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體育>

匯入語:亞平寧之靴之義大利足球,球風細膩,代表性戰術為鏈式防守

亞平寧之靴

有人說,義大利人天生應該踢足球,你看他們國家的地理形狀,就像一隻穿靴子的腳(亞平寧豐島)在踢著一隻足球(西西里島)。題記把義大利、法國、西班牙和葡萄牙(有些人還要加上南斯拉夫)統稱為歐洲拉丁派,主要有三個原因。

首先,人們把歐洲足球稱為力量型足球,這是和南美為代表的純技術足球的一種寬泛比較。 歐洲內部並非鐵板一塊,各國之間種族、歷史、文化、宗教和地理條件差異很大,體現在足球風格上也是流派紛呈。

其次,意、法、西、葡地處地中海沿岸,氣候溫暖,Sunny明媚,與冰天雪地的北歐國家氣候迥異,這些國家的人踢起球來風格細膩,重視技術配合,喜歡用短傳滲透的方式組織進攻,但球員的身體條件並不突出,與英、德兩國身高體壯的球員那種大刀闊斧、長傳衝 吊型的純力量足球有很大的差異。當然,這種比較也是最寬泛意義上的,不能較真,畢竟當代足球合流的趨勢已經非常明顯。

最後,由於歷史的原因,這些國家與南美、北非的一些國家有密切的關係,雙方在足球上的交往也比較多,因而更容易受其影響。籠統地說,我們可以把歐洲拉丁派看成介於南美技術型足球和北歐力量型足球的一種中間派別。這些國家都是大名鼎鼎的足球強國,意、法、西是公認的“世界冠軍俱樂部”成員,足球歷史傳統悠久,人才鼎盛。每逢國際大賽,這些國家都是奪標熱門,而其國內的俱樂部也在全世界威名赫赫,如皇家馬德里、巴塞羅那、尤文圖斯以及米蘭雙雄。而具體到每個國家,情況又各有不同。

說到義大利足球,人們能想到他們曾四捧世界盃,尤文圖斯、AC米蘭、國際米蘭、那不勒斯、羅馬、拉齊奧、都靈、佛羅倫薩等大牌俱樂部的名字,以及佐夫、馬爾蒂尼、巴喬這些明星的身影,都會立刻浮現在腦海中,久久揮之不去。

中年以上的中國球迷心中都有種濃濃的意甲情結。在對足球還似懂非懂的年齡,他們看到了1982年義大利揚威西班牙,捧得世界盃的壯舉。而到20世紀80年代末,中央電視臺開始轉播有。 小世界盃”之稱的意甲聯賽,這是他們當時唯一能看到的最高水平的比賽。而多支意甲球隊的訪華也使商業比賽高潮迭起,神州大地一片足球熱潮。整個90年代,隨著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的開展,以及轉播造成的“意甲熱”,意甲也和中國足球進入了“蜜月期”。

這段時間,多支意甲球隊訪華,與中國國家隊或地方隊進行了一系列比賽,時間造成轟動效應。當時的熱潮已遠遠超出足球本身的範圍,而成為一種全民總動員,激勵著整個民族昂首邁進新世紀。中意足球交流的第一個“吃螃蟹者”是國際米蘭俱樂部(當時翻譯為“英特米蘭”)。改革開放元年的1978年,國際米蘭隊就已訪華,雖因一些原因沒有造成轟動效應,但確實打開了中意足球交流的大門。

到了1994年,中國開始了職業聯賽,而央視的意甲轉播也進入了第6個年頭。“荷蘭三劍客”“德國三駕馬車”都令中國球迷津津樂道,人們對意甲的熱情一浪高過一浪。 大家盼望這些豪門大腕能親臨中國,盼望能目睹他們的絕世風采,也期待中國球隊能和他們正面過招。要知道,在那個年代,中國球隊很少有機會能和世界強隊較量。

