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乒乓球歷來不乏“天才”,但是無論怎麼排座次,郭躍肯定都佔據一席之地。
事實上,她出道時給世界乒壇帶來的震動,絲毫不弱於後來的馬龍、樊振東。
強大的正手、出色的搶攻、女子運動員裡鮮有的大範圍跑動和積極的側身意識,都讓見慣了女乒“左來左打、右來右打”的所有人眼前一亮。
不得不承認,那時候的郭躍,確實完美詮釋了“女子技術男性化”的先進理念,也讓包括國球匯君在內的一眾球迷,見識到了在乒乓球賽場上,女子運動員同樣能夠動如脫兔。
但是,如果沒有2007年薩格勒布世乒賽女單登頂,恐怕郭躍的“天才”成分要大打折扣了。或者說,伴隨著中國乒乓球隊這部強大的“世界冠軍制造器”的不停運轉,沒有成績的天才,終將被遺忘。
幸運的是,年僅19歲的郭躍把握住了機會。
而且,郭躍在薩格勒布奪冠的“背景布”也足夠華麗,不論是半決賽4:0正處在“技術改造”陣痛期的張怡寧,還是決賽中逆轉後來的領軍人物李曉霞,都稱得上是乒壇上罕見的經典對決。國球匯君看來,薩格勒布世乒賽的激烈程度,甚至要超過2017年的杜塞爾多夫世乒賽,全因為:
1.關注度高。適逢北京奧運的“百年盛會”,薩格勒布世乒賽的發揮,無疑是誰能代表中國隊出戰的最直觀的依據;
2.過程跌宕。朱世赫削倒馬龍,王勵勤阻擊柳承敏,郭躍和李曉霞分別戰勝了張怡寧、王楠,或賽果、或賽程,都超乎了觀眾的預期;
3.結果足夠懸念。分量最重、最關鍵的單打冠軍戰,以兩場不可思議的逆轉畫上句號,王勵勤勝馬琳,郭躍勝李曉霞,兩場比賽下來,敗者令人扼腕,勝者讓人心有餘悸。但是,看似曲折的背後,卻有其必然之處——
郭躍李曉霞之戰的現實意義在於,在打法層面上呈現出快速、凶狠、均衡三者集合雛形的兩個人,逐步打破了過去女子乒壇以穩為主的技術風格,為後來的技術發展奠定了基礎。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