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0日,中國足協將在上海再次召開聯賽工作會議,比較引人注目的是三級聯賽准入、中超俱樂部減薪的議題。其中減薪若成功出臺可行方案,包括天津泰達、天津天海在內的中超“小本經營”俱樂部或將迎來更好更健康的發展。
不少中超俱樂部表示暫不考慮降薪,同時也有俱樂部傾向於降薪,但又表示要遵循國際足聯和中國足協的相關政策,如果出臺了相關規定,俱樂部將會參照執行。還有俱樂部直言:“各俱樂部都在觀望,問題是誰都不願意第一個出頭。”
有媒體報道,2019年中超球員平均年薪120.7萬美元,排名世界第六,這和中國足球的整體水平顯然並不相配。與龐大的薪資支出相比,俱樂部所獲取的電視轉播費、廣告商贊助費、體育產業開發等收入對球隊的運營而言就顯得杯水車薪了,基本上都是靠著母公司不斷注資來維持運轉。以 2019 賽季為例,中超俱樂部的年度分紅平均在 6000 萬左右,這與動輒幾億甚至十幾億的俱樂部支出相比就“少得可憐”了。
新華社記者鄧華攝
2019年12月1日,2019賽季中超聯賽收官,圖為廣州恆大淘寶隊球員在比賽結束後慶祝。
據採訪,青島黃海俱樂部總經理孫迪表示:“聯賽沒有開啟,俱樂部在招商贊助方面很難有進展,收入也基本為零,真的就純支出了。”
而對於最近熱議的天津天海隊而言,是否准入中超這一問題的一切似乎都卡在了錢上,若足協出臺了可行的減薪方案,那麼球隊在運營方面的資金壓力也將會適當減小,在這一方面或可幫助天津天海等一眾“小本經營”的俱樂部更好的去生存,促進其健康持續的發展。
減薪,對於一些經營上有資金壓力的俱樂部來說是符合他們利益訴求的,但是需要找到一個合適的“出口”來落實具體策略。對於可能的利益受損方,很多的國內球員其實是不太願意接受降薪的,但他們也不願進行任何的公開表態。武漢卓爾隊的艾志波在社交平臺主張減薪應“中歐有別”,因為中國的實際情況和歐洲不太一樣,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新華社記者肖藝九 攝
2019年12月1日,武漢卓爾隊球員與球迷在賽後向觀眾致意。
對於此輪減薪風潮,中國足協與俱樂部代表首先應就是否減薪議題達成一致性意見,若通過,中國足協應該給出指導性方案,應該怎麼減,減薪比例是多少,不同年薪的球員降幅標準是多少,是否設定上限與下限等等,這都需要俱樂部與球員之間能夠找到一個都可以接受的平衡點。