首先來華的是桑普多利亞隊,意甲的一支二流強隊。他們在北京工人體育湯對陣剛剛折戟伊爾比德、世界盃預選賽出局的中國國家隊。95月15的比賽中,儘管球隊主力“光頭”隆巴多、“國門”帕柳卡、五曼奇尼都悉數登場,但桑普多利亞隊明顯輕敵了。他們被“哀兵”中國隊以4.2輕鬆擊敗,壓抑許久的中國球迷終於揚眉吐氣。領略意甲球星風采的同時,足球熱也迅速升溫。

這場比賽之後,中外足球交流的商業化模式逐漸形成,足球熱席捲整個華夏大地。球迷的盛宴開始了。一個月後,真正的豪門大腕AC米蘭隊駕臨中國。那時的AC米蘭隊已從20世紀80年代的低谷中走出來,並在1994年完成意甲聯賽三連冠,在歐冠決賽中以4:0痛擊“夢之隊”巴塞羅那隊。

“米蘭王朝”再一次威震歐洲。AC米蘭隊的這次中國之行,本是給隊員的一次放鬆和走秀,帶有很強的商業目的。為備戰世界盃,除德塞利、倫蒂尼、薩維切維奇等有限的幾位球星外,眾多名將都無緣首次中國行。但對中國球迷來說,這些已經足夠了。只要“AC米蘭”這幾個字元一出現,就能讓他們歡呼雀躍甚至尖叫。

AC米蘭隊在中國轉戰深圳和瀋陽,一路高歌獲勝,賺足金錢人氣。但在北京他們碰到了苦主北京國安隊。6月16日,距桑普多利亞隊兵敗工體一個月後,AC米蘭隊也倒在了這裡。北京國安隊以2:1戰勝AC米蘭隊。

這一年的北京國安隊正處於他們的鼎盛時代。隊中有高峰、謝峰、曹限東、魏克興、 胡建平、謝朝陽等名將。球員們眾志成城,誓與AC米蘭隊掰掰手腕。開場僅12分鐘,高峰下底傳中,謝峰頭球破門。30分鐘時,AC米蘭隊還以顏色,他們的任意球由帕努奇頭球扳平比分”第47分鐘,高峰罰進點球,將比分定格為2:1。正是在這場比賽中,北京球迷喊出了“工體不敗”的口號,很快傳遍全國。這是中國足球史上最令人振奮的口號之一 。

這場比賽的失利讓AC米蘭隊感到大丟顏面,主帥卡佩羅發誓第二年要報仇雪恨。1995 賽季,AC米蘭隊歐戰失利,來華的陣容比上年完整得多。隊中球星雲集, 馬爾蒂尼、巴雷西、多納多尼、帕努奇、阿爾貝蒂尼、埃拉尼奧等大牌球星悉數亮相。在輕鬆擊敗廣州太陽神隊和四川全興隊後,6月14日,AC米蘭隊再次光臨北京工體,迎戰老對手北京國安隊。

1996年,AC米蘭隊第三次來到中國。這次他們沒有再碰國安隊,只是走馬觀花地擊敗了上海申花隊和吉林延邊隊。那幾年,以AC米蘭為代表的豪門俱樂部在中國掀起了一股足球熱潮,刺激了中國的足球市場,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國的足球水平,其成果之一就是2002年中國首次打進世界盃決賽圈。

21世紀,義大利和中國的足球交往更加頻繁和緊密,許多大型的比賽都被安排在中國舉行。2009年8月8日,為紀念北京奧運會開幕一週年並回饋中國球迷對意甲的厚愛,義大利超級盃在北京“鳥巢”國家體育場舉行。對陣雙方是2008- 2009賽季的意甲冠軍國際米蘭隊和義大利盃賽冠軍拉齊奧隊。

