實主義繪畫創作的日本當代藝術家鴻池朋子創作了《野生動物》(Wild Things),具有一定緊張感的畫面由一隻放大的貓臉和右下角的蜜蜂構成,粗獷的線條又加劇了運動感。藝術家發表自己的創作感受時說:“作品強調了作為動物的人類應該嘗試著去理解其他物種的視角與處境,以建構一個儘可能多元的生存環境。”

攝影師:蜷川實花

總是以鳥瞰視角繪製城市全貌的插畫家山口晃的作品《馬上射箭》,沿用了其一直以來的創作風格,不同的是,騰空而起的飛馬上坐著一位用雙腿射擊的武士,他堅毅而吃力的表情讓原本就頗具英雄屬性的射箭運動更加動人心絃。

這次的海報展還邀請了來自其他國家的藝術家和設計師參與設計。來自新加坡的設計師陳益(Thusus Chan)對獨立視覺雜誌和青年文化視覺創作十分感興趣,他的作品《極端啟示》(Extreme Revelations)包含多層內容,鮮亮的熒光色彩展示出叛逆精神帶來的極限挑戰性,但仔細觀察會發現這些是滑板的部分板面,磨損的多層膠合板把壓抑感盡情釋放出來,加上作品的名字也讓圖形的意義表現得更加清晰。

攝影師:薇薇安·薩森(Viviane Sassen)

英國藝術家克里斯·奧菲利帶來了極具新表現主義的作品《玩遊戲的人》(The Games PeoplePlay),遊戲中的人用扭曲的粗線條畫出兩個相互疊加的男女,混淆的多義性被神祕莫測的多色背景明確地傳達出來。

這些海報用最具全球化的視覺語言傳達了奧運精神。奧運會既是體育界的盛典,又是文化的盛典,而這19張海報,就是把人們對運動的渴望,對極限的挑戰,對節日的狂歡,用東京的語言,日本的語言,也是世界的語言,人類共同的語言娓娓道來。

最新評論
  • 1 #

    果然藝術的世界,我還是不懂啊。

  • 2 #

    我剛要準備學設計,看來我不配

  • 3 #

    第一幅畫的黑乎乎的亂七八糟的 活活一個新冠爆發嘛!

  • 為了抗癌,男子堅持吃下為狗驅蟲的“芬苯達唑”,後來如何了?
  • 蒂爾尼:10分鐘肩膀3次脫臼,那或許是我經歷過的最艱難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