這是義大利超級盃第4次在義大利國境之外舉辦,並且是首次在亞洲舉辦。2011 年8月6日,義大利超級盃再次在“鳥巢"舉辦,這次對陣的雙方是AC米蘭隊和國際米蘭隊。最高水平的米蘭德比在中國上演,兩隊都擁有令人眩目的大牌國際縱隊。近10年來,受經濟狀況的影響,意甲水平明顯下滑,在歐洲五大聯表排名中越來越低,再也難現當年”七姐妹”主導的“小世界盃”風采,但中國球迷的意甲情結卻矢志不渝、痴心不改。

對於義大利足球, 可以說的東西太多太多。在世界盃歷史上,除缺席1930年的第一屆和 1958年的第六屆,義大利參加了其餘的18屆世界盃決賽圈比賽。以戰績論,義大利4座世界盃冠軍的成績美煞世人,僅次於巴西和德國。義大利足球給我們最深的印象就是防守。他們的防守就像一張針扎不透、水潑不進的網,又像一堵花崗岩鋪就的石牆。那是真正的鋼鐵長城,擋住和撞碎了無數球星的冠軍夢,一個又一個足壇英雄在它面前仰天長嘆,掩面而泣,又絕望而歸。

這種防守被稱為“鏈式防守”或“混凝土防守”。義大利人就是靠它縱橫世界足壇百餘年,櫛風沐雨仍痴心不改。看看那些熠熠生輝的名字: 1970年的法切蒂、特拉帕託尼、老馬爾蒂尼,1982年的卡布里尼、希雷阿、詹蒂菜和科洛瓦蒂,1990 年的巴雷西、貝爾戈米、費裡和馬爾蒂尼,2006 年的格羅索、卡納瓦羅、內斯塔、贊布羅塔,無一不是這條鋼鐵防線中的鋼鐵衛士,守護著藍衫軍團大旗屹立不倒。

由於地處歐洲中部、地中海沿岸的中心,義大利成了歐、亞、非三大洲各民族頻繁往來的集散地,民族混雜,本身的特點並不鮮明。這一點與英、法、德三國差異很大。在足球理論上,義大利人卻非常“認死理”地在防守反擊的路上堅持到底,倒也不失為世界足壇的一段佳話。

鏈式防守的前身,是20世紀30年代多瑙河流派的奧地利人卡爾,拉潘在瑞士國家隊實施的“清道夫防守體系”。著名的波佐教練在義大利國家隊同時開始這種防守體系的試驗。其核心是立足防守,伺機反擊,使用波佐獨創的2-3-2- 3陣型。二戰之前,這種試驗還處在初級階段。這也是義大利足球與多瑙河流派的一段淵源。

促使義大利在二戰後全面推行“鏈式防守”的,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因素。義大利人的身體素質不如英、德等國,一對一防守明顯吃虧。1948年,英格蘭隊和義大利隊進行了一場友誼賽,主場作戰的義大利人在技術遠遠領先對手的情況下,竟以0:4慘敗,身體條件是主要原因。他們必須靠集體的力量進行防守,而不是一對一硬扛。

因素之二就很偶然了。在1949年的蘇佩加空難中,義大利都靈隊的全體隊員罹難,導致以都靈隊為核心的義大利國家隊一下子失去8名主力球員,攻擊力大幅減弱,戰術體系全部瓦解。無奈之下,1950年的世界盃上,義大利隊採取了以防守為主的戰術。雖然小組賽遭到淘汰,但新打法仍讓義大利人嚐到了不少甜頭。

世界盃之後,“鏈式防守”就在義大利聯賽中全面流行起來。一些俱樂部出於實用主義的目的,此戰術屢試不爽。1947年,名不見經傳的特里斯蒂納隊在著名教頭內雷奧-羅科的率領下,依靠這一戰術獲得意甲聯賽的亞軍,震驚了亞平寧半島。

“鏈式防守”真正成形是在偉大的“大米蘭”時代。20世紀60年代中期,阿根廷人埃雷拉執教國際米蘭隊,內雷奧.羅科執教AC米蘭隊。兩人在米蘭城的兩支球隊中全面推行“鏈式防守” 戰術,球隊所向披靡,稱雄亞平寧,揚威歐羅巴。AC米蘭隊獲得了兩次聯賽冠軍、三次義大利杯冠軍、兩次歐洲冠軍盃冠軍、一次世俱杯冠軍盃和兩次歐洲優勝者杯冠軍,而國際米蘭隊獲得了三次聯賽冠軍、兩次歐洲冠軍盃冠軍、兩次世界俱樂部杯冠軍。自20世紀50年代皇家馬德里隊稱雄歐洲後,米蘭人開始執歐洲足壇之牛耳。

被譽為AC米蘭隊歷史上最偉大教頭的羅科,對“鏈式防守”的成形和光大貢獻極大。他為AC米蘭隊設計了四後衛的陣型,並在四個後衛身前設定了兩個防守型中場,同時要求兩名前鋒就地反搶,進攻時兩個邊後衛插上助攻,兩個邊前衛向中路靠攏,與兩名前鋒組成交叉密集的火力網。

1962年和1966年的兩屆世界盃上,義大利隊都沒能從小組出線,1966年世界盃後,埃雷拉入主國家隊,將“鏈式防守”的思想注入園家隊的肌體和靈魂。這是義大利“錯式防守”戰術的真正開謂。很快他們就在1968年的歐洲盃和1970年的世界盃上奪得了冠軍和亞軍,醜小果終於變成白天鵝。一切成歸功於 “鏈式防守” 。這種徹底的1:0主義思想雖然場面上不好看,卻實實在在能獲得勝利。從此,不論是義大利國家隊還是俱樂部隊,主教練從薩基到特拉帕託尼,都徹頭徹尾地釋行這一戰術,直到現在。

在人盯人時代的防守中,後防隊員只是一個個零散的點,機械、被動地參與防守。他們受制於對方球員的攻擊線路,疲於奔命,而且相互之間聯絡不多,很容易被攻破一點而導致防線崩潰。但“鏈式防守”格防線組成了一條鐵鏈。

從陣型上看,四個後衛裡,兩個是邊後衛,兩個是中後衛。其中一箇中後衛負責盯人和協防中場,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盯死馬拉多納、濟科的詹蒂菜。另一箇中後衛是整條防線的核心,能力超強的清道夫, 比如老馬爾蒂尼和巴雷西。

“鏈式防守”的思想核心就是在防守隊員心中樹立一種意識:隊員之間有條無形的鏈條, 每個人都是鏈條上的一個點,鏈條上如果一 個點動,其餘的點就必須跟著動,以保持特定的陣型。或者協防,或者阻擊,或者補位,鏈條要將對方的進攻球員擋在外面,不能讓其在任何一點上有所突破。

這就是“鏈式防守”的精髓。一般來說,義大利的“鏈式防守”有兩條鏈。除後衛線外,前衛線也有一條鏈,起阻擊和遲滯對方進攻的作用。但這種戰術對前衛隊員參與進攻有很大限制,所以,義大利盛產優秀後衛和前鋒,卻始終缺少濟科和普拉蒂尼這樣的攻擊型前衛。

後場的密集防守確實很有效果,但也會使比賽場面沉問。很難看到義大利隊打出巴西隊或荷蘭隊水銀瀉地般的進攻,前場也少有流暢的配合和小範圍傳遞。義大利足球似乎和“好看”無緣,但贏球倒是經常的。很多球迷因此不喜歡義大利隊,倒是有很多女球迷鍾情於巴喬憂鬱的眼神。

最新評論
  • 為了抗癌,男子堅持吃下為狗驅蟲的“芬苯達唑”,後來如何了?
  • 從半場攻防演練看巴薩兩邊衛:相比塞梅多,菲爾波到底差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